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和豐田的發動機哪個好?

枯狡面nfgjv



網上查找的資料。據英國Warranty Direct(英國獨立汽車機械故障保險公司)發佈機動車發動機故障率報告此次共對36家發動機製造商進行調查結果本田豐田分獲前兩名而奧迪寶馬眾則排在倒數後10名排名第奔馳算為德國廠商挽回點面子

故障率最發動機製造商排名

廠商 故障率

本田 0.29%

豐田 0.58%

奔馳 0.84%

沃爾沃 0.90%

捷豹 0.98%

根據調查本田發動機平均每344臺才有臺發生故障而奧迪發動機為每27臺就有臺發生故障雖然來豐田總面臨召回風波但每171臺發動機才有1臺發生故障成績讓它排到第德國廠商中故障率最為奔馳平均每119臺發動機有臺發生故障

故障率最發動機製造商排名

廠商 故障率

MG Rover 7.88%

奧迪 3.71%

MINI 2.51%

薩博 2.49%

沃克斯豪爾 2.46%

看完前我們再來看看排名後廠商MG以每13臺發動機就有臺發生故障幾率勇奪倒數第在國內從愁銷量奧迪則以1/27故障率緊隨其後MINI薩博同為1/40


煮酒笑醉生


2017年中國銷量TOP10車企,豐田和本田落榜,排第一的還是它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終總結的時候了,過去的2017年,各大車企為了在中國市場能分的一塊大蛋糕,紛紛進行車型佈局和投放。那麼回首2017,又有幾家歡喜幾家愁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排名前十的,都有哪些車企?

No.10 長安福特

2017年總銷量:810813輛

長安福特作為一個美系車企,在國內市場銷量還算不錯。它旗下的火爆車型有:中級車——蒙迪歐,緊湊型SUV——翼虎,緊湊型轎車——福克斯等。多邊形進氣格柵算是福特家族設計的象徵,被大家稱為“馬丁臉”。

No.9 北京現代

2017年總銷量:816015輛

作為韓系車企,北京現代最近因某些原因導致了銷量的下降。它旗下銷量火爆的車型有:緊湊型SUV——現代ix35,中型轎車——索納塔,緊湊型轎車——領動和朗動等。現代走的是年輕時尚的路線,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

No.8 長城汽車

2017年總銷量:922393輛

長城旗下有長城和哈弗兩個品牌,國產高端豪華品牌WEY也屬於長城旗下。旗下火爆車型有:緊湊型SUV——哈弗H6,中級SUV——WEY VV7,皮卡——風駿3等。長城主力軍就是哈弗,哈弗主打SUV車型,在國內SUV市場始終佔據銷量榜首。

No.7 長安汽車

2017年總銷量:1039476輛

長安作為國產車企,旗下車型較多。它旗下火爆車型有:緊湊型SUV——CS75,緊湊型轎車——逸動,MPV——歐尚A800,微型車——奔奔等。長安不僅有傳統的燃油車型,還向新能源汽車進軍。

No.6 吉利汽車

2017年總銷量:1202963輛

作為國產品牌車企,吉利也是國產一線品牌,曾經收購過世界知名汽車品牌沃爾沃。它旗下的火爆車型有:中型車——博瑞,緊湊型SUV——博越,緊湊型轎車——帝豪GL等等。雖然在傳統燃油車型中表現不錯,但是吉利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還有所欠缺。

No.5 東風日產

2017年總銷量:1262891輛

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公司,東風日產成熟的技術,吸引了不少國人的喜愛。旗下火爆車型有:緊湊型轎車——軒逸,中級車——天籟,緊湊型SUV——奇駿和逍客等等。但是,日產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展不如本田和豐田。

No.4 上汽通用五菱

2017年總銷量:1548788輛

五菱在微面一領域做的不錯,旗下擁有五菱和寶駿兩個品牌。旗下的火爆車型有:微面——五菱之光和五菱宏光,小型SUV——寶駿510,MPV——寶駿730等等。但是五菱在轎車一領域的發展不是很樂觀。

No.3 上汽通用別克

2017年總銷量:1905977輛

作為美系品牌車企,別克在轎車領域和SUV領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它旗下的火爆車型有:中級SUV——昂科威,緊湊型轎車——英朗,中級車——君威和君越,MPV——GL8等。

