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定向降準+“定向穩預期”資本市場“春播”流動性

張歆

草長鶯飛、春意漸濃,資本市場連迎重磅利好。

3月13日,央行發佈消息,定於今日(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在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方面提出,“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

對於流動性為王的資本市場而言,降準的意義不言而喻;而“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則是首次定向資本市場提出財產性收入“穩預期”。

筆者認為,上述兩項定向舉措將“六穩”中的穩金融、穩預期直接聯繫到一起,並與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和穩投資間接呼應,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性再次得以體現,並將“春播”雙重流動性——貨幣政策傳導給實體經濟、龍頭企業的外延式流動性以及“穩預期”等保護投資者舉措激發出的資本市場內生性流動性。

首先,央行年內兩次降準,釋放資金逾1.35萬億元,資本市場在承接充足流動性的同時,還將享受實體經濟、優質企業發展紅利。

今年1月1日,央行宣佈,1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央行彼時表示,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週期調節,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一季度央行已經兩次實施降準,釋放資金合計逾1.35萬億元。

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的直接效果,顯然在於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通過銀行傳導至實體經濟,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此外,定向降準還有事先引導推動和事後激勵的作用,用市場化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堵點”;在間接效果方面,降準釋放出的長期基礎貨幣對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發展有促進作用,畢竟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而A股市場能夠協助發揮降準資金的“乘數效應”。

其次,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將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市場活力,夯實韌性。

去年8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工資收入已僅佔城鎮居民收入的六成,且比重呈現逐年下降之勢。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在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方面大有可為。當然,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的基礎是資本市場的深入改革發展。

去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平穩起步並進入常態化運行,新三板綜合改革方案快速落地,對外開放按下“快進鍵”等等。此外,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註冊制有序推進並將向創業板擴圍,而資本市場的違規違法行為也將面臨更嚴厲的責任追究,投資者保護上升到新高度,新證券法的法治供給將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演進至更豐富維度和更高層面。

在政策加持下,資本市場韌性不斷增強。面對上週外圍股市集體恐慌表現,A股市場展示出的獨立性充分表明,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此次23個部門在聯合發文中提出“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一方面展示了對於資本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求證監會等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等保護投資者的舉措。事實上,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投資者實際上是在保護市場生態,保護市場信心和必需的流動性,也就是保護市場本身。

筆者認為,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定向降準和“定向穩預期”雖然政策出發點不同,效果顯示方式不用,發酵節奏不同,但是均為資本市場流動性提供“硬核流動性”,賦能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生機”與“升機”。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