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告知”过后,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如实告知”过后,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昨天聊过了“未如实告知”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隐患,今天就来说一说如果做到了“如实告知”,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如实告知”过后,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通过前面的文章,大家可以看出来,像重疾险、医疗险这些险种,对其所承保的对象还是有一定的门槛。

然而,很多被保险人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小毛病,或者真的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异常才想起去买保险,毕竟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不规律的影响,健康也大不如前。

像结节、脂肪肝、高血脂、囊肿这些,成为了躲不开的小问题,虽然很多在医生的口中,这些小问题无需治疗、观察即可,但却成为“健康告知”过程中的小麻烦。

“如实告知”过后,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那么有了这些小毛病,还能买保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保险公司可能会出具不同的承保方式。

承保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如果投保人进行了“如实告知”,保险公司都会给出什么样的承保方式。

正常承保:

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承保方式,当然正常承保的基础是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也很理想;在正常承保下,保险合同中所有的保险责任,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到。

加费承保:

如果被保险人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异样,但经过保险公司核保后认定,风险是在其可控制的范围内,所以会采用提高一定比例保费的方式,进行承保。

虽然保费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保险合同中的保险责任,消费者还是可以全部享受,对于身体略有异常的被保险人来说,这也算是一个较好的承保结果。

除外承保:

这种承保方式也是比较常见。

当被保险人的某项身体指标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形,而保险公司又认定未来其发病的概率又超出了他们控制的范围,所以会采用除外承保的方式。

在这种承保方式下,保险公司会明确说明,有哪些不承担的保险责任,比如像下面这样的描述:

“如实告知”过后,将获得怎样的承保方式?

虽然保险公司会“除外”某些疾病的保险责任,但是合同所提到的其它保险责任,我们还是可以照样享受;想想这样的结果也未必是件坏事,至少自己身上的保障还在。

拒保:

拒保应该说是惟一的坏结果。

如果被保险人的病史复杂,或是其从事了某种高危的职业,保险公司认为风险超出了其控制的范围,便会给出不予承保的结论。


对“承保方式”不满意,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比较理想的承保结果,不妨拿着体检报告多去几家保险公司试一试,毕竟每家保险公司核保标准与尺度都不一样。

在A公司被拒保,但在B公司被“除外”承保的,也并非个案;而像重疾险这样存在“国标”的保险,论基础保障功能,各家的产品都是具备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每年的“

开门红”阶段进行投保。

“开门红”,通常是在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3月,这段时间是保险行业的促销季;

各家保险公司不仅会在这个时期推出新产品,还会放宽核保的标准,所以对自己体检报告自信不足的小伙伴,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投保尝试。


好了,这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吧,想了解更多有关保险的知识,欢迎继续关注这里!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这些图片的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从业十余年的前IT男,跨界迈进保险业。

抛弃专业、枯燥的术语,说“人话”聊保险,写能让您看明白的保险文章。

话险为伊(ID: Broker_saying)

在公众号中咱们换个姿势聊保险,总有一款适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