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驅上的電磁炮,炮塔又重又不容易搬動,如何實現對目標轉向?

球妹


055大驅上的電磁炮,如何對目標轉向?這是個偽命題。055裝備的並不是電磁炮,別以訛傳訛了。


055大驅裝備的艦炮並非電磁炮

實際上055大驅裝備的是一款國產130毫米艦炮,該款艦炮是052d上裝備的H/PJ-38型130毫米艦炮的改進型號,主要改進在於取消炮口制退器並恢復雙鏈路供彈。通過改進,射程有所增加,射速更高,擁有更強的持續打擊能力。
052d驅逐艦上裝備的130毫米艦炮

而目前國產電磁炮,依然在072坦克登陸艦上進行試驗,並未有證據證明已經應用在055大驅上。想要真正看到成熟版電磁炮上艦,估計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在072型坦克登陸艦上
進行測試的電磁炮示意圖

至於電磁炮如何轉動的問題,那就更簡單了。電磁炮體積大嗎?大,但二戰時期的戰列艦主炮,口徑和體積更大。四五百毫米口徑的戰列艦主炮轉動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先進的電磁炮?另外從圖片上看,052d上的130毫米艦炮體積同樣非常巨大,但轉動起來卻非常靈活,可見艦炮轉動並不是問題。目前液壓傳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再加上先進的數控系統,想要帶動電磁炮應該不在話下。


跟人對比,052d驅逐艦上的130毫米艦炮體積非常巨大,單轉動起來完全不是問題

更何況,真正上艦的電磁炮,絕對不是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這個樣子,起碼體積將會得到極大的優化。否則,不說性能問題,單是這個體積就不是普通驅逐艦所能承受的。
國產電磁炮上艦想象圖


兵者詭道也


您以為炮塔是人力搬動?

在這裡曉偉想說一句,目前我國的電磁炮還在試航中,目前第一批次的055裝備的是130毫米艦炮,但是不排除第二批055會出現電磁炮,因為據可靠消息電磁炮實驗非常順利,據推測電磁炮的口徑在230毫米左右,所以除了大型艦艇是沒辦法裝備的。

所以你前面那一句是錯誤的,而關於你說的炮的搬運問題,基本上就兩個內容,一個是怎麼把做好的電磁炮按照上去,估計你想用人抬吧!有吊車幹嘛不用了,現在吊車吊個幾百噸很輕鬆的好吧,為什麼要用人搬?

還有一點,不管什麼炮在二戰時期幾乎就實現了機械傳動,也就是常見的那種手搖的,何來的搬不動一說?再說進入現代化之後,軍艦對於炮塔的轉向要求精度高速度快,基本上都是採用伺服器傳動,伺服器在高精度的數控設備也有應用,所以傳動方向很精準。

又不是人推的為什麼會搬不動?我想半天也沒搞懂。


李曉偉


這個想法太過於想象化了吧,現代艦炮的個頭都不小的,電磁炮只是看著很大,不是個實心的,重量並沒有想象的大,且艦炮不需要移動,它的旋轉只需通過電機等來完成,這不成為什麼問題。

我們既然能夠把電磁炮安裝到軍艦上,那麼就能夠解決相關的一些技術問題,不能夠進行旋轉,那麼何必要用海試呢?僅僅是研究在出現,能不能調整發射方向的東西趕什麼,那麼簡直就失去了海上設施的意義,能夠進行海上測試,就意味著這個艦炮整個系統已經完成,具備接近於實戰的要求,它既能夠給電磁炮的改變射向與射角。

現代電磁炮屬於一種全新的武器系統,它剛剛被製造出來,現在只是作為這種測試,還沒有成為一款實用性的武器裝備可能性,還需要一個時間的過程,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還有待解決,這個技術太新了,許多細節都有待研究。


麥田軍事觀察


姑且不說電磁軌道炮尚未進入實用階段的現實,即便實用了、裝備了,它再重又能重到哪裡去!可以這麼說:再重的炮塔人類都有辦法讓它轉動起來以達到瞄準目標的目的。比如二戰時期日軍“大和”級戰列艦裝備的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主炮,每座炮塔全重為2774噸,其中轉動部分重1800噸,旋轉180°也只需要3分鐘而已,(“大和”級戰列艦的炮塔是人類史上最重的艦炮炮塔);而美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裝備輕量化的3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每座炮塔旋轉部分重1730噸,炮塔最大旋轉速度達到4度/秒,是世界上旋轉速度最快的戰列艦炮塔。可見重量相當於護衛艦排水量的炮塔尚且能如此快速轉動,重量區區幾百噸的電磁軌道炮系統則根本就不存在“不易搬動”和瞄準目標時的“轉向”問題。下圖為美國研發中中艦載電磁軌道炮,可見其發射部分並不龐大。

