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有些上市公司會給員工降薪嗎?

秋水伊人141867171


雖然疫情來勢洶洶,還沒發現有上市公司有降薪的傳言。不過,一些公司面臨破產或用人單位和員工協商一致達成降薪,這種情況下法律是允許的,沒有爭議的事實。現在疫情期間,有好多公司為了能早日復工減少企業的損失,很多企業都到員工家鄉去接員工到企業早日上班,現在是用工荒缺少工人我個人感覺工資應該漲不會跌的!我也有很多朋友企業給他們打電話聯繫說讓去早日上班說工資比去年還漲了一點。

舉例說明:某企業從2月10日開始停工停產,從2月10日到3月10日為30天,此期間應按照正常工資標準支付,3月11日開始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按照各地規定的待崗工資標準支付,直到復產、復工或勞動關係解除。因各地待崗工資標準不同,特為HR們總結各地待崗工資支付標準:

附:部分省市待崗工資標準彙總(51社保研究中心整理)

  • 北京:最低工資的70%,各地標準不一,即使這樣也沒聽說有降薪的傳聞。

冀州微創


疫情期間大多數企業處在停產狀態,上市公司也一樣,企業不能按時復工,損失不言而喻,格局大的老闆和公司,不會選擇讓員工承擔損失,他們會從公司的管理上入手開源節流,過緊日子,帶領員工闖過這個關口,這種企業裡的員工,會主動提出降薪和企業共同承擔風險,一般一兩個月吧,老闆會選擇30%以內的降薪幅度。

因行業不同,企業的損失是不一樣的,有些老闆會重新調整企業格局,比如,降薪,裁員,放假停薪等等,不經過工會和員工協商,就全員單方面降薪不合法,員工提意見就辭退更不合法。

降薪的幅度30%以內接近合理,當然不降最好,又有幾個這樣的老闆呢?以月薪5000元為例,降30%,還剩3500元,勉強餬口度日吧,超過30%,就過不下去了,更不要說還貸了。

員工碰到不講理的公司降薪辭退,要冷靜據理力爭,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是企業的財富,不要隨意降薪辭退,國家提出減稅等優惠政策,極大限度的幫助了企業度過難關,老闆自己也要拿出資金自救。



福星樂


針對目前的形勢,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公司採取的就是對員工減薪的方式,但並不是全部。公司如果要對員工減薪肯定會下發相應的通知,知會員工減薪情況。大公司或者資金充足的公司,一般不會採取這種辦法的。受到衝擊的主要是一些小公司。

那麼,在法律上,公司經營有困難,能夠給員工降薪嗎?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可見,法律賦予了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態勢,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的權利,也就是說,可以依法視企業經營盈虧,做出相應的增減調整。

我國法律規定,在以下5中情形下,公司可對員工進行降薪。

1、背調後降薪

在背景調查中,發現工作經驗、擔任職位、實際薪資、獎勵懲罰等與簡歷或面試情況有較大出入,這種情況下,如果員工與崗位要求有較大差距,就會與之面談,是降職降薪,還是主動選擇離開,給予講明勞動合同法和公司相關規定。

以下5種情況,公司可以給員工降薪!還真的是合法合規!

2、員工違反公司紀律

僱員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可按照制度進行處罰降薪。

3、調崗降薪

由於工作需要,對員工調整崗位工作,因為崗位價值不同而調薪降薪。

4、績效考核不達標

員工月度績效考核連續3個月不達標,並且符合公司薪酬管理規定之條件,對其工資待遇進行降級,從而導致其薪酬的降低。

5、經濟型降薪

由於公司經營困難,入不敷出,為了降低用工成本渡過危機,而在公司進行全員性的降薪。

要注意的是,公司降薪需向員工說明原因,並與員工協商決定;薪資中雙方已在勞動合同約定的部分,未經員工同意不得隨意調整;屬於公司制度規定的部分,符合規定條件的,公司可作出調整,但必須告知員工。

如果公司以惡意降薪逼員工主動離職的話,員工可以公司違反勞動合同為由,主動辭職,並要求公司進行賠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眾所周知,薪酬是比較剛性的,上調容易下降難。所以,公司會很謹慎,且要考慮清楚前因後果才會決定,否則就會有麻煩。


