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精心打造“雲端戰‘疫’思政課”

按照學校“教師線上教學、導師遠程指導、學生居家學習”的部署,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依託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多元網絡授課平臺,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及時將疫情防控的素材轉化為深刻鮮活的教學內容,將戰“疫”思政課作為檢驗和提升教學能力的磨刀石,紮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政課線上教學工作,引領學生在戰“疫”中成長。

提前謀劃,搭建雲端授課平臺。學院第一時間成立了思政課線上教學工作小組,按照學校的總體要求,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特點,科學制定《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線教學工作預案》,做好線上開課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在線教學標準不降、質量不減。針對“線上戰‘疫’思政課”可能帶給教師的“本領恐慌”,學院抓住關鍵、有的放矢、搭建平臺,不斷提升教師能力素質。組織教師通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研討交流教學共性問題;組織教師學習“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交流戰“疫”背景下的教學資源;組織教師參加Bb平臺在線教學培訓,提高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各教研部通過線上集中備課、相互試講,積極探索Bb平臺、classin課堂、騰訊會議、QQ視頻、微信等平臺在線教學功能,研究制定了應對網絡擁堵、信號不暢等問題的應急預案。學院教師在假期中都已經進入工作狀態,及時修訂課程計劃、準備學習資料,按照學校要求在Bb平臺搭建起課程框架,備好公告、學習資源,及時發佈、更新在線課程信息,完成學生開啟雲端學習的動員工作。

圍繞戰“疫”主線,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學院各教研部在安排好線上教學基本內容的同時,實施“一課一案”,多次組織線上集體備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在線教學方案,充分挖掘疫情抗擊中生動豐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及時融入到四門本科生思政課中,同時結合“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學習討論,講清楚“是什麼”“為什麼”“怎樣看”等問題,讓思政課“小課堂”與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大課堂”實現同頻共振。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研部依託Bb平臺、QQ視頻等平臺,通過“拎重點、釋難點、論疑點”的互動教學方式,發掘疫情抗擊戰中兼具理論說服力與現實感染力的案例素材,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案例中蘊含的深刻哲理,組織學生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的哲學反思進行課堂小組展示,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原理,正確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倡導的人民觀,實現理論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效結合。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教研部將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我國13個方面的制度優勢與“防疫抗疫”的真實案例有機結合融入教學內容,設立“疫情——我觀察”的實踐主題,請來自湖北武漢、荊州、十堰等疫情較重地區的同學們分享經歷和感受,引導學生在思考和對比中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感悟抗疫過程中彰顯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和大國擔當,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研部採用“訪談式”“討論式”直播教學的方法,教研部多名教師共同參與同一課堂討論,圍繞“近代中國之多難興邦”“如何學好近現代史”等主題,深化思維碰撞和理論解析,引導學生在歷史與現實呼應中體悟“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堅定在黨中央領導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決心。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研部綜合運用智慧樹慕課資源以及Bb平臺、騰訊會議、classin課堂等開展直播教學,將防疫抗疫工作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作為教學案例,如“硬核榜樣”鍾南山、青春擔當的“90後”“逆行者”、“中國速度”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的快速馳援等等,引導學生思考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係,思考青春、生命、敬畏、擔當、感恩,厚植愛國情懷。

加強督查交流,保障線上教學實效。學院建立線上教學聽課督查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分頭到線上課堂聽課,做到授課教師全覆蓋,及時準確把握教師線上教學情況並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各教研部將線上教學作為信息化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有益嘗試,進一步思考和推動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和教學方法改革。組織教師在線上課後及時收集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反饋,並相互交流在線教學經驗,“概論”課教研部主任李豔霞形成“網絡直播授課的一點感受”,針對如何克服直播授課的心理障礙、直播前準備工作、直播授課時間安排等問題,與老師們共享;青年教師許歡撰寫了4000餘字的“QQ群上網課的課堂設計和總結”,展開教學反思,並與老師積極交流以獲得修正、完善。對於“雲端思政課”,同學們紛紛表示,雖然因為疫情影響我們只能在線上聽課學習,但老師們準備充分,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豐富,特別是圍繞戰“疫”主題,用問題引領教學,引發學生思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比傳統課堂,師生互動交流更為充分,有效增強了課堂參與感和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