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天津有什麼特色小吃?現在在哪裡可以吃飯到?

硯逸善齋情感故事


清朝時期天津叫做“天津衛、天津府”。1、天津狗不理包子,是天津著名特色小吃,創始於清朝咸豐年間。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另外還有海鮮包、醬肉包、三鮮包、素包子等。剛出籠的包子,外形美觀,口味醇香,鮮而不膩。現在的天津大街小巷依然可以買的到“狗不理包子”。

2、天津耳朵眼炸糕。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的百年老店。耳朵眼採用優質的糯米麵,紅小豆和白砂糖,剛出鍋的炸糕外表酥脆,顏色金黃,給人視覺和味覺上極致的享受。特別注意,由於炸糕是油炸食品,有三高或者肥胖者就少吃點吧,美食再好,也不如身體重要啊。現在也能買的到!

3、天津十八麻花始於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在這個巷子裡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號喚作“桂發祥”劉老八就是桂發祥的創始人了,從店鋪的一開始。劉老八就吧麻花做到了精緻化,可見劉老八是個聰明人。大家別以為人家就這一點有先知,那做出的麻花不斷地改進才是讓客戶來的絡繹不絕的精髓,他在麻花的外表加入麻花的碎渣,使炸出的麻花更加的酥脆,劉老八真是用心做他的麻花啊!現在也能在天津大街小巷購買。





新鄉站通訊員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都是150年左右的小吃,如今在天津是響噹噹的三絕,但是天津人基本不吃了。

石頭門坎

石頭門坎是一家只賣素包的老字號,已有100餘年歷史,還曾獲得過慈禧太后的讚賞,是天津素食小吃裡的佼佼者。石頭門坎的包子講究薄皮大餡,又十分注重營養,深得老天津人的喜愛。

創始時間:清乾隆末年

招牌菜:豆芽菜素包、茴香雞蛋包、銀耳香椿素包

人均:18元

白記餃子

白記餃子是由天津的回民白興恆所創建,如今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白記餃子是許多老天津人的記憶了,一直堅持著真材實料,他們家的羊肉西葫餃子十分受歡迎。

創始時間:1890年

大福來

大福來的鍋巴菜始創於清乾隆年間,店名“大福來”還和乾隆皇帝有著不解之緣。“大福來”傳承了三百多年,如今依舊紅火,天津人都知道,必須排隊才能吃得到,再配一份肉香量足的牛肉燒餅,倍兒棒!

創始時間:1715年

招牌菜:鍋巴菜、牛肉燒餅、雞蛋果子

正陽春

北京有全聚德,天津有正陽春。始建於1862年,是天津最好吃的烤鴨。毛主席來天津視察就選擇了正陽春,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教授曾提筆讚揚正陽春的烤鴨“津門烤鴨,獨步天下”!

創始時間:1862年

招牌菜:精品烤鴨,鴨油包、老爆三

利順德英式西點

利順德大酒店始建於1863年,天津老牌四星級酒店,是“中國第一家涉外酒店”,利順德還被稱為“可住的博物館”,因其擁有中國第一家酒店博物館,在這裡能感受到歷史感撲面而來。酒店餐廳中西餐廳,中餐主要是以粵,川菜為主。

創始時間:1863年

招牌菜:三文魚刺身、烤芝士、布朗尼

人均:170元起

起士林西餐點心

起士林是天津最早的西餐廳,始建於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之後,一位隨軍而來的德國廚師起士林留在了天津,並開了一家同名西餐廳。起士林餐廳開啟了天津西餐文化的先河。他們家的燜罐牛肉,紅菜湯一直都很有名氣。

創始時間:1901年

招牌菜:燜罐牛肉、起士林紅菜湯、鵝肝醬、奶汁芝士烤魚

會芳樓

會芳樓其名稱取“群芳薈萃”之意,是天津一家久負盛名的清真飯莊。始建於清末,距今已經有百年曆史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的相聲裡說過:“搞對象就去會芳樓!”這裡最出名的就是各種牛羊肉的菜式了。