山亭信息


我沒在上市公司上班,也還沒復工,更不知道老闆會不會給我們發工資,畢竟這次疫情帶給全國人民的壓力都非常大,最慘的也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打工仔,工資低,又累,積蓄也不是很多,口袋早已空空,我自己認為如果是上市公司,疫情結束後不會給員工降薪,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國家對於這次疫情也給了許多企業優惠政策,比如降息貸款,社保降半等等。所以對於員工工資應該照舊發放才對,畢竟員工是靠工資生活的。



73玉姐


個人認為,疫情過後,經濟發展需要一個恢復期,但是時間不會很長。如果有些上市公司因為短期資金或者其它問題,實施員工降薪,這不僅打擊員工士氣,對於公司長期發展也不會有太明顯的意義。不可否認,有些上市公司難免會給員工降薪以解決燃眉之急,但我認為真的不是明智之舉,希望公司管理層能慎重考慮這個決定。當然,如果資金確實存在問題,短期的降薪,跟員工解釋清楚,相信大家心裡還是願意與公司共渡難關的。人心肉長,將心比心,希望公司與員工和諧相處,共同進步,實現共贏。


雲端行


受這次疫情影響,目前已經有很多上市公司給員工降薪甚至裁員了。

至於疫情過後很多企業恢復也需要時間,所以這種情況還會發生。

首先明確一點,降薪是典型修改勞動合同的行為,若是企業不經協商單方向宣佈降薪,勞動者可以主張未能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提出勞動仲裁。 但是,在人設部《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快樂小師


不得不說,這次的疫情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不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驗。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剛好想到前兩天看到的一則新聞,說的正是一家美國上市的房產中介公司降薪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相信這只是個案,並不代表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要採取這種方式。至於有些上市公司是否會降薪,我個人認為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是財務狀況方面:上市公司2019年度的經營情況如何,比如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是增長還是下降,增幅是否達到預期?公司目前的賬上的現金流情況,在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能夠支撐公司的正常運轉?如果經營情況不理想,現金流也不充足,那麼採取降薪甚至是裁員的方式是有可能的。

2、其實是業務模式方面:上市公司的業務模式是偏重線下還是線上,如果是偏重線下的肯定受影響嚴重,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的業績數據都不會好看。今年很多公司都積極轉型線上,通過各種直播平臺、生活服務平臺拓展業務,也取得不錯的效果,有些公司的業績增長甚至超過往年。

3、第三是人員結構方面:由於每家公司每個部門的組織架構和人力配比都不相同, 業務部分和職能部分顯然在公司發揮的作用不一樣,貢獻的效益和產生的成本都不相同。如果一家公司管理鬆散人浮於事,必然導致經營績效不佳而且產生很多額外的成本;而擁有優秀管理團隊,組織扁平人員精簡的公司更能在危機之中生存下來。

是否會作出降薪的決定,相信每家公司的高層一定會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量以上幾點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畢竟是上市公司,要對股東負責,也要對客戶和員工負責,公司再危機之中存活下來才會有今後的發展。如果真的要實施降薪,建議先徵求公司管理層及員工代表的意見以後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框架下實施,否則可能只是暫時降低的成本而打擊了大部分員工的積極性,這樣反而不利於企業今後的發展。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寶爸T加1


我們公司也是上市公司,但還沒有聽說要降薪的情況。不過也沒有聽說什麼時候開工資。主要我們是國企,工資這塊還是有保障的,不會隨便降薪,和開除員工。畢竟沒有犯大錯誤。每天老老實實的上班,老老實實的下班。日常生活工作正常。

也聽說有一些上市公司要裁員降薪。有的時候個人在一個公司來說太弱小,有的公司是想裁員就裁員,想降薪就降薪,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原來流行一篇文章叫《聯想不是家》講的就是聯想集團的員工被武斷的裁員。內心很悲哀,覺得再多的努力都沒有安全感,最後只能搬行李走人。

