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起落現象中,有哪些值得反思的點?

萬事萬物不自知


對於于丹我不詆譭也不支持,更多是路人心態。我記得有一次去圖書館路過古典區看見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第二層是于丹版的論語,下面居然是批于丹版論語,作者還是兩個人兩個男作者,說白了就是兩個大老爺們罵一個女的,這件事變成出書對罵意義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對我而言感覺文化掃地斯文掃地。

在我看來於丹從來沒有起過也沒落下,來看一下於丹在網絡上的簡歷。

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1986年於北京師範大學(分校)中文系本科畢業,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進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影視系主任,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偉中國電視業的"軍師"。多次受邀擔任眾多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性文化活動及公益活動的重要嘉賓,偉中外文化交流溝通做出了巨大貢獻。2007年,"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佈,于丹似幾106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發廣泛關注。
從這份簡歷中不難看出于丹在古典文學上的水平


也只能算是學生,不能算學者,只有深造經驗而在傳媒影視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回頭來說一說《百家講壇》對於百家講壇好多人抱有巨大的崇拜之情,如果只是看過一兩集的你有這種看法還可以理解,如果看過好幾個系列的那你就算白看了,百家講壇欄目是一個電視欄目收視率是第一位的喜聞樂見才是最主要的,易中天紀連海這些都是二流文化學者而且上臺和說評書無異,袁騰飛上去前面幾個好歹是說書的他上就是一單口相聲還有一郵電大學的講師笑面虎一個,講三國水滸裡的職場關係這都是老闆給員工洗腦的小推文了,心靈雞湯。縱觀大部分百家講壇的講師水平在學者圈裡只能算二流高點,不能算一流,好多高校推自己學校的老師上臺說點什麼打個廣告,所以于丹上去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于丹上百家講壇說論語只能說他們學校背景厚,而且於丹一個搞傳媒的,如何高大上才是她琢磨的,說論語有點華藻麗句被人誤以為是高等知識這也是看電視的觀眾一廂情願。



于丹是搞傳媒的,他讓人們知道她她也家喻戶曉了自己的目的完全達到了,他作為一個大學教授缺的就是名氣現在什麼都有了,錢也跟著來了,文化流氓和文化大師在一般人眼裡差不多,在文化傳媒方面于丹大勝。一幫文化學者以為指出于丹幾個錯誤就是特別有學問了,這幫人被于丹拉來提高自己的名氣給自己做墊腳石還渾然不知沾沾自喜。


魚在水裡你呢


一位朋友最近回答了關於于丹的問題,大概沒想到自己的回答能獲得那麼多關注,所以一時也有些感慨,覺得自己所言或許應該更謹慎些。今天看到另一個事關於丹的問題,我便替男友解了他的遺憾吧,雖然不曉得是否符合他的心意。


百家講壇上的論語

曾幾何時,于丹教授登上百家講壇開始普及《論語》,竟引得萬人空巷,一時洛陽紙貴。然而,她的專業方向的不同(傳播學),導致了她對於《論語》的釋讀更偏向於心得體會,而非學者的謹慎與細緻。要知道,即使是專門的學者,若是跨了學科,那也是隔行如隔山。

這種略顯隨意的解讀,後來會遭致不少學者的批評,可說完全不出人意料。隨著黎鳴這隻哲學烏鴉一聲吼,瞬間引得不少吃瓜群眾和吃瓜學生競相學舌。但是,那些批評于丹的學者就錯了嗎?並沒有,他們辛辛苦苦的耕耘,兢兢業業的教學,除了那些整日開會國內國外上躥下跳的學術明星,有哪位學者不是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一群智商都很高的人群中,時間會分化專業與不專業,用心與不用心。

筆者雖然學得是外哲,但男友卻是中哲,自己也看過一點傳統的典籍。說不上精通,卻至少可以發現于丹許多地方真是過於隨意了,她迎合了一般人讀古書的畏難心理,用通俗易懂甚至有些三俗的解釋,將我們的傳統經典逐漸解構為當下流行的心靈雞湯。寫心靈雞湯的人有文化嗎?當然有文化,否則誰都可以去出本書了。但是,心靈雞湯和經典的距離,卻有一個孫悟空的筋斗雲那麼遠。