創始時間:清朝末年

招牌菜:紅燒牛舌尾、牛肉回頭、紅燒牛窩骨、清炒湖蝦仁

四遠香

“四遠香”意在四遠飄香,是一家百年傳統糕點店,創辦人趙炳林於光緒九年1883年在天津市北門外大街東側創建了“四遠香”。其生產的糕點質量上乘,風味獨特,除了生產傳統風味糕點,這裡還生產西式糕點。

創始時間:1883年

招牌菜:“九桃一首”壽桃、白皮壽桃、玫瑰糕、無糖(木糖醇)系列食品

祥德齋

祥德齋始建於1846年,是一家專門做糕點的百年老店。相傳清道光皇帝攜百官順南運河巡查御駕臨津,駕臨其間品嚐糕點,一時龍顏大悅,即當場指定“京八件”等糕點為宮廷貢品,並當即為其提聯一幅“祥兆三澄糕凝白雪,德修多士餅賜紅綾”。

創始時間:1846年

招牌菜:京八件、馬蹄酥、傳統壽桃、蜜三刀

果仁張

果仁張,中華老字號,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果仁張”製作的各種美味果仁,自然性顯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膩,色澤鮮美,酥脆可口,久儲不綿。是外地人的伴手禮佳品。

創始時間:1830年

招牌菜: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五香松子仁等

崩豆張

崩豆張傳統產品始源於嘉慶年間,有二百四十多年曆史。早在清朝嘉慶末年,“崩豆張”的創始人張德才,在清朝宮廷御膳房任廚。張德才悉心研究,製成多種豆類風味乾貨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灰皮素香果仁”、“七美香瓜子”深得皇族們的喜愛,由此得名“崩豆張”。

創始時間:1846年

招牌菜:糊皮正香崩豆、香酥豆果、怪味豆、酥崩豆


津沽一頁書


很多人都有老字號情節

對於那些伴著自己長大的東西,念念不忘

一一數來,跟隨著他們的腳步

去走一走這百年的歷程

俗話說,“吃盡穿絕天津衛”

