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中央会议再次点名新基建,并首提数据中心概念!(附股)

本周一,在数万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刺激下,两市200逾只涨停股中基建股占了一半,板块集体高潮!

这其中包括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老基建概念股以及5G基站、智能电网、云计算、IDC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

而昨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中,新基建再次被正名!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全世界都明白新基建的重要性了,如果还没明白的那就先恭喜你点进来了,本文我们聊聊最近引领涨停潮的新基建该如何理解其投资逻辑?其中又包含哪些重点产业?

01

为什么要偏偏是基建?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全国新一轮项目投资开工热潮即将启动,13省市34万亿投资基建。

34万亿是什么概念?如果做个简单对比,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99.1万亿元,相当于拿出去年34%的GDP来投资基建。

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云南、四川、重庆、宁夏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这份投资清单共包括10326个项目,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另有8个省份公布了年度投资额,合计约2.79万亿元。此外,尚未公布项目投资计划地区,正在加快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如安徽要求各地抓紧申报2020年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贵州要求各地于2月14日前报送第一批储备项目。

各地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一览表,下拉查看(21世纪经济)

火爆!中央会议再次点名新基建,并首提数据中心概念!(附股)

那么为什么要从基建开始恢复?

泽平宏观发文指出:怎么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从历史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尽管当时争议很大、批评很多,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而过去40年,正是适度超前滴基建才让中国制造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单拿印度来看,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受制于基础设施短缺。

02

为什么偏偏是新基建?

这次举国上下齐启动的大基建和以往的传统基建所不同,网友亲切称之为“新基建”。传统基建,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设施。而新基建,在传统基建外,还加上了5G、IDC、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

火爆!中央会议再次点名新基建,并首提数据中心概念!(附股)

启动新基建最关键的就是突出“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

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新”:

一是新的地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

而选择大力发展新基建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不能为了花钱而花钱。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在基础设施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峰值已过的情况下,不能为了花钱而花钱。各地政府更不能走大水漫灌盲目刺激的老路,而是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将资金投入到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短板领域,这才是符合新时代的投资方向。

其实每次大搞基建都会有质疑的声音,有观点认为:大搞减税基建将增加地方债务负担、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

对此,泽平宏观表示: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少长远的大局观,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财政还要保收支平衡将使企业居民雪上加霜,财政应该搞跨期平衡,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只要中国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何愁未来财政问题。如果百业萧条,财政何谈平衡。

人口流入城市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稳增长,而且是重大民生福音。我们何乐不为呢?

03

新基建有哪些投资机会?

我们先来说一下,大力发展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而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疫情不能大面积失控。在此之下,我们来说说新基建等投资机会。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 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一是5G基站建设方面,设备商主要包括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信维通讯、深南电路等,施工单位则主要是中达安,运营商则是中国联通等;5GETF和通信ETF等亦包括了很多5G龙头概念股。

二是工业互联网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东方国信、宝信软件;电力物联网主要包括恒华科技、国电南瑞、林洋能源等;网络侧主要是移远通信和移为通信。此外,还有此前热度比较高的东土科技等。

三是特高压方面,平高电气、保变电气,特变电工、国电南瑞等。

四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方面,主要包括轨交车辆龙头中国中车、优质零部件公司康尼机电、华铁股份、晋亿实业、晋西车轴、天铁股份和新筑股份等。

五是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方面,整车及电池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贝特瑞等;充电桩涉及众业达、特锐德、万马股份等;新能车ETF里面则广泛地包括了新能源产业链公司。

六是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施工单位主要有包括宁波建工等,服务器方面,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IDC方面,光环新网、网宿科技等;存储方面主要包括易华录,紫晶存储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蓝色光标等。计算机ETF中包括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个股。

七是人工智能方面,主要包括即将上市的寒武纪,当然还有科大讯飞,赛为智能、远大智能等。人工智能产业亦有专门的ETF,叫AIETF,最近涨幅也比较大。

在昨日会议中重点提到了IDC(数据中心)及5G网络,其中首次提到IDC概念。我们重点分析下。

1、哪些IDC概念股会受益?

雪球用户tmt韭菜博士作为在IT行业工作10多年的老司机,此前参与设计了很多很多IDC建设,他表示:

中国的IDC,最大的是三大运营商,他们有带宽有机房。三大运营商都有自己很大的idc的部门,他们属于政企部,他们的优势是有带宽,机柜规模大,运营商的IDC排名,中国电信第一,中国联通第二,中国移动第三,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移动IDC发展非常快。

其次是一线的第三方IDC公司。主要包括世纪互联,光环新网,万国数据,鹏博士这算最大的几家。这四家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IDC公司,真正在中国能称为第三方IDC四大家族的,只有这4家,没有别的。

其他的就是新起来的一些小IDC公司。包括数据港,奥飞,科华,城地,南兴,杭钢等等;有的以前不做IDC运营,有的通过收购进入。

贴标签的IDC公司很多,你主要要看它的主营收入IDC占它的比例有多大,有的公司年营收50亿,IDC收入就一个亿,你觉得这个公司是IDC公司吗?

此外,受益于建设IDC的公司的主要是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

服务器最大的3家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

交换机就A股两家公司星网锐捷、紫光股份。

火爆!中央会议再次点名新基建,并首提数据中心概念!(附股)

中金图表:IDC产业链

2、哪些5G网络概念股会受益?

5G概念股从去年就开始发飙,相关应用概念很多。

三大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2020年的目标是建设30万个5G基站,并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设5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表示,将力争在上半年完成47个城市的10万个基站建设,并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国25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

地方层面,8个省市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3月3日召开的2020年广东省信息通信行业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广东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末完成5万座5G基站建设,力争全年建设6万座。

火爆!中央会议再次点名新基建,并首提数据中心概念!(附股)

5G产业链关键公司图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