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們當地最具代表的方言,就是經常說的詞彙或是句子?

一文不值vv


由於北流接壤廣東,所以說話跟粵語大同小異,只有部分詞不同,還有語調有些時候也不同。但是北流話跟玉林話又有非常大的差別。極具特色的北流話非常實用,學好北流話,就能聽懂粵語,北海,梧州,欽州,貴港等大部分地方白話。

語種:粵語系,勾漏片

常用的名詞(用粵語讀)

吃朝:吃午飯

吃晏:吃午茶

吃夜:吃晚飯

靚妹:女服務員等,反正需要幫忙時你看到女的就喊,準沒錯。問路人的時候不能叫小姐,叫靚妹!不然你等著耳光吧..

靚仔:對男,意思同上。

一哥:對男老大的稱呼、對鄙視的人稱呼。讀的時候,語氣改變意思

一娘:對女,意思同“一哥”

上(北京、南寧):地勢低往地勢高的地方,去的意思,去北京、去南寧。

散仔:不良少年,經常打群毆架,小混混,黑社會的

野仔:意指不喜歡回家的不良青少年,性質比“散仔”輕。也有罵人的意思  

咧:了,通常在一句話的最後面。比如:我去玩咧

劏(雞、鴨):殺,有時候也有人說:劏開你!那你就快點跑吧....

碌(面、米粉):煮

系:是

睇:看,如:睇電視

特:賊,小偷,如聽到:“有特,睇緊握”那你就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財物了

渠:他

扇:哪裡。比如:又去扇了(又去哪裡了)

穩:找。比如:去扇穩工做咯(去哪裡找工作做咯)

馬:不,比如:馬要、馬想

馬:如在話最後的,是麼、嗎的意思。比如:去心想馬?

葛:語氣助詞,比如:系葛馬(是真的嗎)

葛:如在最後的,作“的”意思,比如:你傻葛

講:說,北流話不喜歡用說,用講代替。比如:講你又馬識。(說了你也不認識)

開:了,通常在一句話的中間,比如:殺開你

傖媽:對一些蠻不講道理的,可惡的中年婦女的稱呼。

凱弟:對一些男的簡稱,有時也有鄙視的意思

扒灰;灰佬:是對一些討人厭的男的稱呼,如:“你只死灰佬”就是罵你的意思

牛嘿佬:對一些死皮賴臉,說大話,喜歡吹牛的人的稱呼。

嘿知:粗口話,青年、中年都說。

馬知:不知道的意思。

屋脊:家裡

行(hang)路:走路

起身:起床

做咩嘢:幹什麼

飲茶:去茶莊裡吃東西,晚上消遣的代名詞。千萬不要理解成是去喝茶的意思。

嘢:東西,和粵語的意思相同。比如:去買嘢(去買東西)

蕩街:逛街。玩的意思

路數、著數:好處,門道,方法。比如:有咩嘢路數啊


掌中北流


謝謝!我來說客家話方言,只是幾個詞彙敬請諸君洗耳恭聽:(客家話在前,普通話在後)食飯(吃飯),大番薯(傻瓜),火蛇子(閃電),督目睡(打哈睡),落秧(播種),天宮(彩虹),細人子(小孩),冇哥(無信用,靠不住),蟾蜍婆(癩蛤蟆),石亂(棘胸蛙),無常野鬼(無賴),冇食冇著(無衣無食),留囚爛赤(爛仔,不務正業)…………舉不勝舉。客家話真的是怎麼搞的,有那麼多的方言,有時連年輕的客家人都會覺得滿頭霧水,搞不清楚說的是什麼意思,真的是不知所云。

現在的客家話方言,可能是中原地區的原來的方言,混合客家人遷徙過程中族群接觸客居地區的方言,再後來又可能疊加了,現在居住地方的原住民的地方方言,真的是五花八門,如果你深入瞭解的話,確實會令你眼花繚亂。

有意瞭解客家民風民俗的有識之士,請到廣東客家人聚居的地區來,去了解豐富多彩的客家方言,不失為是一個有趣的明智之舉止。


治平36


我是四川人,四川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詞彙是用普通話解釋不太清楚的。比如說鞋子在四川話被叫做鞋(hai)子,如果你聽到一個四川人在說我要去買(賣)孩子。不要報警他只是想買(賣)鞋子罷了。還有四川人把傻子叫做哈兒,還有很多四川獨有的詞彙:拉稀擺帶,如果用普通話解釋大概是做事拖拖拉拉猶猶豫豫的意思。 卡卡個個這詞是犄角旮旯是相通,角這個字四川話發音是guo。街這個詞發音是gai,還有打腦殼這詞我真不知道這麼翻譯大概就是頭痛的很吧,混混在四川北叫為街(該)娃。內褲被叫為火褲兒。

