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商業大潮面前,是性格決定命運,還是命運決定性格?

我們或許從雷軍、黃章的商怨情仇中可窺得端倪。


英雄不問出路

雷軍:1969年生於湖北仙桃,畢業於985武漢大學,大學四年級創辦三色公司,趕上中國互聯網第一波的發展浪潮,28歲即成為金山軟件總經理,雖然中間也有波折,但也可謂英姿勃發,順風順水,走的是正規建軍,步步高昇的路子。

黃章:廣東梅州人,高中被學校開除,沉迷於研究電子產品,16歲單槍匹馬到深圳特區闖蕩,幹過碼頭工,當過顛勺廚,但憑藉著一股聰明勁,27歲當上新加坡合資企業的總經理,後來又自創MP3品牌-魅族,走的是屌絲逆襲的野路子。

而2007年的一場移動互聯網大潮,將兩人的命運軌跡機緣巧合的交織在了一起。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一支iPhone箭,雷軍、黃章來相見

2007年6月29日,喬布斯發佈iPhone智能手機,將手機通話、音樂播放和互聯網集成到一個Mini移動設備,給停滯不前的手機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破壞,也帶來了革命性的發展新方向。

智能手機時代來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來了,這是2007-2008年黃章和雷軍都先後意識到的。

2007年底,因為與董事山求伯君的經營理念分歧,雷軍辭去了金山總經理的職務,準備尋找新的人生方向。

在未找到新的方向前,雷軍專職做了一段天使投資人,投資了不少成功的項目,包括:凡客、拉卡拉、UC瀏覽器、卓越網、好大夫等。

這一段經歷,對雷軍的人生至關重要:投資不同行業,與各色人物和創業團隊聊想法、促執行,讓雷軍不僅吸收到了各行各業的優秀精華和卓越企業家人物的商道:如凡客的以微博為載體的粉絲病毒式營銷,如UC瀏覽器在手機端的應用前景,同時讓他的視野和格局昇華了,不再侷限於一個產品,一個公司,而是可以從資本、消費生態、產業發展週期、經濟發展階段等等角度去看待企業,順勢而為的經營哲學,就是在這個時期定型的。

而此時的黃章,已經先雷軍一步,進軍智能手機領域,並迎來了人生的巔峰:與喬布斯從iPod轉向iPhone類似,黃章也從MP3轉向智能手機,併發布了對標iPhone3GS的M8,無論是硬件還是UI,都堅持比蘋果好一點點,極其重視用戶體驗,這在中國品牌=山寨機的時代,引發了國人的追捧狂潮,一經發售,營收破5億,連法國電信和沙特王子都成了粉絲。

同時,黃章採用了一系列手段,以保證M8熱賣:

A/廣告中堆疊硬件參數,走發燒友路線,讓國人覺得M8比蘋果機更好。

B/口碑&粉絲營銷,利用魅族論壇和各大手機論壇,讓粉絲免費傳播M8發佈的信息。

C/飢餓營銷和期貨策略,通過延期交貨和先交預付款策略,解決小公司的資金和庫存壓力,2008發佈-2009年交貨,產品的原材料價格也大幅下降了,同時僱傭了在魅族專賣店排起長隊,營造熱賣氣氛。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不錯,小米初期的營銷正是這些策略的威力加強版,更加系統化,更加方法論:論壇換成了更具傳播力的微博,線下排隊變成電商搶購,UI和用戶體驗比魅族更上一層,硬件堆疊、對標蘋果/三星,更加如火純青。

那麼這些方法是黃章交給雷軍的嗎?部分是,兩人確實在就如何做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頻繁交流,並經歷過一段甜蜜期。

2008/2009/2010年間,雷軍正在努力尋找自己下一個人生方向,iPhone的發佈讓他覺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行業大有可為,M8的消息讓雷軍豁然開朗:原來中國人也可以搞China-iPhone。

於是,在珠海市高新區領導的介紹下,雷軍得以認識到了黃章,兩人一見如故:一樣的偏愛技術,一樣的重視用戶體驗,一樣的極客理念,

英雄惜英雄。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甜蜜與暴擊

在此後的數月中,雷軍、黃章兩人,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在珠海,就智能手機的未來趨勢,開發理念,營銷策略、架構建設甚至供應商選擇和財務運營都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

黃章的冰箱裡存在雷軍愛喝的可樂,以備兩人隨時暢聊;雷軍也隨身帶著一部M8,見到自己的商業朋友,就狂誇魅族手機如何如何好,魅族如何是中國用心做事的公司。商業互吹和彩虹屁齊飛。

雷軍有意投資魅族,和黃章一起開啟中國智能手機新紀元,並提出了魅族估值10億,雷軍入股30%,黃章並沒有表示拒絕。雷軍還提出以5%股份,吸引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手機界大牛林斌加盟,黃章猶豫了,他不想稀釋自己的股權太多。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黃章微博截圖

就在黃章猶豫期間,兩人的愛情激素消退,一些問題漸漸暴漏了出來,雷軍發現:黃章這個人偏執、理想主義、控制慾強,不重視團隊:當時,雷軍勸黃章應該給魅族一位技術很強的高管股份,黃章的回答竟然是:他走了,我也能做。對於一個產品經理,這或許是優點,對於運營一個公司,則是致命的缺點。

