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中国足球最近几年的核心焦点,超过90%都集中在职业足球尤其是中超的领域,而业余足球能上热搜,通常跟打架、黑哨等负面新闻有关,唯独有一个人率领着一群小孩自成一派,已经变成了足球流量的代名词,那就是董路和他的足球小将。

首先应该介绍一下“足球小将”这个团体的真实状况。

用董路自己的话来说,“足球小将就像一个没有剧本的真人秀”,“足球小将”的队员采取的是网络报名方式的全国选才,平时各位小将都在自己的学校和俱乐部里学习和训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以飞行集训的方式以赛代练,通过到各地参加邀请赛、对抗赛甚至频繁出国比赛的机会,提升小球员的自信、热情、对足球的热爱和为国争光的信念。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截止到现在为止,中国足球小将在微博上的超话阅读已经超过50亿次,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固定的关注群体,吸引了大批此前已经远离足球、甚至毫不关心足球的人的加入,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壮大。这个群体本身已经细化出相当多的分工和组成,吸引了包括周宁、杨晨等前国脚以及足球解说、媒体从业者在内的大量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参与,甚至变成了比足球小将的球员们更有意义、更有热情的部分。

“足球小将”这种形式,逐渐变成了一种现象、一个话题,以至于在2019年11月,金志扬探望足球小将们时,说出过这样的话:“中国足球今后的希望在哪儿?就在你们,不在那些比你们大的,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你们得加油!”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金志扬指导的这段话,其实可以有非常丰富的解读。

首先单纯从字面来看,金指导说的是实情。中国足球的青训从95后的球员开始,已经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弱势迹象,青少年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少,真正选择放弃学习走上足球道路的人数更少,而且球员普遍缺少特点,在亚洲赛场更是从小输到大。

中国国少队最后一次出现在世少赛的舞台是在2005年,在2014年到2018年,甚至连续三届比赛没能进入亚少赛的决赛阶段;中国国青队上一次参加世青赛同样是在2005年,此后的几代国青球员不仅无缘世青赛,在亚青赛的战绩越来越差,16、18年两代球员已经无法小组出线,陶强龙领衔的01一代更是在预选赛中惨败给韩国,第一次无缘亚青赛的决赛阶段。

这样一代代的国少和国青球员成年之后组成的国家队,未来想直接弯道超车战胜亚洲其他球队,确实是希望极其渺茫。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而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国人此前对足球缺少足够的热情,且不说职业联赛,对比邻国日本青少年足球比赛场场爆满的上座率,我们的青少年足球比赛通常是0观众,顶多是有几个球员家长观看。无人观看,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多数人对青少年足球这个领域缺乏了解、没有认知,也就不会选择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参与足球运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而董路的“足球小将”比赛全部都是网络直播,任何一个对足球毫无兴趣的陌生人,都可以随时加入直播观看,一步一步追随每个足球小将的成长,就像追随一个真人成长秀的游戏。尤其那些在异国他乡举办的比赛,小将们在五星红旗和国歌的助威中顽强比赛的画面,更能带给观众超多的代入感,以至于很多曾经对足球完全没有兴趣的人,却因为这样一群奔跑的孩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了解足球、热爱足球,现在一场小将的网络比赛直播,已经有几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可以说,中超联赛作为上座率排名世界第6的联赛已经拥有了不少的观众,但青少年足球人数的差距,其实就等于青少年比赛观众的人数差距,“足球小将”在这方面经过三年多的耕耘,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在董路的足球小将火爆起来之后,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邝兆镭、万项等少数几个核心球员身上,并因此引发了大量的争议。支持者的肯定不需多说,否定者则从各个角度攻击董路与这些小将,有人认为董路是骗子,有人认为9岁10岁的成功是一种急功近利,有人认为董路这样的业余教练会耽误了孩子们的成长,有人认为这种作秀会带坏了青少年足球的风气。

2019年8月,新华社第一次发文对董路的“足球小将项目”给予高度赞誉,称之为“点亮中国足球希望之光”。

而在11月金志扬指导探望小将们时,更是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你们要学文化,足球是智慧的运动,不是靠身体……长大了实在不行,还有文化,还能为国家做其他贡献。”

金志扬评足球小将:比你们大的已没希望!网友却为他们打嘴仗

这段话其实说出了足球青训的本质。在中国足球或者说中国体育以往的认知里,华山只有一条路,要从事体育就一条路走到黑,要学习文化就必须放弃体育,如果思路始终是这样的思路,那所谓的校园足球其实永远不会有结果。

孙继海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他的团队做过调查,在中国的小学里,三四年级接触足球的孩子还非常多,但是五六年级之后,一旦面对方向的选择,接触足球的孩子数量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十个里面只能留下一两个,甚至更少。

而无论日韩还是欧洲的校园足球,始终是文化和足球两条路并行,在最终接触职业化之前,每个球员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多个选择,随时可以进行,这才是校园足球的真谛。而且,青少年足球应该允许多种模式一起发展,不能只有一条腿走路,董路不一定会成为改变中国足球的英雄,他只是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给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增加了一种崭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未必会在10年后培养出一个世界级的孙兴慜,但如果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关注青少年足球的观众,并增加青少年球员的数量,给很多家长提供更强的信心,那这种方式就已经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