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錢只有動起來才能獲得最有效的收益

受到了幾年前轟動一時的“別針換房子”故事的啟發,澳大利亞3名大學生為了募集善款,展開了一個名為“一蛋一世界”的大膽計劃。

他們這個計劃打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他們很快就達成了第一筆交易,這隻雞蛋換成了一張電影《松果頭的故事》原聲大碟,接著,原聲大碟被換成了一副串字遊戲,而串字遊戲又被換成了一本旅遊書,然後旅遊書被換成了一部舊數碼相機,數碼相機又換成了一個鬧鐘.......

幾番周折後,他們用那隻鬧鐘竟然換到一輛1988年款的舊汽車。隨即,他們將這車賣掉,得到約100澳元。經過幾輪交換,9個月之後,當初的那隻雞蛋已經換成了一個有已故著名板球明星唐.布拉德曼親筆簽名的板球。接著,他們又將這個板球以2200澳元賣給了一名網友,再用得到的錢買到一張肯尼亞14天兩人遊套票。就這樣,經過15個月不停交換之後,當初那個不名一文的雞蛋如今已經換成了一份價值2200澳元的肯尼亞14天兩人遊套票,在接下來的交換過程中以幾何倍數繼續“增值”。最終用一個雞蛋換得了100萬澳元。

投資市場:錢只有動起來才能獲得最有效的收益

當金錢流動起來,才能夠創造出比原來更多的財富

在物品交換的過程中,每一箇中間物品都起到了金錢的作用,這是對理財概念的一個很好的詮釋。

有一本書叫《動手來種錢》,書中提到一個只剩下1美分的人,這個人正準備一次用掉這1美分時, 他突然改變了想法。他把錢換成銅幣,他心裡告訴自己每次花掉錢時,就要讓錢再以10倍或更多倍的數量再回到手上。這種方法很有效。最終,他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金錢是一種能源,只有在恰當的人手裡,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幻想安穩守財,富最多不過三代。

投資市場:錢只有動起來才能獲得最有效的收益

“大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錢而是缺少觀念”

財富是習慣,是思維方式。在資本運作佔主導的社會,一個人必須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做好完美的理財計劃,學會讓錢動起來,將每1分錢都通過周密的運作發揮最大的作用。

財富閒置就等於零,並且還要付一定的“折舊費”。很多人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發財,所以往往選擇把錢存入銀行,將錢閒置起來,認為這樣做既沒有太大的風險,每年回收的利息也會帶來一定的回報。不過到年底興沖沖地去查詢存款額度的時候,發現存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這是因為,通貨膨脹的速度往往會抵消甚至使銀行的存款利率成為負值。


投資市場:錢只有動起來才能獲得最有效的收益

最好的方法就是必須讓錢動起來。高財商的人往往不會把錢存進銀行,他們會把錢投資到不同的地方,以求獲得最有效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