天津人愛老字號的那份講究

今天小編就帶您看看這些清朝年間就已經盛名的小吃。

✪高檔飯店:八大成

✪中檔飯店:二葷館

✪平民飯店:酒席處

✪三絕:狗不理

✪三絕:桂發祥

✪三絕:耳朵眼

✪天津張:泥人張

✪天津張:果仁張

✪天津張:崩豆張

✪天津張:皮糖張

✪桂順齋

✪天寶樓

✪大福來

✪登瀛樓

高檔飯店:八大成

康熙元年(1662年),天津“八大成”飯莊的第一家——聚慶成飯莊開張營業,奠定了天津傳統菜形成的里程碑。

聚慶成為天津傳統菜系高級飯莊創立了最基本的模式。

隨後聚和成、聚樂成、義和成、義升成、福聚成、聚升成、聚源成飯莊相繼開業,統稱為“津門八大成”,雄居津沽,名噪一時。

飯莊為庭院式結構,四周廂房為雅座,庭院中間有唱堂會用的戲臺。

“八大成”均不接待散座,只招待提前預訂好的成桌酒席。

當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坐鎮天津,凡用中國宴席宴請洋人,都由聚和成應差

還曾從北京請來恭王府廚師,巧用津門兩鮮、調料,融合津菜技法,將王府菜、津菜融為一席。

中檔飯店:二葷館

比八大成略降一格,既包辦酒席又接待散座

酒席處主要出“外臺”,上門操辦婚喪嫁娶酒席。此外還有專門的清真菜館、素菜館、麵食館等。

當時的飯館規模,從名稱上便可看出,凡掛有“莊”“樓”字的多為大飯館;凡掛有“坊”“園”字的多為中等飯館;凡掛有“居”字的多為小飯館。

天津的二葷館早期以“天一坊”“什錦齋”“慧羅春”最為著名

民國初年,一批新的二葷館,如燕春坊、四海居、中和樓等也相繼開業。有些八大成飯莊倒閉後,也改為二葷館。

在津門餐館中,天一坊首屈一指,遂有“天下第一坊”之美稱;清光緒五年(1879年)開業。

雖規模不如八大成,但它坐落在天津舊城北熱鬧的北門外大街上,此地成為北方最大的水旱碼頭、物資集散中心、天津最早最繁華的商業地區。

平民飯店:酒席處

酒席處,專門承辦婚喪嫁娶酒席,大多沒有專門的門面,也不接待散座。

當年石頭門坎的鴻慶園、鈴鐺閣的鴻盛園、西頭的德慶園等都是較有名的酒席處。

酒席處經營者大多是山東師傅,烹飪菜餚以醇厚著稱。

酒席處菜餚的價碼比相應的飯店便宜,北伐戰爭前後,普通的“八大碗”不過三元。

八大碗並不拘泥於某幾道菜,分為“粗、細、高”三類,為滿漢全席的下八珍

如果有朋友來天津一定要嚐嚐天津的“ 八大碗”

狗不理

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嘗後大悅說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天津人都知道,狗不理是因為包包子的“狗子”忙起來“不理人”,所以得名“狗不理”

天津人愛狗不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老字號的味道和精湛的手藝。

不僅是包子,狗不理還有一道必點的菜就是“羅漢肚”,用豬身上各個部位的肚雜肉拼上,保證味道的鹹香適口、口感細膩。

要不去狗不理,不點個羅漢肚,那就是白來了啊~

桂發祥

據說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

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一個這個巷子裡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號喚作“桂發祥”,人們為了方便就叫成了“十八街麻花”

香味能傳遍整條街,總是排著長隊。劉老八一次遊玩後,用點心渣揉進了麻花裡,

也就是後來升級的什錦夾心大麻花,由於沒有水分等細節,麻花久放不壞酥脆

精心的研究加上對天津口味的反覆摸索,成為如今天津美食的一張名片,火遍全世界

耳朵眼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晚清光緒年間,第一代掌櫃是劉萬春,最開始是推著獨馱車走街串巷的叫賣,後來在北門外大街擺攤

由於做的炸糕選料精、味道好、物美價廉。在眾多的炸糕中出類拔萃,買賣日見興隆,贏得了“炸糕劉”的美稱。

又因為百姓人家過生日、辦喜壽事,借“糕”字諧音“高”字諧音,取步步高發財之吉利,

提前預約購買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劉記炸糕店顯露了名聲。

因炸糕店緊靠耳朵眼衚衕,人們便風趣地以耳朵眼來稱呼劉記炸糕鋪。

雖然耳朵眼的官號是增盛成,卻不為人們接受,而耳朵眼的綽號卻流傳至今,成為馳名海外的天津老字號

果仁張

果仁張,中華老字號,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淨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

老果仁張”名張惠山,北京人。老果仁張有一套理論,講究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樣色,有琥珀色、米色、冰糖色等等。

歷經四代傳人,有160多年的歷史,屬宮廷御膳食品,被賜名為“蜜貢張”。

早在170多年前就是宮廷御膳,是專供皇上吃的小食品。果仁張的創始人叫張明純,曾任清宮御廚,

最初因為他做的蜜貢受到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喜愛而名聲大震,御賜“蜜供張”。到了果仁張第三代,宮廷御廚走出宮門,來到民間創立“果仁張”。