還有比如說短命娃娃這詞如果用普通話說就是和短命鬼差不多的意思,但是這只是體現在和人吵架的時候是這個意思,如果是長輩說的話,那麼他和很多的語氣詞差不多了。比如你去看你的一個長輩:“姑婆我來看你了,最近身體咋樣啊”那麼你的姑婆可能會板著臉輕輕的打你一下說:“你個短命娃娃去幹撒子去了,好久都沒有來看我了。你在不來怕就看不見你姑婆了。”

幹什麼在四川話裡要說:幹撒子。去,這字在四川要讀:qi(四聲)或者qie 。還有有點地方把面這個字讀(ming)吃飯不叫吃飯要叫(qi)飯或者是(qia)飯.........等等。所以如果不是四川人或聽不懂四川話的人可能有事覺得四川話聽起來很好笑!你們認為呢?可留下你的意見大家討論下!


看起來像70後的我


漢語古韻,容州雅言

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人民使用的語言,更是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縣的各個鄉鎮,甚至同一個鄉鎮不同的各個村,人們的口音往往不一樣,這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象。廣西容縣雖然是一個小地方,在全國二千八百五十一個縣級行政區域裡,它並不起眼,但這裡的人民日常用語中有很多字詞,竟然是古代漢語典籍中深奧而高雅的文言——這就是容州雅言。容州雅言在傳承中華文化中,發揮著其他地方的方言所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不少了解這種語言之美的人,對它魅力的讚歎,無以復加。

“娵隅是何物?”在當今,國人對這個問題是不是感到很陌生?

這個問題來自南朝劉義慶的著作《世說新語》。史載:郝隆為東晉名士,年輕時無書不讀,很有學問。有一年七月七日,他見富裕人家暴曬綾羅綢緞,就躺在太陽下,露出腹部。有人不解地問:“你這是幹什麼呢?”郝隆答:“我曬我腹中書。”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曬書”的由來。他後來投奔桓溫,當了南蠻府參軍。次年三月三日,桓溫舉行宴會,大家飲酒賦詩。不能作詩的,罰酒三杯。開始郝隆因不能作,被罰三杯酒。喝完酒,郝隆拿起筆來寫了一句“ 娵隅濯清池”。桓溫問:“娵隅是什麼東西?”郝隆說:“蠻人把魚叫娵隅。”桓溫有點不理解:“作詩為什麼要用蠻語?”郝隆說:“我從幾千裡外跑來投奔你,才得了個南蠻參軍,怎麼能不說蠻語呢?”桓溫大笑。

說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想:這“娵隅”,不過是古人對魚的一種叫法罷了,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如今,誰還有心思在乎這些生僻的詞語呢?

當我們在不經意之間翻開《新華字典》,看見“娵隅”一詞,看到了這樣的釋義:“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稱魚為娵隅。”這種邂逅,就如在博物館遇見一件東晉時代留下來的文物,讓我們心中不免感慨:這“文物”的歷史使命業已結束,屬於它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它只能塵封在“博物館”——字典裡,靜靜地“躺著”,成為中華文化的木乃伊!

像“娵隅”一樣生僻的、帶有古代漢語韻味的詞語,真的就是中華文化的木乃伊嗎?當國人來到廣西容縣,瞭解了這裡的方言之後,您準會大吃一驚!

在容縣的農村,一些年輕的父母,到田裡幹活前經常會這樣哄孩子:“孩子,你在家裡跟著奶奶聽話啊,我們去幹活,把娵隅給你抓回來......”顯然,在容縣的農村,人們知道娵隅是何物!

“娵隅是何物?”廣西容縣鄉下的百姓是這樣回答的:“娵隅就是魚!”