No.2 一汽大眾

2017年總銷量:1950088輛

一汽大眾旗下擁有大眾和奧迪品牌。旗下火爆車型有:緊湊型SUV——奧迪Q3,中級車——邁騰,緊湊型轎車——高爾夫等等。一汽大眾旗下車型眾多,無論是做工還是操控都給消費者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No.1 上汽大眾

2017年總銷量:2046377輛

上汽大眾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合資車企。旗下火爆車型有:緊湊型轎車——桑塔納,中級車——帕薩特,小型車——POLO,還有緊湊型SUV——途觀等。

二師兄總結: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2556.24萬輛,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8.52%。值得關注的是,德系大眾和美系別克依舊深受消費者的喜歡,此外,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在品質上也得到了更多國人的支持和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由自媒體二師兄玩車創作,轉載請與二師兄聯繫,購車養車用車玩車等福利活動,關注頭條號二師兄玩車!


二師兄玩車


從品牌歷史來看

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是個技術控,也是技術出身,從發明馬達自行車開始,所以,本田一直以發動機為豪,就有了本田研究發動機一說,而且確實本田的發動機也多次獲得過沃德十佳,但是,那是3.5排量的V6發動機,擁有可變氣缸管理技術,根據不同的路況在三缸,四缸和六缸之間自動切換,油耗動力兩不耽誤,由此也看得出來,本田重點研究的發動機領域是自然吸氣發動機

豐田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豐田的模式更傾向於管理生產,他們的生產模式被稱之為不落地生產,就是從原配件運輸到量產車型的過程把控每個環節精細到每分每秒,他們的管理生產理念是精細化生產管理,而這個理念也被同行及非同行拿來做為生產管理的典範和教科書,說明豐田更重視細節,在30年前,豐田開始跨入並研究渦輪增壓技術,只是基於不成熟不使用的原則,在前期並未完全投入量產車型

從技術發展來看

本田一直秉承經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田最成功的車型,雅閣,這款車自始至終一直都是用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而第十代雅閣將在2018年4月上市,據網上報道,發動機竟然開始改變路線,會搭載1.5T和2.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了,這是變革,只是不知道是因為市場的妥協還是因為渦輪技術的先進穩定

豐田一貫以中庸著稱,不冒進,當然,近幾年也開始做一些嘗試,比如,漢蘭達,雷凌都開始出一些渦輪增壓車型,只是自然吸氣還是沒有放棄,最說明問題的是它的成功車型,凱美瑞,這款車在今年已經上市並公佈了價格,半個月的時間也聽說全國訂單量突破了1.5萬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發動機方面,依然用了2.0和2.5的自然吸氣,而且2.5的發動機分為汽油版和混動版,熱效率分別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四十一,全球最高。只是不清楚這樣使用的原因是對自然吸氣技術的自信還是對渦輪增壓技術成熟度不看好

以上僅從發動機本身跟大家一起做個分享,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算思路清晰,內容豐富,請點個贊鼓勵一下吧,謝謝


明說銷售


豐田的發動機最讓人以為好的應該便是VVT-i技術了,VVT的英文名是"Variable Valve Timing".此中文名是"可變氣門正時"。現在大多數豐田汽車都搭載了VVT-i系統。確實VVT-i是一種通過控制進氣凸輪軸氣門正時的裝置,這個技術的長處便是通過調整凸輪軸轉角配氣正時進行的一系列的優化,進而進步發動機在全部轉速範圍內的動力性,燃油經濟性,還有契合當下召喚的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長處。小編總結一下,豐田發動機的優勢在於動力強勁且油耗低。而且還環保!個人以為首先這個油耗低就把消耗者給引誘住了!

本田在國內汽車出售市集上可謂是佔據了主要的優勢啊,地球夢這款發動機確實是得到了更多國人的承認。確實本田最初是靠"VTEC系統"這款發起機在國內博得市集的。此中文名字是"可變氣門相位及升程控制系統"。本地步球夢現在可真是在發動機範疇強到沒有對手啊!本田的VTEC可變氣門升程系統通過三根搖臂的別離與結合來做功,依據發起機的工作情況進行自由切換,同時共同著VT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能夠讓發動機功率在霎時到達最大!同時減低油耗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據理解,燃油經濟性進步了原來的13%。最大扭矩進步8%,實現了號稱史上最強的動力和最佳油耗表示,實在是讓我們一部分消耗者,蔚為大觀!