崩豆張

老字號“崩豆張”以製作各種宮廷御膳乾貨、豆類食品而聞名於世,淵源已久,歷經滄桑,迄今歷經五代傳人,有近200多年的歷史。

清朝乾隆年間,崩豆張第一代創始人張德才在御膳房供職,擅長製作各種乾貨、豆類小食品。

光緒年間,第二代傳人張永泰兄弟3人在其父去世後,舉家遷居天津,秉承父業,繼續製作和經營各種乾貨、豆類小食品

第三代再一次將其發揚光大,相繼在南市、大羅天開設了“老德發”、“老德成”字,人送綽號“崩豆張”,從此崩豆張的字號在民間廣為流傳。

第四代在濱江道、教堂後兩地建廠開店。20餘年勵精圖治,逐步將產品豐富為20個大類80餘個品種。

經過前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推陳出新,“崩豆張”這一老字號得以聲名遠播、家喻戶曉。由於製作的食品具有獨特風味,被國內外友人稱為“食品一絕”。

皮糖張

清朝光緒年間張家祖輩在梁家嘴一帶(現為紅橋區區域)生產皮糖。

在日本侵華期間天津淪陷,在戰亂的情況下,張先生為了生計,每天膽戰心驚的生產,但還是被日本人找到。

他們發現這是一種技術特別,口感香甜,又具有傳統特色的糖果。

於是採用各種軟手段逼迫張先生與其“合作”。老先生有骨氣寧肯關閉糖坊及店鋪,誓死也沒有屈服。從此“皮糖張”的名號也就此銷聲隱跡了。

直到八十年代,第三代傳人張學禮先生將皮糖張糖坊的牌子又掛了起來,並註冊為“老少樂”。

桂順齋

天津在近代歷史上是北方最繁華的商埠,由於五方雜居,加上城市快速發展,促進了天津小吃的興起和發展。

劉星泉1924年在天津南市買了個門臉,經營糖火燒、湯圓等回民小吃。

那年,劉喜得千金,起名“淑桂”,他靈機一動,用“桂”字加上大順齋的後兩個字,給店鋪起了“桂順齋”的字號。

天津衛是個大都市,回民小吃品種不能滿足消費需求,而京式糕點市場還是空白。

1934年從北京聘請了糕點技師,以前店後廠形式製作經營京式糕點。

一時間津門形成桂順齋糕點熱。當時京劇大師馬連良、相聲大師馬三立等社會名流都是桂順齋的常客。

由於馬三立是回民,更是喜愛有加,題字“糕點文化,源遠流長”。

天寶樓

1923年,大書法家華世奎晚上到中國大戲院聽戲,其間忽然饞起了天寶樓的醬貨,就差人叫了天寶樓的食盒。掌櫃的一見機會來了,順勢就找華先生求字。

嫩爛味美的京醬肉吃得華先生開懷不已,於是他欣然揮毫,寫下“天寶樓”三個大字

天寶樓選料,以京式醬肉為例,需精選豬前後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湯煮制4個多鐘頭,肥瘦相間,香濃色好,嫩爛適口。

要說風味,還要提醬雜樣,尋味道,是吃一口變一個味兒。品起來,不論是鹹中帶甜,還是酒香濃郁,那是厚味無窮。

天寶樓能經營持續到現在,關鍵在於誠信為本。從不以次充好,才能得到天津人對其的認可和厚愛~

大福來

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迴京途經天津,路過張掌櫃的煎餅鋪,先嚐了煎餅卷大蔥,後叫上湯。

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餅撕碎,放上鹽、香油、香菜,用沸水一衝送上。乾隆邊喝邊吃,感覺煎餅一泡味道更佳,就問女主人名字,回說郭八。

乾隆一聽,笑說:“鍋巴可不能叫湯,應再加上一個‘菜’字才好。”

又過了幾天,張掌櫃剛開門納客,一位御前護衛就闖了進來,大聲嚷道:“你的大福來了!”說著,放下皇上賞的二百兩銀子。“大福來鍋巴菜”就此成名。

也許這個故事是古人的營銷手段吧,但如今大福來的好味道還是深得天津人厚愛的老字號啊~

登瀛樓

登瀛樓飯莊是中華老字號企業,在天津具有近百年的歷史,以經營津魯大菜,風味炒菜、各種麵點小吃而著稱。

“登瀛”二字取自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登瀛樓開業之初,營業尚屬不錯,由於種種原因,1920年遂告停業。1924年在南市東興大街103號建新址重新開業

