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初,“十萬人才下海南”為特區大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如今,海南有超過百萬人的“候鳥”大軍,其中藏龍臥虎,不乏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堪稱一座人才寶庫。

如何創新“候鳥”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在用好用活“候鳥”人才上下足功夫,並通過集聚效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是擺在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帶著這一課題,第三十一期萬寧黨建論壇以座談會的形式,在興隆區與“候鳥”人才代表一道共商萬寧發展大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許平同志出席論壇並作點評講話。興隆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明源出席論壇。論壇由萬寧旅居人協會副會長陳開達主持。市公安局、市醫保局、市資規局有關負責同志作為特邀嘉賓參加論壇。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在此之前,萬寧黨建論壇作為市委組織部主辦的富有特色的學習模式,已經先後採取了“講演”“辯論”“鎮區書記論壇”“年輕幹部上講堂”“ 田間地頭論鄉村振興”“鎮長論壇”等不同的方式圍繞中心工作和不同主題開展了30期,為全市組工幹部、黨務工作者及至公務員隊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得到了市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充分肯定。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論壇第一環節,興隆區工委副書記、興隆“候鳥”人才工作站站長張進春和市委組織部人才一室主任楊鵬分別通報了興隆區“候鳥”人才工作情況和全市人才工作情況。  

隨後進入自由發言環節,來自祖國不同省市旅居萬寧的12名“候鳥”人才代表圍繞如何挖掘各類“候鳥”人才資源、如何發揮“候鳥”人才的作用、如何調動“候鳥”人才助力萬寧發展的積極性三方面內容進行專題發言、建言獻策。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羅海蛟是高級經濟師,他建議萬寧應當加大老年大學的建設力度和深度,豐富教學內容,為老年朋友們教授更多實用技能,讓他們更好地發揮餘熱回饋社會。

蔡建明是一家公司法人代表,他覺得當前對於“候鳥”人才資源的使用還沒有很好的對接機制,應該探索建立起更加務實有效的人才供需信息對接方式。

田桂英女士長期從事標準化建設工作,她針對我市物業服務管理水平較低的現狀提出應當實施物業服務質量化標準行動,構建起該行業的標準化體系,以提升全市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承人邱家棟是個年輕小夥,他認為萬寧既要在“養老”上做文章,還要結合經濟、文化等因素做好“樂老”的文章。

陶勝利曾擔任翻譯類技術職稱任職資格評審委主任委員,他認為萬寧需要全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強化信息共享力度,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丁建國退休前在某國企擔任法務工作,他覺得當前人才工作應當更加精細化,要細分各類專門人才,並加強同政府部門合作,通過參與論證會、調研會、協調會等形式助力萬寧發展建設。

此外,王亞蘭、於憲賀、張鳳久、吳青、李躍、李孝敏等也就更好發揮“候鳥”人才作用談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雖然發言的代表來自祖國各地,職業身份不同、發言角度各異,但都十分踴躍積極、飽含熱情,對萬寧這片土地的熱愛溢於言表,都把自己當成了新萬寧人,把萬寧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在交流互動環節,作為特邀嘉賓的市公安局、市醫保局、市資規局有關負責同志就“候鳥”人群關心的居住證辦理、不動產權證辦理及異地就醫報銷等相關問題,與提問的“候鳥”人才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一一解答了他們的問題。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交流互動結束後,“候鳥”人才代表王麗新女士宣讀了倡議書,號召旅居萬寧的“候鳥”朋友們爭當萬寧建設的親歷者、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助力第二故鄉萬寧的發展。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陳明源代表興隆區工委就“候鳥”人才加快融入興隆的大家庭,共建多彩多情萬福萬寧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這一期萬寧黨建論壇,我們與“候鳥”人才共謀發展良策

許平作了現場點評講話,充分肯定了這次論壇的效果。他說,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特別是對於當前萬寧來說,人才是我市加快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戰略支撐。萬寧市委市政府歷來尊重和重視“候鳥”人才,秉承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用當其時,各展所長”的工作理念。在年終歲末各項工作較為繁忙之際,萬寧市第31期黨建論壇以座談會的形式,傾聽旅居萬寧的各位“候鳥”人才代表的意見建議,共商萬寧發展大計,就是要釋放出來萬寧對人才“求賢若渴”的強烈信號。


許平認為本期論壇有以下五個體現

一是體現出市委的重視。對於此次論壇,市委高度重視,市委主要領導專門過問論壇籌備情況。為深化論壇效果,回應“候鳥”人群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市委組織部還特地組織了相關職能部門相關負責同志過來參會,現場推動幫助解決。

二是體現出準備的充分。為辦好本期論壇,不僅市委組織部、興隆區工委、萬寧旅居人協會、興隆區“候鳥”人才工作站等部門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各位“候鳥”人才發言代表也為高質量發言做足了思考和發言準備,不但對發揮“候鳥”人才作用方面提出意見建議,還跳出“候鳥”人才工作,對萬寧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三是體現出參與的熱情。在自由發言環節,各位“候鳥”人才發言踴躍舉手、爭先發言。由於發言時間的限制,個別“候鳥”人才的發言還沒有完全展開、意猶未盡。在不長的會議時間裡,迸發出了大量的想法及觀點,體現出來了大家對本次論壇參與的高漲熱情。

四是體現出交流的熱烈。籌備此次論壇之前,主辦方深入徵集瞭解“候鳥”群體較關心的居住證辦理、不動產權證辦理登記和異地就醫等方面的問題,並針對性地邀請了市公安局、市資規局、市醫保局等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過來參會。在現場答覆及解釋說明之後,“候鳥”代表們還提出來了一些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操心事”,對於這些提出來的問題,要按照有關政策認真加以解決,對於目前我市還無法解決的,要及時向省有關部門反映和請示。

五是體現出未來的思考。“候鳥”人才代表們在發言中,不僅立足當下,還圍繞如何推動萬寧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為萬寧未來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對於這些意見建議,市委組織部將認真吸納、研究。


就下一步高質量做好我市人才工作,許平向參會人員提出五點要求

一要加強黨的領導。

人才工作是組織部門的“三駕馬車”之一,市委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人才工作委員會和市委人才發展局來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下一步還要強化黨的領導,加強黨建引領水平,對已經登記到“候鳥”中的黨員進行分類,按教育等8個不同領域成立黨組織,以黨組織帶動發揮“候鳥”人才更大作用。同時,要爭取讓更多流動“候鳥”人才黨員亮出黨員身份,加入當地的黨組織。

二要挖掘更多資源。當前,我市人才隊伍還不完全適應自貿港發展建設需要,人才隊伍短板情況嚴重,特別是創新型和領軍型人才缺乏。“候鳥”群體中匯聚了各類專家、學者,裡邊很多人才正是萬寧所急需的,要進一步健全“候鳥”人才信息採集機制,做實排查登記工作,挖掘更多“候鳥”人才,共同助力萬寧經濟社會發展。

三要加強溝通聯動。要搭好“候鳥”人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樑,提高人才作用發揮實效。努力打破黨委、政府部門與人才之間的壁壘,破除束縛人才流動、評價、激勵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動。

四要提高榮譽待遇。要完善相關政策,對各類經認定的人才給予相應的配套待遇,提高各類人才的榮譽感和歸屬感,謀劃推出更加靈活的服務方式及獎勵措施,更好的讓人才有獲得感。

五要發揮更大作用。要打造平臺、建立機制,讓各方面人才都有用武之地,讓用武之地都能找到適合的人才,充分迸發激發廣大人才的愛國奉獻情懷、奮鬥精神和創造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