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機構“春播”長線機會

□本報記者 徐金忠

2020年A股的開年行情,讓投資者躁動不已。2019年12月以來的“春躁”行情中,題材股上演狂歡,MCN(網紅孵化運營和營銷業務)、HIT(晶體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TSLA(特斯拉)……輪番而來。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中,基金機構如何排布新年的投資格局?

部分基金機構認為,在題材和板塊的狂熱下,需要警惕過去一年的機構抱團股、強勢股開始回調瓦解。隨著大盤整體行情的回暖,賺錢效應顯現,明顯可以發現資金開始從“避險”向“投機”傾斜,近期對一些機構抱團股要加以注意。但對於“春躁”行情,不少機構表示,不妨借一些價值股的階段性低潮做好中長線佈局,抓住價值股的估值回調,期待高質量價值股的“戴維斯雙擊”。

躁動的開年行情

“與其說春季行情,不如說春躁行情!這樣的市場,讓人躁動不安。”在某券商上海恆豐路營業部裡,理財服務部總監饒石(化名)這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

確實如此,2020年的開年行情如此躁動,指數雖有震盪反覆,但題材躁動不已,MCN、HIT、TSLA等等輪番上演,帶來相關個股的股價短時間獲得較大漲幅。其中,題材股龍頭、MCN概念“開山之作”星期六自2019年12月12日7.2元/股的收盤價啟動以來,截至2020年1月14日,已累計上漲281.53%。

進入2020年以來,截至1月14日,2020年年初的9個交易日,兩市已經有姚記科技、荃銀高科、佳創視訊、模塑科技、亞瑪頓等10只股票漲幅超過50%(新股不計算入內)。以姚記科技為例,公司2020年以來的漲幅高達89.46%,2020年年初的9個交易日收穫了4個漲停板。

題材狂歡之下,基金機構已經注意到市場環境的變化。匯豐晉信基金指出,題材和板塊上需要警惕的是,過去一年的機構抱團股、強勢股開始回調瓦解。隨著大盤整體行情回暖,賺錢效應顯現,明顯可以發現資金開始從“避險”向“投機”傾斜,所以近期對一些前期抱團股要加以注意。

機構較少參與狂歡

分析人士指出,觀察近期題材股的狂歡,基金機構的參與度相對較低,狂歡的多是遊資等炒作力量。以星期六2020年1月13日的龍虎榜數據為例,買入金額前五位的席位多為遊資力量集聚的券商營業部,僅有一個機構專用席位,賣出金額前五位的席位均為券商營業部,顯示出遊資力量在個股上的反覆炒作。

姚記科技2020年1月13日和14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席位雖多出現在買方席位和賣方席位中,但機構買入的情況相對較多,籌碼呈現從市場遊資力量湧向機構席位的趨勢。查閱姚記科技2019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可以發現,清一色的自然人股東中,僅有的機構投資者是全國社保基金六零四組合。

“這也能理解,炒作題材,就怕對面坐著一個拿著大量籌碼的價值投資者,基金機構就是這麼一個不討人喜歡的角色。遊資力量喜歡那些機構參與較少的目標,一旦市場風起、概念走熱,狂歡就開始了。”饒石表示。

春躁之中“春播”

春躁行情之中,基金機構如何保持投資定力?如何做好新年投資佈局?多家基金機構認為,春躁行情或可以適度參與,但春播行情才是真正重要的機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積極擁抱“白龍馬”,遠離績差股和題材股。A股市場在2020年開年之後,繼續延續了跨年度行情,走出了強勁上攻的態勢,上證綜指衝擊3100點整數關口,春季攻勢也愈演愈烈,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市場熱點也不斷輪換。元旦之前,科技板塊走勢強勁,很多科技股受到資金追捧,股價短期翻番,隨後券商股啟動,帶動了市場人氣,很多券商股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上漲超過50%。楊德龍認為,現在A股市場是“業績為王”的市場,只有好的業績才能夠獲得持續表現的股價,而績差股和題材股則無人問津。

“春躁行情,我們參與得較少,以觀察為主。我們的投資仍然延續價值主線,對於題材股火爆帶來的市場資金搬家,我們不參與其中,但事物出現聯動反應,市場躁動帶來價值類投資機會的估值下行,這對化解2019年以來價值股積累的高估值是極大的利好。他們‘春躁’,我們‘春播’,等待價值股在階段性低潮後的基本面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