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於ICO的看法

近日,一個名為“Confido”的ICO項目在募集三十四萬七千美元后,其發起人攜款人間蒸發。這一事件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於ICO風險的擔憂以及對於其監管的呼籲。

ICO這樣的融資籌款模式,克服了階級以及地緣上的限制,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打開市場,獲得更多的機會,但是同時它完全不經任何嚴格的審查流程使得ICO市場魚龍混雜,很多不法分子在其中渾水摸魚。

面對這一現狀,各國國家紛紛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約束ICO市場。

中國——定性ICO為非法集資

9月4日央行聯合7部委聯合發佈了了公告《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定性ICO為非法集資,下令要求ICO組織者退換投資者資金,要求相關活動“立即停止”。中國ICO發佈、交易平臺全線關停。9月中旬,風暴蔓延到了比特幣,監管機構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停止交易並關停。

韓國——繼中國之後成為叫停ICO第二國

9月29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表示,將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幣融資,並稱數字貨幣可能會對韓國的貨幣體系甚至整個經濟的監管造成嚴重影響,韓國成為繼中國之後叫停ICO的第二國。

美國——將監管進行到底

儘管美國沒有直接叫停ICO,但是對ICO一直持保守態度,並且採取了很多措施加大對於ICO的監管力度。

日本——ICO和加密貨幣的鐵桿粉絲

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對於ICO 的保守態度,日本一直處於加密貨幣發展的前沿,對於ICO的態度更加開放寬容。這也導致了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Coincheck在中國ICO禁令後收到來自中國創業公司數以百計的ICO上線請求。

新加坡——中韓嚴打下的ICO樂土

新加坡對於ICO態度和日本類似,相對比較寬容,在監管的同時,採取積極政策吸引投資,在ICO被中韓嚴打的情況下,有望成為ICO生長的樂土。

俄羅斯——先抑後揚,ICO成發展新選擇

俄羅斯早先對ICO持嚴打政策,之後逐漸轉變態度。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對於ICO持積極看法,相關政策正在制定中。

加拿大——ICO納入監管沙盒

加拿大認定ICO符合證券定義,代幣應被納入合法分類證券範疇。而且加拿大已經將ICO納入監管沙盒,正式批准首個合法ICO項,並將其代幣確定為證券。

菲律賓——ICO躍躍欲試

菲律賓近日計劃將ICO歸類為“潛在證券”,菲律賓監管機構正在考慮發佈相關ICO的新規則。

泰國——平臺監管,獨樹一幟

泰國政府為採取措施積極引進ICO,並且通過對平臺本身下達指令,讓那個其自身擔任監管職責,確保ICO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指令內容為:

(1)進行盡職調查,篩選合法的ICO,篩選可行性和合理的代幣發行結構;

(2)檢驗白皮書,源代碼和智能合約;

(3)確保KYC;

(4)確保遵守適用的投資限制;

(5)跟蹤代幣的認購和交易;

(6)與泰國證交會合作進行持續監督。

以色列——監管之路還在建設中

以色列開展新的ICO審查。以色列政府最近通過以色列證券監管委員會宣佈,將開始仔細審查ICO並可能對其進行監管。近期曾傳出以色列取締ICO的傳聞,但後被證實為假消息,以色列方正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迪拜——現階段還未打算進行監管

迪拜金融服務監管機構——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9月發佈了一則聲明敦促潛在消費者警惕ICO風險,同時表明現階段不打算對其進行監管。

港澳臺——香港澳門和大陸同進退,臺灣背道而馳

受中國大陸影響,部分ICO幣在香港交易所面臨下線,澳門金融監管局要求銀行不得進入ICO市場。臺灣方表示不會遵循大陸和韓國的路徑,直接禁止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活動。相反,“臺灣金融監管機構”的負責人承諾,將採取更友好的姿態,支持眾企業在臺灣發展和採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