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摘要

#交易复盘:“流动性冲击”突袭。①海外市场上演“危机”模式。受欧美股市剧烈波动(美股创纪录的一周两次熔断)影响,市场竞相“变现”持有资产,以追加保证金,全球流动性边际紧缩。这一过程中,美债成为遭“变现”品种,黄金也受到抛售,唯一坚挺的是被“持现”需求推高的美元指数。②国内流动性总量受影响有限。受海外影响,周内资金利率中枢一度边际上行,但随后快速回复至极低水平。向前看,资金面负面扰动因素有限,且有定向降准及财政投放对冲,预期市场利率维持低位。③二级市场的抛压不大,未见明显外资卖盘。一方面,二级成交仍处于节后回暖趋势中,但尚未“过热”,利率债久期并未明显拉升;另一方面,外资抛售中国债券力度并不大。以190015为例:进入3月以来,由于海外市场流动性紧缺,境外机构确实减少了对中国债市的参与程度,体现为成交量占比从19.02%

下降至9.71%;但仅仅是减少参与(增量概念),并没有大规模“抛售”(存量概念)。事实上,近两周卖盘主要由券商贡献。

#策略思考:外资卖债了?“准危机”状态之下,国内市场有遭遇流动性冲击的端倪:①在岸、离岸汇率再度回到7.0以上;②从人民币中间价观察,再次出现单日400点以上的“调升”信号;③陆股通累计净流出创新高。

这会成为利率定价的主逻辑吗?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①尽管市场波动率水平直逼2008年,但是从全球流动性监测指标看(如Ted利差、Libor-OIS利差),与彼时仍有明显的差距。②从债券市场成交结构看,外资行为并不能用来解释上周的下跌,卖盘力量主要由券商贡献。③从跨境资本流动的高频指标(外汇市场成交量、在岸离岸汇差)看,近期没有明显的异动出现。④近年来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汇占款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央行“再贷款”才是主要决定因素。⑤此次流动性冲击的根源是外部冲击(而非内部因素驱动),政策不至于陷入“两难”,必要时可以通过内部流动性投放平抑。

接下来更关注的边际变化主要包括:其一,宏观数据“填坑”之后的瓶颈在哪里?其二,美债收益率定价驱动力切换后可能的反复。其三,货币政策会不会用价格工具?

总体上,从国内看,由于“宽货币”周期未尽,市场暂时没有“反转”风险,中短端利率“安全性”相对更高;长端利率受美债利率波动加大、高频复工情况暂时可持续等因素影响,博弈属性将明显增加,经验规律看,“牛市回调”应以30bp为限。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超预期

正文

【交易复盘:“流动性冲击”突袭】

“流动性冲击”突袭。本周,受欧美股市剧烈波动(美股创纪录的一周两次熔断)影响,市场竞相“变现”持有资产,以追加保证金,全球流动性边际紧缩。

这一过程中,美债也难以幸免,成为遭“变现”品种,特别是30y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57bp回到1%以上(部分国内机构跟进,中债收益率也转为上行);黄金同样受到抛售,伦敦金现下跌6.6%;唯一坚挺的是被“持现”需求一路推高的美元指数。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事实上,此前市场已经显现流动性短缺压力。上周二(3.3),美联储紧急宣布降息50bp,而隔夜交易商提交了多达1086亿美元的隔夜回购需求(去年10月以来首次超额认购),超过纽约联储规定的上限1000亿,接下来两天亦是如此。说明市场大幅波动下,对流动性需求明显高于此前一般水平,且仅依靠降低利率可能还不足以解决,需要扩大回购或资产购买规模。

为此,欧美央行加大注入短期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纽约联储本周共投放1.5万亿回购资金,并将隔夜回购规模上限从1000亿美元提高至1750亿美元(直至4月中期);同时还将购债范围扩大至短期国库券之外,作为每月600亿美元购债计划的一部分。此外,欧洲央行宣布将临时实施更多LTRO,为金融体系提供即时流动性支持。

外资卖债了?外资卖债了?

反观国内,流动性总量总体充裕。本周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当周无资金到期,整体实现零投放零回笼。受海外影响周内资金利率中枢一度边际上行,随后快速回复至极低水平。截至周五,DR001与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41%与2.06%位置,较前期分别上行和17个BP。

外资卖债了?外资卖债了?