艦載電磁軌道炮的重量

電磁軌道炮時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電磁軌道炮本質上是一個線圈裝置,因此不需要傳統火炮那種沉重的身管,重量主要體現在交流同軸線圈、加速線圈、彈丸線圈、供電線路系統、脈衝形成線路網絡、電容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等,實驗室中的電磁軌道炮整個系統重量甚至不及一輛M1A2SEP主戰坦克(71噸),一輛載重大大卡車就能拉著到處跑。而上艦做實用化實驗的電磁軌道炮的重量目前仍在保密階段,因此沒有資料可查,但是我們可以從我國進行的實驗中分析出其大致的重量。比如我國在 072Ⅱ玉亭級936號“海洋山”坦克登陸艦上進行實驗的電磁軌道炮,該型登陸艦空載排水量為2800噸,標準排水量3430噸,滿載排水量4800噸,在安裝電磁軌道炮之前吃水線接近相當於2800噸的空載排水量刻度,而安裝電磁軌道炮之後吃水線就到達相當於3430噸的滿載排水量刻度,那麼這就說明我國的艦載電磁軌道炮系統全重大約為630噸,炮塔旋轉部分約為30噸。下圖為安裝在936號“海洋山”坦克登陸艦上進行實驗的電磁軌道炮。

艦載電磁軌道炮的炮塔如何轉向目標進行瞄準

艦炮炮塔轉動並不是什麼難題,再重的炮塔都能以實現轉動,18世紀晚期的艦炮就已經實現機械助力轉動炮塔了。比如大清北洋水師的各型鐵甲巡洋艦、戰列艦使用壓水機來實現炮塔的轉動。19世紀初開始普及液壓助力電動機驅動炮塔旋轉,這時候炮塔的旋轉和火炮的俯仰就不再需要人力進行了,比如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炮塔就是使用1臺功率為300馬力(超負荷時可達到540馬力)的電動機來驅動旋轉的。而現代軍艦炮塔因為有防空需求,所以炮塔使用動作非常靈敏的伺服電機來驅動,比如我軍現代級驅逐艦上的AK-130型雙管130mm艦炮全重94噸,在伺服電機的驅動下炮塔360°旋轉一週只需要8秒。而全重約為630噸、炮塔旋轉部分約為30噸的電磁軌道炮在使用大功率伺服電機的驅動下旋轉一週也不會超過10秒,炮管(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叫做軌道)的俯仰速度不會低於35°/秒,如此靈活的動作在火控雷達和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下對目標的瞄準射擊與傳統艦炮無異,且由於電磁軌道炮的炮彈初速為初速可達每秒7000米/秒~8000米/秒,射程為90公里~180公里,所以打擊效率將是傳統艦炮的10倍以上。下圖為美國海軍在瀕海戰鬥艦上測試的電磁軌道炮,它的炮塔360°旋轉一週的時間為4.8秒。

制約電磁軌道炮實用化的因素從來都不是它的體積和重量,而是電能供應,因此“炮塔又重又不容易搬動”和“實現對目標轉向”都不是問題,甚至這些都不在研發團隊的考慮範圍內。目前電磁軌道炮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滿足巨大的電能消耗,電磁軌道炮究竟有多耗電呢?假如現在就在055大驅上使用電磁軌道炮,那麼055大驅的供電能力僅能維持電磁軌道炮一次開火所需的電量!也就是說只要電磁軌道炮一開火,055大驅上的所有電子、電氣設備都會停電。原因是055大驅所使用的QC280燃氣輪機額定輸出功率為30兆瓦級(和美國的LM2500基本等同),剛好滿足電磁軌道炮一次充電和放電需求(這也是電磁軌道炮的炮塔只有30噸重,而整個系統重達600噸的原因),因此想要實現055大驅實用電磁軌道炮解決電能供應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實現核動力。下圖為電磁軌道炮的供電線路和充電系統,電磁軌道炮是耗電巨大的新概念武器,目前的急需解決技術瓶頸是能耗問題,而其他問題則一概不是問題。


