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的性格大部分是緩慢型的,你贊同嗎?

美靜看海


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緩慢型的孩子比較呆萌,做啥事都慢人家半拍。雖說同屬于思考型的孩子,但一部分慢節奏的孩子成績也不見的好,反倒會因為慢而做不完題。

孩子的成績的確與個性有一定關係。但孩子的專注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才是他們致勝的法寶。有些毛躁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會做錯題,所以他懂得考完試檢查題,減少錯誤率,從而得高分。

所以學習習慣和方法更加的重要。父母從小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yang410738573


題主觀察細緻,認為尖子生大多是緩慢型的有一定道理。

我家孩子小學時還算正常:不慢,但也不毛躁。上初中之後,簡直坐上了“慢車”,表現在:

一是行動慢。坐車、擠地鐵,他永遠是不急不忙,不跟人搶,上得去就上,上不去就等下一班。

二是說話慢。說話慢吞吞,擺好架勢一二三地長篇大論。

我常常感嘆:你爹媽都不是慢的人,為啥你這樣慢?人家反過來勸:這有啥不好?慢一點考慮更細密。我同學某某比我還慢。也不妨礙人家學習好。

的確,孩子初中一直名列前茅。據我觀察,他之所以慢,一是因為比較謹慎,比如說話,語速慢下來有利於組織好語言,說話流利,不至於打磕巴。二是不願跟人爭搶,禮貌型、厚道型,讓著別人。

但真到學習、考試的時候,這種慢是無法感受到的。這很好理解,考試、學習都有時間卡著,慢就意味著完不成,所以這種時候不可能慢,大腦處於高速運轉狀態,要求快速思考快速判斷,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答案。

所以,日常生活方式的“慢”只是一種表象,跟性格和教養有關係,但跟學習成績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我也見過風風火火、性格剛烈的孩子學習很好。總體來說,慢有慢的好處,快有快的好處,因人而異,並不絕對。


飛飛飛飛的魚兒



我感覺我家孩子的性格就是屬於緩慢型的,但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

我家孩子今年五年級,以他班上的學生情況為例。我兒子和班上另一個男同學成績都是比較不錯的,平時班上前兩名基本都是他們兩個。但他們兩個的性格截然相反,我兒子性格陽光,做事卻比較慢,但他做題的話準確率高,基本做過一遍就對。另外那個男同學,性格比較急,做事速度很快,但準確率會稍微差一些,但是平時寫作業速度我兒子忘塵莫及,寫得又快又好。以前兒子剛讀一、二年級的時候就是速度太慢,數學考試沒問題,語文考試因為有看圖寫話或者作文,我兒子常常寫到交卷時間到了才寫完。有一兩次差點寫不完。我也常常暗暗焦急,好在現在五年級了,速度跟上來了,考卷不僅能做完還有時間檢查。

現在他做作業還是屬於不急不躁那種,但是準確率比較高,像數學作業基本做過一遍就都對,我現在基本不用輔導他寫作業,他的同學家長常常會讓我拍兒子的作業發給她們,對照著檢查。我兒子的成績基本很穩定,尤其是期末考時,各科綜合成績排名基本都是進年段前十。他的那個性格比較急的同學,會比較不穩定,期末考波動比較大。他媽媽常常羨慕我兒子性格很穩,成績也很穩,準確率高,說他兒子性格總是太急了。而我則是羨慕她孩子寫作業效率高,又快又好,又多才多藝。所以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用戶92330557701


我兒子成績不算好,但是我勉強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同班同學給我兒子取的綽號叫考拉,我在網上查過,可能上午下課愛趴著睡一下,還有就是不急不躁,慢,穩,從七年級在普通班中下成績,一直穩步上升到八下前三,九年級被分到了實驗班,可能和性格比較慢有關吧,我和再婚老婆經常爭吵,他在旁邊看電視,被電視裡面的故事逗得哈哈大笑,我後來問他,我和你媽吵架,你為什麼能做到這樣,他回答說,多大的事,那是你們的事,習以為常了,你們吵什麼我也不想知道,也確實聽不太懂,孩子只會說,聽懂普通話,方言聽不太懂。