批評者眼中的于丹

于丹在北大的遭遇,可謂狼狽。筆者以前在知乎上讀到過在場人士的還原,據說,當時在場的至少有三類人:資深的戲迷,北大學生,老一輩曲藝家,可見,北大學生只佔了一部分,其他都是校外人士。當時的主辦方,將最後評論彙總的資格交給了于丹,這自然會惹惱臺下的觀眾,因為臺上的老藝術家竟然還比不過一個並非內行卻被稱作內行的傳播學教授?而觀眾中也不乏一些資深戲迷,他們怎麼可能認同主持人的話,臺上于丹是內行,他們臺下的卻是外行?如果論專業,兩撥人並沒有差別——這恐怕也是臺下觀眾惱怒的原因之一。

從百家講壇上走下來的于丹,賺的盆滿缽滿,她的一場出場費有三十萬(有人說四十萬),頂得上一些教授一年的薪資了——即使我們普通人瞧著也會非常震驚。不過,羨慕或許有,但若說眼紅,那倒未必。就筆者所知,在批評于丹的學者中,很多人都在爭論這樣一個困惑——如果說經典可以通過通俗的解釋達到全民普及,學者們應採取這樣的措施嗎?大家先別忙著批評,因為在外國哲學裡,也存在同樣的激烈交鋒。

我們如此貧窮,卻聽富裕的人告訴我們幸福和財富無關


我們先來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從沒有降低過自己的標準和尺度,在今天我們看到的經典註疏中,可說沒有一個古代受人敬仰的學者會降低標準進行三俗式解讀。而那些口口聲聲說喜愛傳統的人們,你們能看懂古人留給我們的豎排繁體註疏嗎?有沒有在遇到閱讀障礙的時候直接放棄,還是堅持下去?如果你真真切切看到了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還會認為于丹講得很正確嗎?古人不是沒有激烈的爭論和批判,但他們總是言之有據,找不到論據,便儘量嘗試解釋得合理一些。于丹呢?我們買一本十三經注疏本子就能對照了。

我們再來看看外哲,但這不僅僅是外哲的事情,有些甚至影響到了中哲領域:

現代一些年輕學者,總愛標新立異,不能靜下心來紮紮實實的專研學術,卻總想著找機會一鳴驚人。譬如西方某當代哲學家喜歡就時事發表一些驚人見解,譬如戰爭、貿易以及其他國際事件,以此來博得關注,一些國內的青年學者就邯鄲學步,總想把學術研究變成趣味小故事,恨不得一朝成名。他們嘲笑嚴謹的學者太保守,又吹噓自己的視野很開闊,很時尚,能引起廣大群眾的興趣,但實際上,歷史自有後人評說,這麼多年以來,歷史也證明這種明星把戲長久不了。

筆者在北京,看到很多民間人士在高校聽課學習,難道能說他們都不讀古代經典註疏嗎?其實,這才是我們研讀經典的方法和步驟。只要想學習,自學經典,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只要你有真正熱愛的心,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就好。

所以,于丹對經典的比附和誤解,我們難以容忍;但對於她在教育和生活上的心得,聽聽也無妨。


品物不窮


于丹出名始於《百家講壇》,同時還有一眾學者、講師相繼火起來。這反映了當下中國老百姓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對知識、文化的渴望。

從輸出的內容來看,于丹並不高明,她只是趕上了這個全民渴望知識的年代,她的有關《論語》的通俗化解讀,相當於給廣大老百姓上的文化啟蒙課,用群眾能夠接受的方式講解知識,于丹是語文老師、易中天是歷史老師,他們都是非常合格的知識啟蒙家。

難道其他學科我們就不想了解嗎?非也,羅振宇從這裡看到了商機,他成功地開啟了知識付費的模式來哺育萬千大眾,原先我們質疑上學有何用,現在我們甘願掏錢買羅振宇們的一段演講,對提高全民素質來說,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論于丹為什麼會倒掉?我想還是因為她把自己當明星了吧?明星是需要經營的符號產品,如果沒有能力經營,還不如就做一個本本份份的大學講師,不要炒作不要包裝不要過度使用資源,捧得越高跌的越重,不過現在她也有繼任者了,本次奇葩說導師薛教授就很討人喜歡,人們對經濟學的熱愛將會引領下一個知識風潮。


每日文鮮


于丹這個人我不認識,但我想從我拜讀她的作品的角度談談她這個人。

她給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一個文化人。有知識,有口才、有思想,能夠引領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人物之一。

我是因為她才更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我看到過網上報道關於他在國外撒潑的報道,先不說這個真不真實,我想,人成名後,都有會膨脹期,她也不例外,就像那些明星一樣,會時不時的發個火,罵個人等。

如果媒體報道的事件是假的,那當然是我所希望的了。

如果媒體報道的事件是真的,我想那也是媒體高估了她的“人品”!把她給文化了!

