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他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他好交友,好美食,創造了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遊山林。他進京應試,以清新灑脫文風,震動了主考官文壇領袖歐陽修,對他讚不絕口:“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他一路被貶,卻生活得有滋有味,極具靈心慧眼,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國學大師王國維在《文學小言》裡寫道:“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子瞻正是蘇軾,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裡說蘇軾“活得很快慰”,“是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提到蘇東坡, 中國人總是會心地一笑”。不得不讓人感慨,這才是大生活家。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東坡,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蘇軾的書法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學李北海,後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 一生熱愛美食,是最文藝的吃貨 蘇軾一生熱愛美食,初到黃州就寫下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在蘇軾看來,美食不僅能滿足生理的需要,也能上升到審美的層面給人精神的享受。在享受美食的時候,蘇軾也會寫出流傳千古的文章如《豬肉頌》《東坡羹頌》《二紅飯》等,字裡行間充滿了生活情趣。 蘇軾常常親自動手,製作一些獨具特色的菜品,如深受人們喜愛的“東坡羹”、“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豆腐”等。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東坡肉

蘇軾很喜歡吃豬肉。在黃州時寫給堂兄的一封信中就很是自豪的提到:“常親自煮豬頭,灌血腈,作姜豉菜羹,宛有太安滋味。此書到日,相次,歲豬鳴矣。”

至今人們津津樂道的“東坡肉”便出自蘇軾之手。由於黃州豬肉非常便宜,而有錢人又不屑於食用,普通人不善於製作,於是他還發明出來一種很有特色的豬肉製作方法: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辰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從蘇軾這篇類似於打油詩一般的作品中,足可以看出其飲食之樂。尤其是其中“火侯足時他自美”和“飽得自家君莫管”兩句,更是生動形象地反映出蘇軾一副自得其樂的姿態。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軾 《枯木竹石圖卷》

東坡羹“不用魚肉五味”,只是用非常普通的白菜、蔓菁、薺菜、瓜、茄和赤豆、粳米等這些廉價原料製作而成。在道人應純將要去廬山時,曾向蘇軾請教“東坡羹”的做法,於是蘇軾寫了一首《東坡羹頌》。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軾還非常喜歡飲酒,曾自言“天下之好飲,亦無在吾上者”,不過他酒量很小,“空杯亦常持”。蘇軾經常約上幾個好友,飲於赤壁之下。寫下了後世廣為吟誦的《赤壁賦》與《後赤壁賦》。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在黃州,除了赤壁之外,蘇軾另一個經常飲酒處就是定惠院東面的一座小山了。因為那裡有一株海棠,特別繁茂,因此每年海棠花盛開的時候,蘇軾都會與友人去觀賞,而且必定飲酒。蘇軾在飲酒之後,常常有一些文學、藝術方面的創作活動。 沉迷於食物無非是讓自己變得過度肥胖而已,蘇軾已顯然超越了為飲食而飲食的層面,而是提高生活技能,提高到審美的層面。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軾 《渡海帖》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軾《歸安丘園帖》

集儒釋道於一身,是罕見的“全能冠軍” 蘇軾好讀書,蘇軾在黃州期間所讀史書有案可考者,有《戰國策》《史記》《漢書》《隋書》《南史》《唐國史補》和《五代史》七種。蘇軾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讀書方式,就是手抄。而且還建議別人也這麼做。在給王鞏的信中便說:“君學術日益,如川之方增,幸更著鞭多讀書史,仍手自抄為妙。” 蘇軾在讀史書之外,還經常讀的便是《易》《論語》等經書。因為蘇洵晚年曾打算寫作《易傳》而沒有完成,所以遺命蘇軾繼作此書。謫居黃州期間,蘇軾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開始研讀這些經書,並藉此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人物|蘇東坡,最懂得生活的男人,非他莫屬

蘇軾《邂逅帖》,又稱《江上帖》

蘇軾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其代表作有《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