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稅變降稅,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服軟?不存在的!

前幾天許多媒體陸續發了不少有關於“中美貿易戰”打響後,進口汽車增加關稅並且銷售價格上漲的問題。但世界的變化太快,一夜之間“中美貿易戰”出現了一個180°的“大轉彎”。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並顯著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前幾天還特別火的“進口汽車漲價”這個問題一下變成了“偽命題”。看到這則報道後或許你的還在關心進口車的車價什麼時候會降低,其實這則新聞的背後不僅僅是降低關稅,將來汽車界還有許多的大事會發生

目前國內在售的林肯全系車型、特斯拉全系車型、福特探險者/Mustang/F-150、Jeep牧馬人/大切諾基、凱迪拉克凱雷德ESCALADE以及雪佛蘭/別克的部分車型以及其他在美國生產的車型未來都將加徵25%的關稅。對於此次加徵關稅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直言:“中美汽車合作是互利的合作,對美方絕對有利,如果沒有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美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將淪為二流公司!”

如果中美貿易戰真正打響,受波及的美系本土品牌將包含雪佛蘭、特斯拉、凱迪拉克、林肯、福特、克萊斯勒及Jeep等。其中,特斯拉全部車型都將加收25%的關稅,影響頗大,其2017年在華銷量達到了17030輛,佔其全球銷量的16.5%。而林肯品牌同樣如此,包括大陸、MKC、MKX、MKZ及領航員等也均為進口車型,林肯2017年在華銷量為54124輛。

此外,雪佛蘭旗下科邁羅、索羅德;凱迪拉克旗下凱雷德、CTS等車型也包含在清單涉獵範圍內,而福特去年出口致中國的汽車數量也達到了為18819輛,影響同樣不小。另外,菲亞特克萊斯勒及Jeep等品牌也有多款車型的售價或面臨上漲。

美國汽車製造商與產業遊說人士抱怨,被非關稅障礙阻擋在外國市場之外,外國汽車製造商將汽車賣到美國時遭遇較少的關稅障礙,尤其是日本與韓國業者。

要說國內最深入人心的合資品牌,那麼非“大眾”莫屬,由於進入國內市場早,中國消費者對於大眾品牌的“情感”比起其他合資品牌要更深。大眾集團在2017年全球汽車交付量達到了1074萬臺。而大眾集團(中國)及兩家合資企業向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客戶共交付汽車418萬輛,佔據集團全球總銷量的38.9%。

如果說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的“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無疑對於大眾集團這樣的車企會產生巨大影響。放開股比之後,外資也可獨資建廠,當初的50%的股比限制和合資夥伴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或許都會放開。

而大眾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對於這種重大利好進行了表態,據大眾中國官方回應稱,“我們非常支持和歡迎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舉措,這將繼續提振全球對華投資信心,並對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帶來積極影響。” 而其也強調,對於目前大眾在華的合資企業尚無影響。“這些措施對集團目前的合資企業沒有影響,同時我們也在仔細瞭解相關信息並探討未來發展中可能存在的新契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開展合資企業各項業務,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同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後,小夥伴們對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又一次變革有了一定的瞭解。潮老師覺得這次變革無論是對於消費者、自主品牌車企和國際汽車品牌都是一項利好政策。汽車市場更加開放意味著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對於國際車企而言他們的投資方向進一步拓寬,而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多年的學習積累將會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層面上與國際品牌進行交鋒,雖然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在挑戰中推出高端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