我認為于丹只是一個“人”的符號!她不代表“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用千年歷史積澱下來!而不是一個人能夠代表的。

不得不承認她的文化水準還是很高的,但是做人到底行不行,只有和她打過交道的朋友和她的家人知道了。有文化不等於有修養,不等於人品好,所以,是我們大眾對她的期望值和認可度太高了,才會造成有些人會對她失望。

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希望于丹以此事件為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點樂生活


百家講壇,談笑古今,于丹最火,但最受爭議的那幾年,就是在百家講壇講論語的時候,那時候小學中學甚至高中,有電視的教室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都會打開電視,讓大家看于丹講論語,這的確是比老師標註釋理解論語容易得多了,在這一點上,她豐富了千千萬萬學生的精神世界,可謂之功也。


真正讓她口碑下滑的,還是接受了很多私立學校的到場費,沒有像百家講壇這麼用心的準備講演內容,也有很多人說她江郎才盡,肚子沒墨水,但是出場費卻出奇的高,達到了二三十萬,那時候二十萬可是比現在值錢的,有人說她因為錢變了,一個文學工作者,不在家裡研究學問,卻天天藉著熱度,拋頭露面,這是在消耗文學。

還有人討厭她演講方式,太激情太雞湯,但內容都是人人都懂的大廢話,講十幾分鍾循環來去都是那幾句,像是用模板背稿子,時間一長,觀眾不喜,百家講壇就把她下課了,於是慢慢淡出了觀眾視線。


炭燒的菠蘿


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適可而止,能說七分話,絕不多說三分,因為人的好奇心就在於一眼望不到底,如果一旦被看穿,被看的一清二楚,人們也就沒有了觀賞的慾望,反而覺得庸俗不堪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于丹起落最大的原因就是和盤托出,把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分青紅皂白,隨著自己火熱的東風,剎不住車式的往外倒,這就很容易造成一種選品不良或者說容易出次品的情況。

于丹對於論語的解讀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產品――文化食糧的生產過程,它是有價值的,但是這種文化精神食糧的產量與質量有密切的關係,並不隨著產量的爆發式增長而在質量上更有保障。

恰恰相反,當於丹越是想要加速內容輸出的時候,其質量就越容易出問題,而且一個人的知識面是有限的,用一點下次可供選擇的點就少一點,如果一味地滿足市場、滿足人們獵奇的需求,那就只能生拉硬套。


把本不宜放在一塊的東西疊床架屋式的堆砌在一起,粗製濫造的解讀一番,為賦新詩強說愁,一時忽悠大眾尚可,但要想糊弄一世,的確有點太難為于丹了。

何況一直忙著趕工,一直忙著粗製濫造,就更沒有提升自我的時間,等到靈感枯竭,自然也就很難再獲得觀眾的青睞。

更何況人本來就是一群喜新厭舊的高級動物,一旦對於丹審美疲勞,則會加速人們對於丹的拋棄速度。

因此,想要避免這種尷尬,想要保持新鮮感,最好的做飯就是謹言慎行,不是說的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給讀者給觀眾留三分想象的空間。

大歌星朴樹為什麼能夠憑藉著自己“半死不活”的靡靡之音一直紅火,大意就是朴樹出品,必屬精品,要是每天都無病呻吟,估計觀眾早就審美疲勞,棄之一旁於不顧了!


歷史三日談


我覺得一個學者的觀點是否正確,是否經得起考驗,決定了他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于丹毫無疑問的是她知識淵博,有著絕佳的口才,這是她只所以成名的原因。但是必須懷疑的是她的觀點言論是否正確!!!

雞湯,心靈雞湯,于丹專業製造這些!

“凡事都從自已身上找原因,外部環境從來沒有錯,要改變自已迎合一切,就能走向成功”。這是于丹的一貫思想觀點!後來傳銷洗腦術借鑑去了一部分變成了“改變自巳,就能改變世界”。

按照于丹的理論:我是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畢業五年,買不起房!不是房子太貴了,是因為我太不努力了!!!