所以作為一個個體,平時一定要加強學習,積累經驗,萬一哪天不幸了,咱們還能幹其他事情,也不至於說沒有飯吃。社會有的時候很殘忍,沒有辦法,只能是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的目標就是做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發現社會的需要,滿足社會需求,這樣才不會被淘汰。在單位同樣的,做被單位需要的人,不被單位淘汰,別做可有可無的人。可有可無容易被淘汰.。生存不容易尤其是疫情過後,會慘淡經營一段時間。


GUOKE123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的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於年後大小企業都不能按原計劃及時正常生產,因此不論哪一個行業的效益和利潤,與往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副下降。

有的企業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終於迎來複工復產的曙光。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處於關停待命狀態,定不準復工的具體時間。於是,那些還沒有接到返程上班通知的員工就很擔心:企業會不會因此辭掉自己呢?萬一真的被辭退掉了,如何進行正當的維權?

其實,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現在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基本得到控制,就目前情況和專家的分析綜合來看,最晚到四月底,各省市都會全部解封,所有企業都將恢復到以前的正常運營狀態。如果你以前上班不是吊兒郎當,老闆是不會輕易辭退掉一個業務熟練的老員工的,因為現在要招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員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說,疫情過後,老闆的心思都會花在如何加快生產,如何拓展市場,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方面,哪有時間和精力來回換人呢?

如果企業目前還沒有復工復產,員工不要著急,其實老闆比大家更著急,一旦允許復工,老闆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的。延遲復工是為大局著想,是對大家的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體現。另外,小編要提醒大家,不要因為企業暫時不開工就擅自辭職,因為同樣受疫情的影響,其他的用工單位暫時也是不招新員工的。即便你辭職,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新的更好的工作,不能立即上班。再說,新換一個廠子,工資待遇不一定會有原來廠子給的高,到時候就悔了。

重要困難時期中,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為老闆的處境考慮,要有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時刻,如果企業真的撐不下去被迫倒閉了,那沒有辦法,只能另尋出路。如果不是自己主動離職,按照法律規定,廠子即使破產了仍然會給你一定的補償金。

如果疫情後企業以各種不正當理由辭退了你,企業不但要給你一定的違約金和補償金,你還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維權,實在不行可以走勞動仲裁程序。國家的法律是不允許隨便辭退員工的,特別是疫情期間和疫情之後,國家給予多項政策扶持補貼企業,相信明天會更好。


股市上行


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的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於年後大小企業都不能按原計劃及時正常生產,因此不論哪一個行業的效益和利潤,與往年同期相比都下降了不少。

有的企業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終於迎來複工復產的曙光。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處於關停待命狀態,定不準復工的具體時間。於是,那些還沒有接到返程上班通知的員工(特別是年齡偏大的員工)就很擔心:企業會不會因此辭掉自己呢?萬一真的被辭退掉了,如何進行正當的維權?

其實,大家不用過於擔心,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就目前情況和專家的分析綜合來看,最晚到四月底,各省市都會全部解封,所有企業都將恢復到以前的正常運營狀態。如果你以前上班不是吊兒郎當,老闆是不會輕易辭退掉一個業務熟練的老員工的,因為現在要招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員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說,疫情過後,老闆的心思都會花在如何加快生產,如何拓展市場,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方面,哪有時間和精力來回換人呢?

如果企業目前還沒有復工復產,員工不要著急,其實老闆比大家更著急,一旦允許復工,老闆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的。延遲復工是為大局著想,是對大家的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體現。另外,小編要提醒大家,不要因為企業暫時不開工就擅自辭職,因為同樣受疫情的影響,其他的用工單位暫時也是不招新員工的。即便你辭職,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新的更好的工作,不能立即上班。再說,新換一個廠子,工資待遇不一定會有原來廠子給的高,到時候就悔之晚矣!

更重要的是,困難時期,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為老闆的處境考慮,要有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思想意識。如果企業真的撐不下去被迫倒閉了,那沒有辦法,只能另尋出路。如果不是自己主動離職,按照法律規定,廠子即使破產了仍然會給你一定的補償金。

如果疫情後企業以各種不正當理由辭退了你,企業不但要給你一定的違約金和補償金,你還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維權,實在不行可以走勞動仲裁程序。國家的法律是不允許隨便辭退員工的,特別是疫情期間和疫情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