這是一種被蒙上了厚重的神秘色彩的字詞,這些字詞,一是在當今的報紙雜誌等媒體,找不到,或者非常少見,這就意味著它在文字流通中處於“失傳”或接近“失傳”狀態,是一種文化遺產;二是有多達86萬的容縣人,在口頭上不間斷地使用著這些字詞,但他們發其音、用其義,不懂其形——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字詞真實地存在著,這說明它是一片文化空白;三是這些字詞“沉睡”在字典裡,其讀音、釋義,和相對應的容縣方言一致,由此可見,這是一塊文化寶藏。由於容縣方言裡的這些字詞同時存在著這三大特點,是古代漢語典籍中深奧而高雅的文言,所以,這些字詞,被學界稱為“容州雅言。”

“容州雅言”在全國二千八百五十一個縣級行政區域裡,獨樹一幟、獨一無二、獨領風騷!迄今為止,已經被整理出來的,神秘的“容州雅言” 字詞,至少有538個——其中的25個,2016年6月11日“新華視點”公眾號曾宣稱:“懂5個的,就是學霸;懂10個的,就是學神......”

在廣西,86萬容縣人民每天張開嘴巴就使用著“容州雅言”與人交流,在口頭上傳播著古老的中華文化。這種美麗的景象,猶如娵隅躍清池!但這是一道既美麗又容易被湮滅的“語言風景”:試想想,多達538個現代書報雜誌不再使用或非常少用的字詞,“沉睡”在字典之中——在典籍裡,這些字詞的讀音、釋義,幾乎毫釐不差地記錄著容縣方言所表達的信息——這些字詞活躍在這裡的民間,讓典籍裡古老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播——是不是令人非常激動?!可是,對於這些字詞,絕大多數的容縣人只會說,不會寫:他們發其音,用其義,卻不識其形——在書寫時,他們往往以本地方言的同音字來代替——就像使用“通假字”一樣,這種語言現象,是不是令人倍感遺憾和痛惜?!

國人也許會十分疑惑:廣西容縣作為遠離國家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邊遠地區,為什麼幾乎全民還在使用著如此之多帶有古代漢語韻味的詞語呢?在2017年,《玉林日報》組織記者團到河南省開展尋根活動,他們得出結論:玉林籍絕大多數人的先祖,來自中原;河南省的文史專家看過容縣方言裡那些帶有古代漢語韻味的字詞後,確認“容縣方言傳承中原文化。”

到如今,世人發現:容縣白話是粵方言的分支,其文化底蘊,在全國七大方言中,是很深厚的。這種厚重的文化積澱,與容縣重要的歷史地位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當今的容縣,在大唐開元盛世,是領14州64餘縣的容州都督府治所所在——相當於今天的省會城市,這就使得大批來自中原的官員和商賈雲集到這裡,讓官話在這裡傳播;因容縣毗鄰廣東,加之在古容州轄區內,國家西南地區各民族人民聚居交集,使古容州因此而成為了本地土著方言、普通話、廣州白話、客家話、壯話的交匯點。

年屆耄耋的歷史民俗學研究員覃正先生是廣西桂平市人,大學畢業之後,在容縣工作了50多年。他對容縣方言的研究心得很深,他認為:“容州雅言”是漢語中的黃金寶藏,精通容縣方言的人,就精通了漢語。

覃老之言不虛。把“容州雅言”裡那些帶有古代漢語韻味的字詞 整理出來,讓它作為一種優秀文化永遠傳承下去,讓娵隅在容縣這一灣清淨的水流之中永遠歡快地跳躍、暢遊,那是容縣人民的光榮使命!


謳歌勝利


最具代表,那我就說下我家鄉特產怎麼說吧,香菇: xiang第一聲xing第一聲。

廊橋: luo第四聲jiao第四聲。

最後說說比較常用的。

你吃飯了沒: ni第一聲dia第一聲fang第三聲le第一聲fei第一聲。

你去哪: ni第一聲ke第3聲qi第一聲dao第一聲。

還有很多,我就不多說了,嘿嘿。😁


胡應澤


一:大冶方言,關於人打架,勸架,不服的情景句子。

①其跟其打架,其說其不該,其不服還要跟其打。其說:哪個怕哪個!

②kei(音)跟Kei打架,Kei說Kei不該,kei不服,還要跟kei打固,kei說:要打之打,冒得納個怕納個!