武漢視也智能眼鏡


同樣作為日系一線車企,豐田和本田都有著自家的2.0t發動機,雖然本田發動機數據看上去更加強大,但為什麼我更加多的是推薦豐田而不是本田?

豐田的發動機低扭更充足

有些人看到了本田和發動機數據和豐田的發動機數據,看到270多匹馬力的數據就以為本田的發動機會更好。但是,體現一款發動機的性能並不僅僅是看他的賬面數。看過兩款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的都知道,本田的最大扭矩爆發在2300轉左右,但豐田在1700轉便可以實現了最大的扭矩爆發了。

看不懂?沒有問題,試駕冠道2.0t的人都知道,冠道在前半段加速並不算很強勁,但到後了後半段加速,此時此刻才感受到冠道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個問題就是在於發動機的低扭問題,通過犧牲地扭來實現高轉速高功率。而漢蘭達的表現則更為優秀,起步加速相對強勁。

積碳夢

同樣是採用直噴(豐田那個是雙噴技術),但也就唯獨本田的發動機積碳更為厲害,不少網友吐槽,發動機簡直像是煤礦啊,雖然本田願意把最新的技術投入到市場上面,正如謳歌的超級四驅,但同時也意味著一些不成熟的問題的而出現。相比之下,豐田的積碳並沒有那麼多,對積碳的控制相當好。

為什麼豐田的發動機更具有優勢?維護方便、低扭充足,如果真的從日常家用的角度來看,豐田的發動機似乎更加更得上是“家用級別的”。本田這玩意,還是留在賽道上比較合適吧。


自駕計劃


本人豐田,96年跑了28萬公里,3.4排量非承載式車身硬派越野。一點不燒機油一切正常,早上一次發動就著。




人到中年77973795


技術層面我不懂,尤其是發動機如此專業的技術。

只能說我知道的。

我的觀點是,“都說”通常是靠不住的。

評價發動機的指標有幾十上百項,而且很多指標之間都是有此消彼長的關係的。而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幾個指標屈指可數,往往不足矣評價發動機好與壞。

即便在消費者可以感知或者瞭解的幾個指標裡,都不是很好能評價一款發動機,例如動力輸出和油耗往往是矛盾的兩個指標,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想獲得更強的動力輸出表現,油耗就會增加。

這個時候,到底動力強的發動機好,還是油耗低的好?

因此,在沒有設定衡量標準,沒有經過公平對比的情況下,我認為某一家的發動機比另一方好的觀點,尤其是“據說”的觀點,通常都是不可靠的。

或者說,我不知道問題中本田發動機為什麼比豐田好。衡量標準是什麼?

另外,問題裡提到發動機噪音問題。這個描述就不準確。比如,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得出“本田發動機噪音控制不好”?具體說例如,到底是在車廂內封閉狀態下的怠速噪音,還是前倉蓋打開發動機正上方50㎝處,或者是臺架上?什麼車型與什麼車型之間的對比?等等問題。

假如是封閉的車廂內感受發動機怠速噪音差,這有可能是發動機自身噪音大,更可能是該車型NVH設計的問題,而後者與發動機自身噪音問題的關係不大。

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條件改變,都可能影響最終的評價。

因此我認為該問題的提問基礎難以成立。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夠專業,班門弄斧,有謬誤之處,還請輕吐槽。

希望有專業大神深入解答。


汽車八卦大師


豐田至少目前是不好的,看看我家怎麼自燃後不賠就懂了。



三非著名評論家


再次客觀發表

一,在民用市場還是競賽?

二,競賽上的發動機和我們平時的車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三,日本內燃機技術已經全面落後歐州。(別噴我)

四,如果你買20萬下的車是不可能對兩個品牌的技術和性能有任何區別。

五,任何品牌發動機都有漏洞


小帝哥


這也看車型和領域還有地區,這兩個車企的發動機都屬於比較厲害的類型。本田在民用車領域的高轉速自然吸氣方面有很強的技術儲備。豐田車在民用方面渦輪增壓方面也有比較強的技術能力。在混合動力方面這兩個車企都有比較的厲害的技術儲備。具體是需要看車型,和領域的比較,暫時這兩個企業,還沒到誰明顯比誰好的程度,因為這兩個車企技術都很厲害,只能說是平分秋色,在補充一句,現在本田crv的發動機機油越用越多,鬧的很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