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资管:左侧布局 打造指数增强精品

中证网讯(记者 徐金忠)中泰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目前正在发行中。中泰资管缘何在主动权益类和科创主题基金大卖之际,布局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

对此,中泰资管方面表示,整体来看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盈利能力突出,长期业绩得到市场的认可,同时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短期调整,反而给投资运作提供了合适的起点,长期来看风险收益比突出。中泰资管将运用独具的逻辑驱动选股模型,为优质指数匹配专业的增强策略,为投资者提供良好回报。看似逆市之举背后是中泰资管对大势的洞悉。

逆市但不逆势

随着科技股热潮不断升温,今年以来扎堆发行的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呈现喷涌之状,一日售罄者不在少数。不过,仍有一些机构在产品发行时与热点保持距离。目前,中泰资管旗下的中泰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是今年以来全市场发行的首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

作为一家券商资管系公募基金,中泰资管近年来已有多次逆市场而为之举。例如在2018年底股票市场冰点之际,逆势发布首个权益类公募产品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在市场底部主动向市场要规模。现在来看,左侧布局的决策让这家资管公司的公募首秀就得到了市场认可。

此次中泰资管发行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在新发产品的品类选择上确是逆市之举,但在产品的设计安排以及为投资者提供优质产品方面,并不是逆势之举。中泰资管指出,整体来看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盈利能力突出,长期业绩得到市场的认可,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基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沪深300累计涨幅309.66%,年化涨幅达9.86%,累计涨幅高于上证50的263.49%和上证综指的140.83%。另外从2016年至2019年的数据来看,连续4年涨幅均超越沪深300指数的股票型基金仅有21只,足见上述指数的含金量。同时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短期调整,反而给投资运作提供了合适的起点,长期来看风险收益比突出。

“长期来看,沪深300指数囊括的企业盈利增速会随着整体经济增长而增长,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为各行业龙头企业。这些公司市值大、流动性高、治理结构良好、经营管理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经营业绩好、产品品牌广为人知。供给侧改革深化使龙头企业持续受益,产能周期支持龙头企业盈利提升。此外,外资青睐A股资产,各大海外指数相继提高A股纳入因子,在主流海外指数中,沪深300的成分股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泰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邹巍表示。

独特的增强策略

指数增强策略并非锚定优质指数后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需要通过增强策略,让投资在指数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其定义而言,指数增强型基金是指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管理的一类基金,可将其视为被动跟踪和主动管理的结合体,在获得指数的beta收益的同时,再通过增强策略获取超额的alpha收益。

目前,全市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产品非常多,其中做指数增强策略的基金产品也是为数不少。锚定优质指数后,中泰资管需要在增强策略上体现自己的特色。

谈及增强策略,邹巍表示,与多数其他机构不同,中泰资管并不迷信数据挖掘技术揭示的结果,相反更注重理解数据背后蕴藏的商业逻辑。“我们采用的是演绎逻辑,而非归纳逻辑,会综合考察公司基本面、商业壁垒、行业景气及历史价格走势等多种因素。主要以低估值、有业绩增长和低波动为核心指标,寻找能创造长期超额收益的股票;然后利用多因素风险模型,将股票组合的风险约束到与基准指数一致。这样构造出的模型更持久”,邹巍表示。

指数增强策略不能为了追求收益增强而牺牲风险控制,甚至是削弱指数本身的收益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中泰资管的指数增强策略在风险约束方面极其严格。“增强型指数基金的风险,在于多因素定价模型是否能大致刻画股票间的定价关系。中泰资管量化团队通过约束投资组合的行业分布与沪深300指数行业分布的偏离程度、约束组合中每一只股票偏离其在沪深300指数之权重的程度、约束组合中非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之股票的权重、约束组合的跟踪误差来控制这个模型风险。”邹巍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