雷軍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當初離開金山,就是他的金山合作人求伯君有著強烈的理想主義,一直有挑戰微軟霸權的民族情緒,但雷軍認為理想主義不能當飯吃。

雷軍在黃章身上,看到了更偏執版的求伯君,同時黃章強烈的自我中心和不重視團隊,讓雷軍懷疑與其合作前進的樂觀性,於是就有了自己單幹的想法,在與黃章保持聯絡期間,雷軍秘密組建了小米團隊,做安卓的深度定製優化-MIUI。

黃章的這一猶豫,竟成永遠,此後兩人越走越遠,逐漸疏離了。

雷軍覺得做手機也不太難,自己也能幹,2011年8月29日,小米手機1千臺工程紀念版正式發售:產品理念、營銷策略與魅族如出一轍。

聞聽此消息的黃章勃然大怒,感受到了‘背叛’、屈辱和委屈,我還沒完全決絕呢,你怎麼就不能爭取一下?我‘毫無保留’的與你溝通了手機產業的‘機密’,你這是赤裸裸的‘偷師’。

“我們中了圈套”,黃章在微博上表達被甜蜜暴擊後的憤怒。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資本、團隊和風口的豬

對於黃章的指責,雷軍的回應寥寥,只在一次採訪中不屑的說:“我比他做的時間太長了(指互聯網從業資歷),我和他過去交往就那麼幾個月時間,聊過幾次,我有跟他交往和郵件一系列的東西。我只想說一條,那是他(黃章)的一家之言”。

站在雷軍的立場上,這樣的解釋不無道理,所謂的粉絲經濟和飢餓期貨營銷,雷軍或許在別的地方,早有接觸(例如他投資的凡客就是互聯網粉絲經濟的先驅之一),天下聰明人不是隻有你黃章一個,你這一套並不新鮮,你覺得了不起的秘密,我覺得其實一般;更重要的是,小米手機真正暢銷的核心是高性價比,這點和魅族的中高端定位並不一致。

但無論如何,黃章對於讓雷軍快速瞭解智能手機行業還是極大幫助的,特別是在爭分奪秒的風口期,時間就是金錢。

這也是雷軍的優點,善於吸收和學習,並總結成方法論,用於指導實踐,著名的七字口訣“專注、極致、口碑、快”,就是他金山創業時期、天使投資人時期以及和黃章交流後經驗思想的集大成。

而黃章卻停留在過去聰明帶來的巨大成績中,唯我獨尊,實事求是的說:在中國市場經濟初創時代,法律、規則都不是很健全,也沒有市場既得利益者打壓,一片蠻荒,單純靠著聰明和勇氣,可以殺出一片天地,但2010前後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法律、規則相對成熟,商業逐漸發達,競爭日趨激烈,並有跨國巨頭虎視眈眈。

這時候,新的產業革命到來,不能再依靠個人單打獨鬥,而應該依靠最頂尖的團隊,最專業的系統方法論,最強大的資本,快速搶佔市場,在風口關閉前,利益最大化。

在2009年後的中國智能手機風口期內,黃章並沒有引入資本和打造強大團隊的意識,他錯失了快速崛起的颶風,把機會讓給了小米。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時勢造英雄,但性格決定英雄命運

直到2015年,黃章才有所覺悟,引入阿里9億美元投資,而這時智能手機競爭已進入下半場,魅族與小米的距離越來越遠:小米銷量7000萬臺,魅族銷量2000萬臺。

距離小米越遠,黃章越心不能平,像個祥林嫂,每次小米發佈新產品,總會諷刺一番:“不是我教他做手機,他懂個屁”;“賤人賤己賤行業”。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當公司遇到困境,黃章總喜歡歸結於外因,怨雷軍、怨李楠、怨國家政策:在魅族一代發佈後,黃章狂言:不做中國的蘋果,要做世界的魅族。但在2011年魅族二代發佈會,突然歸隱。原因是中國知識產權局要求魅族停產M8,因為侵犯了蘋果的知識產權。這讓他感到心灰意冷。這種挫折面前的不堅韌,不解決問題的態度,是一個企業家巨大的性格缺陷。

反而是雷軍,在每次公司有苦難時,帶頭衝鋒,2015年小米供應鏈出現問題,銷售斷崖式下降,雷軍緊急撤換聯合創始人周光平,親自接手,最終度過了危機。顯示出雷軍的堅韌和大局觀。

2018年,小米手機銷量已1.19億臺,魅族則淪落為400多萬臺,已經是螢燭之光之於日月,黃章再如何辱罵,也改變不了結局。

從黃章和雷軍的恩怨和人生路,我們可以看到時勢造英雄,但英雄的性格,決定了各自的命運。

同樣是少年英才,雷軍更堅韌、更勤勞,更善於學習,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視野、知識和人脈圈,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黃章則囿於過去的才華和成績,固步自封,自我麻醉。不喜歡團隊合作,不接納資本,不廣交朋友,更不自我更新,怨天怨地懟宇宙,把自己進化成科技界祥林嫂,終成為時代洪流的落跑者。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魅族黃章為何結怨雷軍,8年來不遺餘力’攻訐‘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