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新型工業化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工業化提出的新要求

在一般的意義上,廣義的工業化就是指現代化,既包括工業在GDP中所佔比重的提升,工業部門就業比重的提升,也包括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技術進步。狹義的工業化則僅指工業產值和就業比重的增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工業化,有其獨特的內容。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並把實現人均GDP提高與工業化、城市化等掛起鉤來。黨的十七大報強調,要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經濟發展階段和基本矛盾的闡釋,揭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緊迫性。

綜合十六大以來,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等報告中有關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內容可以得出結論,工業化構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工業化提出了新要求,總體要求是要走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之路,一條貫徹和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工業化之路,其主要特色和要求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工業化是一個結構優化的工業化。傳統的工業化標準,就是農業比重的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的上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結構優化,還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發展的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工業化是一個創新驅動型的工業化。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期,中國的工業化是要素驅動型的,但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演進,以要素大規模投入拉動工業增長的回報趨於下降,此時,就需要大力提升社會的創新能力,提升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工業化是一個新舊經濟融合發展的工業化。中國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期,工業化進程雖然還沒有完成,但在新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大格局下,中國的工業化不可能按部就班完成產業革命,也不可能是完全拋棄傳統產業,僅依靠新產業來推動的工業化,而是要走一條傳統產業改造不斷升級、新產業不斷擴張,新舊產業不斷融合發展的工業化道路。

(4)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工業化是一個資源環境友好型的工業化。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的工業化確實付出了較大的資源環境代價,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要求改變這種狀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業化必須是體現綠色發展理念,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的工業化,這既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要,也是保證工業化可持續性的需要。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中國工業化進展

(一)產業結構優化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2002年以來,中國產業結構總體趨勢是第一產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第二、第三產業加起來佔GDP的比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從產業結構變遷考察的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經濟增長較長一段時間內主要靠工業拉動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2002年以來的總體趨勢是,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產業結構優化從產業內部而言,會表現為技術含量、知識含量較高的產業比重上升,資源密集、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比重下降。。

(二)創新能力提升

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新型工業化必須是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工業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工業化,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工業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2018年中國創新指數首次突破200,達到212.0。中國創新開始從追趕型階段向追趕型、並跑型、領跑型等多種形式並存階段邁進,原始創新能力有所提升。

(三)傳統經濟與新經濟融合發展

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球正面臨著深刻的技術變革,適應新技術變革的要求,不斷提升基於新技術變革成長起來的新經濟發展比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工業化提出的新要求。新經濟這個概念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當時是指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一種經濟形態,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的新經濟,則是一種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支撐的經濟形態。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一次聚合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四大趨勢的突破式技術創新。

中國的傳統產業,特別是傳統的製造業,其國際競爭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中國的新經濟與美國相比雖然仍有差距,但相比很多國家同樣具有領先優勢,將新的經濟要素注入到傳統產業中,推動傳統產業與新經濟融合發展,有助於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新舊動能的平穩轉換。

(四)資源環境友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的工業化,不是以犧牲巨大資源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也不是不可持續的工業化,而是資源環境友好型的工業化,是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工業化。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納入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資源環境保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環境保護投資增長很快,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三、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這種成功,也是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成功。從底層邏輯分析,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中國選擇了包容性學習與創新機制有關。斯蒂格利茨和格林沃爾德曾用學習型社會來解釋中國的經濟增長,他們將學習視為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動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蹟在於工業部門與農業部門相比,具有更高的學習效率,更有利於學習能力的培育。從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實踐看,中國的經濟奇蹟和中國新型工業化的成功,與中國創建包容性學習與創新機制密切相關。

(一)中國的改革開放解決了向誰學、如何學的問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學習原則

中國的改革開放解決了向誰學、如何學的問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學習原則,就是我們要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與技術,但又不能脫離中國的國情和實際。實事求是路線的確立,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闢了道路,也為正確地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把國外的經驗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開闢了道路。當然,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不但確立了實事求是的學習原則,還找到了正確執行這一原則的方法:對於新事物,先採取試點的辦法,通過試點,看是否符合中國的實際,如果試點成功了,符合中國的實際,總結經驗、教訓,再進行推廣。這一做法充分體現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也避免了因完全照抄照搬其他國家經驗、照抄照搬本本,而給經濟發展造成較大損失的情況的出現。

(二)尊重大眾的首創精神和企業的主體作用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企業的自主權較少、主動性較低,缺乏自主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參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基礎。改革開放後,在新的認識推動下,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國有企業改革。初期的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放權讓利、探索兩權分離,其次是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進行改革,國有企業中開始引入民營資本。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也開始轉向管資產。在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的同時,中國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方針,個體企業、私有企業、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都得到了不斷髮展。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參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自主性、能動性不斷擴大,創造性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和私營企業逐漸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充分發揮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作用

中國工業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也是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不斷地擴大開放,使中國能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促進工業的發展,提升中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錘鍊企業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

中國的擴大開放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在於中國並非盲目發揮擴大開放的作用,中國擴大開放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中國的擴大開放是一種自主的開放;二是中國的擴大開放不是謀求單贏,而是追求共贏;三是中國的擴大開放是全面的,不僅是面向發達國家,同時也面向發展中國家。這些特點充分反映出,中國的開放具有包容性,是一種包容性的開放,而非掠奪性的開放。

(四)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

中國與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很大不同,就是中國是一個大國,最主要的特色是區域之間差異很大。因為地區與地區之間有差異,其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發展階段都有所不同,這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增加了迴旋餘地:一是國內產業體系可更加多樣化。二是地區間發展階段的差異使得中國可以在內部實現產業的梯度化轉移和承接。三是地區間的各類差異提高了中國經濟抗風險的能力。當然,客觀上,地區比較優勢的差異並不必然會轉化為多樣化的優勢,地區之間發展階段不同,水平不一,只是為發揮多樣化優勢提供了可能性,要將這種可能性轉化成為現實,則離不開中央的各種政策措施。只有全國一盤棋,將地方的積極性和中央的統一領導結合起來,地區的多樣化優勢才能變成全國的優勢。

四、結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工業化,是一條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工業化,中國在這條工業化之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定的步伐。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十四五”之後,中國將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時期,將為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奮鬥。展望“十四五”,中國的走新型工業化之路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可以預期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中國新型工業化之路,必定是一條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更加協同發展,新舊經濟更加融合發展,更具綠色化,更具包容性,創新驅動作用更強的工業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