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大源,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也

自古以來,讀《易》之爭論辯解喧贊不止,深奧難懂視為天書,使人望而生畏!《易》之雛形乃是上古人祖伏羲畫八卦而漸之演化所得,經歷了母糸社會的《歸藏易》,父糸社會的《連山易》和周文王及周公所演化的《周易》三個階段。考查以及文史所得,從甘肅天水到河南淮陽應是遷陡來源,從兩地天文、地理、人事上看,在甘肅省天水人祖伏羲就應該已有了"一畫開天地"而"人處其間"的"陰陽"觀念,至河南省淮陽畫卦臺徹底推演畫出了先天八卦。而最初的八卦,人祖主要用於對天氣的預報和一些人事趨吉避凶的預測。在當時以人祖為首的社會精英已經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模糊概念,甚至已經有了64卦的推演或印象,即便當時還沒有文字的出現,但是已經有了有初步語言交流的能力,卻不能很好的交流和表達深奧的道理和智慧而已。那時已經有了天時不濟,尋地利,趨吉避凶需人和的模糊概念,遷陡的過程和成功使人祖伏羲進一步形成了先天八卦的理論思維和初步推演及畫成最初的符號。只是當時的八卦推演和預測,已經能夠或說足夠應對當時簡單的部落社會生活,根本不需要更復雜的64卦推演或說時人蒙化無法流傳應用。故而推知《易》之大源,乃是天時,地利,人和也,正是天下之至簡成其至大而又易知也。 至於以人祖伏羲為首的部落當時為什麼在甘肅省天水一帶,不是此文要談的內容,從許多文史資料考證來看,那裡的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應該是已不太適合族群生活了,於是順延黃河遷陡至淮陽一帶,這裡水草豐盛,物產豐富且又氣候宜居,便在河南省淮陽龍湖一帶居住下來,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說,那時的龍湖要比現在大的多! 還有一個重點需要說明的是,為什麼以人祖伏羲為首的上古人類,他們是怎麼知道要向河南省淮陽龍湖這一帶遷陡呢? 我們都知道在地震、海嘯等大的自然災害到來之前,好多動物的"第六感"、"第七感"非常發達,能提前預感到災難的到來。而上古人類剛從低級動物界脫離出來,同樣他們中一少部分人還保留著相當一部分發達的"第六感"和"第七感",能預感到哪個方向更宜居,只不過這項特異功能後來退化了。其二,那時的上古人類由於長期的經驗總結已經傳承出來了一部分相當發達的天文、地理知識,甘肅省天水的大山海撥也是很高的,如果夜觀天象,晝以府查地理,清濁之氣還是很容易觀測到的,當時西方寒涼高遠,北方冷酷乾燥,南方溼熱障氣,唯有東方宜居了。其三,也許會派一部分前去四方勘查了,東方宜行向好,故而舉部落東遷至此龍湖一帶。可以預測,東遷至此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是經過長期跋山涉水的,其間少不了首領的領導和部落的團結所形成的人和之力。 對於八卦的來源,《周易》書裡的《糸辭下傳》中有這樣的說法"古者包犧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講天文),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講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講人和),以通神明之德(講天地之大德,曰生),以類萬物之情(講參贊天地之化育)"。這是對以上很好的解讀說明,筆者亦不敢妄自揣測也! 綜上所述,我們從文史資料、考古及諸多研學所知中華民族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了"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道自強不息,地道厚德載物。" "人道以參贊天地之化育"和美"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正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來源,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論根源。"天人合一"的概念和意義有諸多,我們別的不說,它有一個說法就是"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古人是非常重視的,比如,無論風水理論,還是人文景觀理論,抑惑是正在大力重視的生態環境理論等也都是非常重視的。 說道這裡不宜再泛論了,用老子的話做一個對聯總結。上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天人合一"。我想這也是對《易》之大源,對天時,地利及人和思想及哲理的最好解讀和總結,如果天時不濟,地利失衡,人和焉存?這些思想理念,對現代社會的未來發展應該有諸多啟發!

摩提微音頭條號:周天瑞普,古琴新唱,龍都文頊譚,傳承解讀新文化,新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