从扰动因素看,月内依旧无公开市场资金到期压力,但下周临近本月报税截止日(23日),税期效应或将逐步显现。从正向因素看,央行公告于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预期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或将对税期效应形成平抑。此外,3月并非缴税大月,近三年央行报表中政府存款科目环比下降近7,000亿元,即综合考虑缴税和财政投放后仍将对市场提供增量流动性。资金面负面扰动因素有限,且有降准及财政投放资金对冲,市场流动性总量或将进一步增加,预期市场利率维持低位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二级现券抛压有限。一方面,二级成交仍处于节后回暖趋势中,但尚未“过热”。本周,银行间债券现券成交继续回升,日均成交11045亿元,环比增长29%;其中,政金债、国债日均成交分别回升至4591、2039亿元,环比增长15%、36%。不过,参考我们测算的公募基金持仓高频数据,利率债久期并未明显拉升。目前平均久期为2.8年,较节前(2.6年)小幅抬高,但远不及2016年高位水平。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另一方面,外资抛售中国债券力度并不大。相比于政金债,外资对国债更加青睐,以个券190015为例:2月境外机构成交量占比19.02%,仅次于证券公司(27.50%);且买卖方向上,境外机构以“买入”为主,2月净买入(主要从股份行手中)132亿元,操作上可以称为“一骑绝尘”。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进入3月以来,由于海外市场流动性紧缺,境外机构确实减少了对中国债市的参与程度,体现为成交量占比下降至9.71%;但仅仅是减少参与(增量概念),并没有大规模“抛售”(存量概念)。事实上,近两周卖债主力是证券公司,分别净卖出34.38、44.59亿元;作为对比,境外机构仅净卖出6.76

、12.83亿元。

外资卖债了?外资卖债了?

【策略思考:外资卖债了?】

流动性冲击”初现端倪。全球资产价格的“高波动”仍在延续,本周VIX指数盘中触及77.57,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次高点”。似乎只有现金在受到追逐,美元指数单周反弹2.5%,所谓“避险资产”也难以独善其身,黄金单周下跌超8%。

“准危机”状态之下,国内市场有遭遇“流动性冲击”的端倪:①人民币再度面临贬值压力,在岸、离岸汇率再度回到7.0以上;②从人民币中间价观察,的确再次出现单日400点以上的“调升”信号,反应资本流动压力边际增加;③陆股通累计净流出400亿元,为开通以来最高单周净流出。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会成为利率定价的主逻辑吗?波动率存在“聚集效应”,按照历史经验规律,市场似乎还需要时间才能回归“平静”(历史上,波动率聚集后回归正常区间,可能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时间)。

外资卖债了?

“流动性冲击”影响会有多大?我们认为,这一因素边际上的确在强化,但演化为“主要矛盾”可能性不大。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尽管市场波动率水平直逼2008年,但是从全球流动性监测指标看(如Ted利差、Libor-OIS利差),与彼时仍有明显的差距。②从债券市场成交结构看,外资行为并不能用来解释上周的下跌,卖盘力量主要由券商贡献。③从跨境资本流动的高频指标(外汇市场成交量、在岸离岸汇差)看,近期没有明显的异动出现。④近年来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汇占款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央行“再贷款”才是主要决定因素。⑤此次流动性冲击的根源是外部冲击(而非内部因素驱动),政策不至于陷入“两难”,必要时可以通过内部流动性投放平抑。

外资卖债了?
外资卖债了?

接下来更关注哪些边际变化?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其一,宏观数据“填坑”之后的瓶颈在哪里?2月下旬以来,基本面高频数据总体进入改善过程,环比以“积极信号”为主。市场目前的关注点仍在复工进度,但按照目前的人口流速推算,4月初各地用工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大致实现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化”。由于疫情冲击导致数据“砸坑”,数据变化首先以“超跌反弹”的形式展开,但最终会面临“需求约束”,迎来“瓶颈期”,“瓶颈期”的位置在哪里?或许是接下来的关注重点。

外资卖债了?

其二,美债收益率定价驱动力切换后可能的反复。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下行一共经历两个阶段:①短端实际利率下行驱动。主要反映市场对美联储看法的逆转,但随着宽松预期接近“极致”,该变量在-1.9%附近逐渐稳定下来;②近两周利率波动主要由通胀预期贡献,原因是油价出现剧烈波动。由于通胀预期(主要受油价影响)的不稳定性明显高于政策预期(一段时间内很难形成实质性变化)的不稳定性,美债利率可能很难再走出单边行情。

外资卖债了?

其三,货币政策会不会用价格工具?短期央行已经兑现“降准”,但基本再预期之中,对市场边际影响预计极为有限。现阶段利率下行主要面临“价格约束”:①资金利率(如DR007)与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倒挂;②资产端利率(如3YAA城投收益率)与负债端利率(3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倒挂。央行若进一步采用价格工具,对市场才能形成增量利好。

总体上,海外流动性冲击短期值得关注,但不会是主要矛盾;外需下滑对复工数据“瓶颈”的影响更重要。从国内看,由于“宽货币”周期未尽,市场暂时没有“反转”风险,中短端利率“安全性”相对更高;长端利率受美债利率波动加大、高频复工情况暂时可持续等因素影响,博弈属性将明显增加,经验规律看,“牛市回调”应以30bp为限。

周度策略

【20190308】升值的“烦恼”

【20190302】美债创新低,中债跟不跟?

【20190223】利率博弈第二阶段

【20190216】等不来的“牛平”:曲线在反映什么预期?

【20200207】疫情冲击后,再看地产数据的“惊险一跃”

【20200202】非常时期的债市:利率会下到多少?

【20200119】一文全梳理:地方“两会”中的经济线索

【20200112】如何把握“春节效应”下的高频数据信号?

【20200105】降准之后,又见“利好出尽”?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招商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招商证券认为可靠,但招商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招商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招商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