二:大冶地方表示程度的詞。

mⅰng(四聲)甜哥 |an(四聲)苦哥,lan(四聲)酸哥 peng(一聲)臭哥 meh遠哥 一孑孑兒

peng(四聲)香哥


有靈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聽不懂你在說方言!!我能怎麼辦,我太難了!!!HaHa嘿i

大家有興趣的來猜一猜這是哪兒的方言嘞!(普通話 P 方言話 F)

爺爺 P ye ye F 嗲嗲(dia dia 均一聲)

爸爸 P ba ba F 老漢 (lao han 一聲 四聲)

兄弟 P xiong di F 哥佬倌(guo Lao guan)

妻子 P qi zi F 老妞兒 (Lao niu er 一聲 三聲 二聲)

吃飯 P chi fan F 恰飯(qia fan 二聲 四聲)

睡覺 P shui jiao F 睡告告(shui gao gao 均四聲 )

腦瓜子有沒有嗡嗡的!HaHa嘿i 來咱們繼續

玉米 P yu mi F 苞谷(bao gu 均一聲 )

出去 P chu qu F 出切(chu qie 一聲 四聲)

打架 P da Jia F 打捶(da chui 均三聲 )

聊天 P liao tian F 擺龍門陣

閃電 P shan dian F 扯火閃(che 一聲)

拳頭 P quan tou F 定子(ding zi 四聲)

為什麼 P Wei Shen me F 喃們(nan men三聲一聲)

蟑螂 P Zhang lang F 偷油婆(偷油婆)

有了這些方言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出去耍了!!!HaHa嘿i


HaHa嘿i


山東方言 走一波

槓賽來

這句話是濟南本地的一種方言,意思是非常好玩,有趣,有著讚美的含義,這句話在外省人聽來,會一臉懵。

利爭

這句話一般在日照,臨沂地區出現,“利爭”的意思指的是利落,乾淨,比如:“今天出門弄的利爭點。”

chi子

“chi子”大多泛指的是喝湯用的小勺子,一種餐具,比如:“去給我拿個chi子喝湯。”

節流鬼

這句話說的是一種昆蟲,就是夏天從土地裡爬出來的金蟬,在山東地區不只有這一個叫法,還叫“節流猴”,“知了猴”,這些都是指的金蟬。

扎古

“扎古”的意思就是修理,維修的意思,一般家裡的電器或者是自行車等東西壞了,都會用到“扎古”這個詞。

唉吆佛

這是淄博當地的方言,“唉吆佛”的意思就是表示疼,但是這句方言在淄博並不是通用的,各個縣區有所差異。

白吵了

“白吵了”指的是不要吵了的意思,這個白代表的就是不要,這句方言在濟寧地區比較流行。

福毯

這句話指的就是舒坦、身心舒泰的意思,在臨沂地區這種方言是比較常見的,你走過街頭巷尾的時候,往往就會傳來這句方言。

還有下面的特色方言

我,我們,我們的=俺

你,你們,你們的=嫩

清起來,=早晨

晌午,晌午頭裡=中午(臨沂日照青島讀做"shang wen)

過(ge)晌午,下晚兒=下午,傍晚

後晌,往晌,哄航,黑家=晚上

燕門橫哼=昨天下午

盼子=一段時間,例如:一大盼子了(東營,臨沂最常說)

一霎,一時半霎=較短時間


街坊貳佰


東北話有其幽默性,及通俗易懂而流行。

比如平時和朋友同事見面,或者網上聊天,第一句話就是嘎哈呢。

嘎哈是典型的東北方言詞語。意思就是你在做什麼呢。如果東北人之間聊天,通俗話都這麼問。如果是和外地朋友聊天,就會說您在做什麼。

有的外地人不懂嘎哈的含義,那就鬧出笑話了。自從東北小品在央視大放異彩,東北話也流傳全國。一句嘎哈呢,既有詢問,也有關心,也有調侃。一詞多態,可見漢字的博大精深。

比如旮旯。一般問你家住在哪,或者指明某個地點,都會用到這個詞。問你家住在那旮旯,就是問你家住哪。有時問某個東西放哪了,我會用手指某個地方,並告知就在那旮旯。哈哈,挺有意思吧。

還有馬路牙子。網上流行一段音頻,就是一個肇事車主報警,對方問咋肇事了,車主說撞到馬路牙子了,客服聽了半小時,也不知道馬路牙子是啥,其實就是馬路兩側的石頭。鬧了大笑話。

腿抹蓋就是膝蓋,嘎機窩就是腋窩。好多方言都聽起來很有意思。

一方水土養一方個人,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色方言。愛家鄉愛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