登瀛樓飯莊多年來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風味菜點,如“煎烤大蝦”、“醋椒鯉魚”、“九轉大腸”、“燴肚絲爛蒜”等。









陝老喬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快餐店 打包店便利店🏪坐落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是在天津就會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快餐店,特別是,老一輩兒的人們,準確的說應該是老天津人對於天津老字號的執念與熱愛,是當代🍱快餐時代的年輕人所無法理解的,更多的時候那種執念並不是對於味道的喜愛 而是對於那塊牌坊 那背後的故事以及老祖先傳承下來的東西。


  • 天津狗不理包子

這個想必已是婦孺皆知了,其始創於清朝咸豐年間(1858年)為“天津三絕”之首,也是中華老字號之一。其典故是一個小名叫做“狗子”的武清縣人,開了一家包子鋪。包子的味道非常好,生意興隆。隨著客人越來越多,“狗子”就顧不上客人了,於是客人們就戲稱:“狗子賣包子,不理人。”自此狗不理的名號就算打出來了。

現在的地址是:和平區山東路77號 也就是上面這家老店的地址。

消費大概是:人均在100出頭的樣子。


  • 十八街麻花

顧名思義,其是在十八街衚衕處,故得名十八街麻花。津門三絕之一。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鋪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處,人們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製作考究,料精貨實。特點:香甜、酥脆。始創於清朝末年,桂發祥十八街麻花除去平常製作麻花的原料外,還有桂花,冰糖,核桃仁,大豆油和花生油,清水紅,綠絲桔絲,小麥粉,閩姜,花生,芝麻

地址在:天津和平路298號。

價格:人均104元


  • 煎餅果子

雖不是天津三絕之一,但亦是天津名小吃,享譽海內外。煎餅餜子,是天津的著名小吃。天津人把其作為早點。由綠豆麵薄餅、還有雞蛋,餜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麵醬,蔥末、腐乳、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

煎餅果子歷史十分悠久,煎餅的歷史源自山東,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後來山東人經商帶來了煎餅,煎餅果子便在天津產生了,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後面依次傳承下來

現在全國上下都有煎餅果子,其他地方會加火腿,蔬菜🥬等等,但失去了天津正宗老字號的味道特色

現在煎餅果子遍佈全國各地,而最原始最正宗的當然還屬天津。

地址:衛津路與鞍山道口交叉口北30米(衛津路上)(清真 二嫂子煎餅果子始創於1908年)

價格:人均12元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謝謝大家關注點贊支持🙏


boycott77


天津美食:

1.恩來順特色羊肉火鍋,毛肚都是我的最愛,不過礦泉水鍋底真的太清淡了,一頓吃下來肚子裡都沒感覺到有油水,感覺現在的自己太可怕了

2.圖三四是大姨雞肉串

健談的大姨,做雞肉串也是一絕,吃完都覺得自己點少了,還便宜,強推雞脆骨和雞皮,醬汁不錯酸酸甜甜的

豆腐蛋花湯,解膩,缺點就是太佔胃了,建議留著胃多擼串

3.圖五 老三爆

天津老三爆是豬腰豬肝和豬裡脊

豬肝和豬裡脊給的多到幾乎全是,雖然我愛吃豬腰,但這量真的感人,味道也非常棒,醬香味十足,來天津一定要試試老三爆。







阿禾有個計劃


作為一個天津人,我勸你要想吃正宗好吃的天津美食的話,最好不要去什麼名店,那都是坑外地人的,好吃的都在菜市場,河北新聞大廈後邊的菜市場,好吃的挺多的


聞人千絕


吃正宗的就要去本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e32eeb7ff854203bb236982a6836348\

大帥生活


有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這兩樣小吃還要去天津的而朵眼衚衕和十八街巷去吃才正宗。


草原神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9af929fb2d041c7a8459258af9f78c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