兵器知識譜


首先電磁炮,是先進的有技術革新的

但是現今電磁炮只是技術初始階段

1:如同當年汽車剛剛發明,沒有加油站,沒有汽車修理廠,沒有汽車銷售中心。簡而言之,電磁炮需要完整配套產業運行,還有產生

2:就是現階段能源問題,電磁炮需要短時間,爆發性用電,這和現階段所有裝備用電體系是衝突的,這就需要一套先進的綜合性質的電力協調和控制分配體系,解決電磁炮不使用時期多餘電力利用,而在使用時期,電力的在從新使用

2:就是經濟型,如果要行程戰鬥力需要大量常態化的訓練,加之現階段一種是核能第二種是石油,這就涉及到維護成本了,和使用成本

3:配套系統,現階段艦炮和近程防空體系其實就是密度防空,而電磁炮是點目標或者線目標,這就需要提供時刻性精準位置的配套瞄準設備,否則戰鬥力大打折扣

4:維修和使用壽命還有系統可靠性安全性,戰時尤為突出,一面能迅速對受傷艦艇恢復戰鬥力,就可以提高戰鬥力,比如當年太平洋戰爭,美國航母受損只需要十天半個月就可以恢復戰鬥力,而日本需要半年


我想大聲告訴你1911


大並不一定重和笨,就好像大屏幕液晶電視,比顯像管電視輕多了一樣,估計會很靈活。


猴哥一頭霧水


全是機械化自動化,我們開的汽車方向盤都帶助力,很輕,武器裝備也是如此或更生進,全自動也有可能。


中國人123qaz


電磁炮,這種在科幻中的武器。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已經有了雛形,但是還沒有普及到軍事武器上面。電磁炮也只是存在於實驗室中的一個產物,還並沒有從實驗室走到實際戰場上。所以網友提出來的005大型驅逐艦上面所裝備的主炮已經換成了電磁炮,這一種說法是不可靠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005大型驅逐艦上安裝的是H/PJ-38型130毫米70倍徑艦炮,並不是所謂的什麼電磁炮。雖然它的口徑也比普通的主炮大很多,但是也並不是網友所想象的那樣的電磁炮。130毫米口徑的主炮在全世界軍艦上面也並不是太大。有的軍艦上面的主炮口將可以達到155毫米。

電磁炮的動力,也是推動炮彈飛出去的動力來源,是它炮管上面每一層的加速線圈。物理中電磁場這一節指出通電了的線圈能夠推動線圈中的物質向前前進。電磁炮也正式應用了這一個原理,由多級線圈進行加速。最終使炮彈在出膛的時候達到很高的速度。所以電磁炮相比起普通的主炮艦炮來說,他擁有更加粗大的炮管,也擁有更大的重量。但龐大的體積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樣大的體積,在軍艦上能夠快速靈活地轉動並瞄準目標嗎?這個是自然,現在軍艦上都配備有高靈敏度高響應的電機,再加上靈敏的偵探火控雷達,以及優秀的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從發現目標到鎖定目標,直到炮彈發射出去所耗費的時間不超過6秒。並且現在055軍艦上面的H/PJ-38型130毫米70倍徑艦炮總重達到50多噸。

即便是完全換裝電磁炮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響應。軍艦上面所使用的自動火炮重量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所發射出去的炮彈具有多大的威力,而是它的輔助裝置比較多,自動裝填機構、自動轉向機構和火控雷達連接等等一系列的輔助機構。所以在軍艦上面一架普通的主炮都會有10多噸重。


沐風談兵論道


把055和電磁炮聯繫在一起,沿於DDG1000曾把電磁炮作為標配,在軍迷們心中055是比肩DDG1000的艦型,可見國人對055寄予了怎樣的厚望。

我國的電磁炮上艦實驗與老美的激光炮上艦實驗,異曲同工的選取了萬噸的大艦型,說明這兩項黑科技一方面自重大,另一方面對能源的需求高,現有成果一般艦型還無法適應。

艦炮的轉向裝置技術早就不是問題,若能在減重上取得突破,轉向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琢瑾觀天


這帖子如果不是彎彎來釣魚的,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

這貨從上世紀穿越來的。。。

圖上的這貨,衣阿華的MK7炮塔。僅旋轉部分就1700噸

現代艦炮,真的小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