如果我是農村40歲的男士,設娶上媳婦,不是因為女人太少,而是因為我不努力,那麼全體農民拼命努力,能改變女人不足的問題嗎?!

那麼如果我是個農民工,春節要返鄉!!!遇上春運而一票難求!!!請問我哪錯了,我再努力也不過把別人擠下去!!!全體農民工拼命擠,就能改變火車座位不夠的問題嗎?!

于丹一直從事這個研究!!!

但人民總有醒悟之時!

喜歡文章就關注我吧!!!





龍嘯九天令


(文/五花肉)歡迎大家與我交流分享


名人的熱度永遠很高,而且總是有話題炒。關於于丹,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則嗤之以鼻,名人不同於普通人,她們的一言一行時刻暴露在公眾面前,稍有不慎便會摔落谷底。那句話怎麼說來著"高處不勝寒"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無論是人還是事,熱點總不會持續很久,總會被下一個熱點所代替,隨後被人們遺忘腦後,不過在飯後閒餘偶爾提起簡單說那麼一兩句,"哦,那個事啊我知道。"于丹也同樣是如此,一個因為解讀國學而火的人,傳媒教授的身份卻跨專業解讀國學,簡單點的人會說傳承優良文化,但反之來看卻又有些不專業了,本身也存在著矛盾。



另一方面,于丹逐漸喪失了初衷,變得開始作起來,衣著方面不得當就不說了,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抬的太高,而喪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最終,曲終幕落倉皇下場,留給公眾的只是飯後閒聊的小料。

做人要本分,做人要低調,人們容易被實力圈粉,敗絮其中遲早人走茶涼。


五花肉wd


于丹喜歡國學,也喜歡講國學,她是師範大學的教授,講課如說書,口才很了得。

于丹能出名,肯定離不開她刻苦的學習與飛揚的性格。

但令人不解的是她的大起大落,反差特別大。思慮再三,歸納於三點原因。

(1)不尊重古典哲學。孔聖人在研修聖賢文章時,都講求“述而不作”,可她卻把經典給改得面目全非,像什麼《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膚淺之詞如滔滔江河,連綿不絕。

(2)語言過於浮華。做學問本應“大道至簡,化難為易”,可她偏偏用華麗的詞藻使簡單道理複雜化,簡單幾個字的事,她卻 連篇累牘,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版的“華而不實”。

(3)成功衝昏了頭腦。作為一個國學大師,更應注重一個“修”字,修到清新寡慾,修到超然脫俗。看她每次出場眾保鏢護佑的架式,無疑就是個“俗物”。

結尾語:我們要向國學大師學習的方面無非兩樣,其一,淵博的知識。其二,深厚的底蘊。淵博知識的表現形式是化繁為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而深厚的底蘊則表現為其外表的厚重、篤實,成為人們甘願效仿的樣子。像于丹這樣 喋喋不休,口吐白沫的表情,閉目試想一下:你願意成為她嗎?


歐陽大拙


老瓜瓢喜歡早期的于丹老師!後面的于丹老師,就不符合老瓜瓢的喜好了。

第一、早期的于丹老師,才華大於名氣。

這段時間,于丹老師解讀的論語,雖然和原意時不時還是有距離的。但是才華足夠,解說起來也是別有新意、視角新奇而符合道理,全過程更是遊刃有餘!

早期,能夠給老瓜瓢很大的啟發,也激發了對古典的二次學習興趣。早期的于丹老師,功莫大焉!

第二、後來的于丹老師,名氣大於實力。

這段時間,正是老瓜瓢對諸子百家學問興趣正濃的時侯。按理說,別人的熱度減退,因為這個不喜歡于丹老師,情有可原。可是,老瓜瓢熱度處於上升期,也不喜歡于丹老師的講座了,又是為什麼?

這個時期的于丹老師,處於小馬拉大車的階段。名氣急劇提升,才華反而落後了。前期講的論語有新意,這個階段就越來越多的是牽強附會了,“為賦新詞強說愁”是很貼切的形容。

知識,作假就一定會被發現,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所以,總體來說,于丹老師前面給了大家很大幫助,後面也帶來了不少曲解。

老瓜瓢覺得就是一句話的道理:名實相符才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