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nt Science:完成C輪融資,AI和穿戴產品結合防治心臟性猝死

近日,國外創新醫療技術公司Element Science宣佈完成1.456億美元C輪融資,此次融資由享有盛譽的啟明創投和Deerfield Healthcare牽頭,包括Cormorant Assert Management和Invus Opportunities,同時也有Third Rock Ventures和谷歌的參與。


早在2014年,Element Science就進行過A輪融資,當時的Element Science還是一家處於起步狀態的小公司,但是它卻實現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據提交給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一份文件顯示,該公司在2014年第一季度已融資1250萬美元。


Element Science究竟有何種魅力,能夠讓眾多公司參與融資,且融資金額巨大。

來自斯坦福的創始團隊


Element Science是一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創新醫療設備和數字健康公司,建立於2011年,專注於開發臨床級可穿戴設備以及提出基於機器學習算法和救生療法的解決方案,防治心臟性猝死(SCD),以滿足高危心血管患者的需求。


Element Science自成立以來,一直以隱身模式運作,除了在投融資平臺上能瞭解到該公司的融資情況,外界關於它的其他信息少之又少。


實際上,根據現有的信息可以瞭解到,這家公司已經籌備到大量風險資金,公司旗下的初代產品也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Element Science的創始人Uday Kumar是一名心臟病學家,同時也是iRhythm技術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醫療官,他還曾在斯坦福大學擔任心血管醫學臨床講師和生物工程講師,此前他曾是Biodesign心血管創新研究員。


Element Science:完成C輪融資,AI和穿戴產品結合防治心臟性猝死

創始人&CEO Uday Kumar 圖片來源:Element Science官網


在1998年到1999年期間,他幫助創辦了生物醫學建模公司,該公司利用快速成型技術從圖像數據中創建模型,並用於許多醫療領域。


當然,光靠Uday Kumar一人是不足以讓眾多投資者認同的,投資者看重的是團隊的實力、產品的設計以及實用性和推廣性。


Element Science有一隻優秀的團隊,在可穿戴設備和機器學習算法方面有著專業知識,同時擁有廣泛的經驗,從iRhythm這樣成功的初創公司,到Abbott、Boston Scientific這類的頂級醫療設備公司。


Element Science還有一個由領導者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學醫學部主任Dr.Robert Harrington,麻省總醫院心律失常服務中心的創始人和名譽主任Dr.Jeremy Ruskin以及耶魯-紐黑文醫院結果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Dr.Harlan Krumholz。這樣強有力的團隊,就是眾多投資者的一針強心劑。


補丁大小的可穿戴設備


Element Science的主要產品是一種大小類似於補丁的可穿戴心臟復濾除顫器(P-WCD),該產品主要有心電圖感知貼片電極、除顫電極和除顫主機構成,除顫主機位於腰部,有功能鍵和指示燈,不需要進行植入手術便可使用,為患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該產品通過心電圖感知貼片電極監測病人的心臟情況並保護病人,當心電圖感知貼片電極檢測到病人的心率超過標準範圍時,P-WCD將會發出震動警報和燈光閃爍;若異常持續,P-WCD將自動充電併發出雙向除顫波。


在設計上,該產品以患者為中心,易於使用,結構輕便,可以在洗澡和睡覺等日常活動中提供持續的保護,並且能夠與手機建立智能連接,實現互聯式護理。


Element Science:完成C輪融資,AI和穿戴產品結合防治心臟性猝死

傳統除顫設備ICD vs Element Science除顫設備P-WCD


心臟性猝死是最常見、最兇險的死因,在美國,每年約有32.5萬人死於心臟性猝死,因此,防治SCD迫在眉睫。


心臟性猝死主要表現為:心臟原因引起的胸痛、呼吸急促等,患者急性發作後一小時之內死亡,發生之前往往沒有徵兆,一旦發生,有效營救時間短暫。


目前最有效的SCD預防措施是置入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有效率高達99%,然而置入ICD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侷限性,例如價格昂貴,需要手術,存在手術感染風險等.


而且部分患者僅僅在特定時期內存在SCD風險,不適合置入ICD;部分SCD高危患者還存在ICD置入禁忌。同時由於心臟性猝死的突發性,患者在出現猝死症狀的時候很難得到專業的檢測和治療。


對此,Element Science的產品P-WCD通過有效的實時的對使用者的心臟進行監測,在病症發生的第一時間預警,並且可進行心臟除顫操作,保證使用者能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最大的保護,大大提高了心臟性猝死的防治率。


P-WCD的適用範圍急性心梗(AMI)後早期高危人群、血運重建治療後室速/室顫的高危人群、非缺血性心肌病發生急性心衰的高危人群、等待心臟移植或需要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的人群、懷疑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暈厥的患者、ICD治療中斷或ICD計劃置入前需要保護的人群。


鑑於P-WCD具有無創、操作簡單、短期使用費用較低的特點,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對患者的診治。


關於P-WCD的後續規劃


該產品如今正處於關鍵的臨床研究環節,還未能投入市場,但這並不妨礙眾多投資者對它寄予厚望。


目前,Element Science準備將C輪融資所籌集到的的資金用於P-WCD的臨床研究,如果進展順利,該產品不久將會完成各項測試、審批,並最終投入商業運營,開啟屬於它的真正市場。


除此之外,這些資金還會用於開發一系列的基於同一平臺的數字可穿戴設備,新設備支持治療和診斷功能,其設計方向是簡化和可穿戴性,促進高依從性和有效性,實現之前未能解決的問題,比如對住院病人的SCD治療以及對出院病人心臟惡化情況的診斷。


Element Science和Third Rock Ventures的董事會成員、初始投資人Neil Exter曾說過:“鑑於Uday Kumar博士的背景,以及P-WCD的設計以患者和醫生為中心,真正代表了治療性數字可穿戴設備的重大進展,我們很高興能有這些傑出的投資者加入我們,以確保這種拯救生命的療法能夠惠及患者。”

如今的Element Science是下一代數字可穿戴設備的先行者,優秀的團隊,強大的投資合夥人,以及即將完成臨床研究的產品,無一不在彰顯在不遠的將來,Element Science會成為行業的領先者和標杆。

國內可穿戴式心臟復律除顫儀情況


目前國內關於便攜式、可穿戴式的心臟復律除顫儀的市場需求巨大,但由於技術的高壁壘和應用的特殊性,目前在市場上可以獲得的WCD基本上是來源於國外企業。


因為在國內WCD產品未能得到大規模推廣,所以僅能在一些頂尖醫院服務於少量患者。中國具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一旦WCD在中國市場適應本土經濟並加以推廣,將有望形成規模上億的大市場。

總的來說,國內在可穿戴心臟復律除顫器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技術上的不成熟以及服務的不全面,並且由於醫療器械的研發週期較長,需要有充分的資金支持。


作為企業家,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找出自身產品的優勢,並進行高效地推廣和宣傳,把自身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區分開,將優勢發展成為企業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