游泳的魚回家的路


尖子生的性格不太急,這個是表象。

我們日常所謂的尖子生,通常是在理科方面有特長的孩子。而理科的特點是需要非常強的羅輯思維和推理能力。一般性子急躁的孩子的思維鏈條不會很長,對於有著較強分析要求的學科,會有些力不從心。可能有些急性子的孩子的成績也不會太差,但是,到了尖子生這一層次,已經到了高手過招分毫之間就會決出勝負的地步,所以,急性子一般到不了這個高度。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尖子生都是慢性子了。


馬路對面


確實有很多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在做事情時不急不躁,有條不紊,但是這並不代表說,慢性子的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就更好。

如果要證明慢性子的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更優異,那就需要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急性子學生,另外一組是慢性子學生,然後把所有的學生放到同一個班班級中, 一段時間後觀察這兩組學生的學業成績水平。

但目前,並沒有學者做這樣的研究,當然並不是說性格和學習成績沒有任何關聯,而是因為這樣的研究前提假設本身就有問題。

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成就,不是說“性格決定命運”嘛,但是現在並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某種性格是好,而其他的性格就是不好的。

任何一種性格都有其優勢和弊端,比如很多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樂觀開朗、外向奔放,但實際上外向型性格的人,做事情也往往比較粗心馬虎,更容易養成丟三落四的毛病。

再比如,題主說的慢性子與急性子,慢性子的人在做事情時,考慮的更周詳,會更關注細節,追求精益求精的結果,但也正是這種性格,會讓他們浪費大量的時間還精力在思考上,做事情變得畏手畏腳,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開始。

心理學家的普遍觀點是,性格會受到後天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人的性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甚至,有一種理論認為,所有的人天生都是多重性格,隨著後天的教育,生活環境的改變,而逐步展現出某種性格傾向。

所以,孩子是急性子和慢性子,和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以後取得的成就關係並不是很大,千萬不要盲目的相信“性格決定命運”。

之所以會出現題主說的,慢性子的孩子成績會更好,可能是因為慢性子的學生,更適合當前的考試模式和教育制度。

當前教育不太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批判精神等,而比較關注學生的記憶力、整理歸納能力、專注力等這樣的能力。而慢性子的孩子,在專注力、毅力以及整理歸納能力上,明顯要比急性子的學生更有優勢。

其實,之前就有學者發覺,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更適合女生,在全世界範圍內這樣的。

比較典型例子是,最近10年的高考狀元男女比例,呈現出“陽盛陰衰”的狀況,大部分年份高考狀元中女生的比例是在60%左右,男生是40%左右,而參加高考的人數當中,男生的比例是接近60%,女生是40%。

在大學學業成績和社團活動方面,也是女生比男生做的更好。

隨著腦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給出瞭解釋,因為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大腦結構有很大的不同,男生的血液中多巴胺的含量更高,而多巴胺是人體的主要神經遞質,會促使人興奮。人在興奮的狀態下,更愛冒險,更容易衝動。

這就造成大部分青春期的男生,上課時愛動,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而此時他們的大腦更活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同時也更有創造力,但學校的環境不允許他們有這方面的表現,那麼這些學生就把多餘的“精力”“創造力”,用在想各種壞點子,對付老師和家長上了。

所以,慢性子的孩子可能在學業上表現的比較好,但是這種性格也會讓他們在其他方面,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做事情畏手畏腳,行動力較差等。

家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引導孩子讓孩子做的更好,克服性格上的弱點。

第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正如上面說的,慢性子的孩子想事情比較周全,家長可以放手讓他們做自己的事情,但在他們做事情時,要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事件關鍵,讓他們明白,並不是簡單的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要講究效率。

第二,有意識培養孩子的公眾表達力。

性子慢的孩子,善於和別人合作,通常會受到同伴的喜愛,但他們在做事情時,不敢表現自己,害怕得罪別人,有的人還會刻意的“討好別人”,這種性格在社會上和職場上,是非常吃虧的。

家長可以通過家庭的活動,或者公眾演講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表達力和正確的與人交往的能力。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 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


升學與考試


我兒子從小就是人送外號慢半拍,幹啥都慢,快不起來,就是學習好,級部一千八百多人,他成績幾乎都是前十前二十的!


用戶9196546451854


回憶了下自己教出來的學霸們,好像真是這樣。不管他生活中性格怎樣,學習起來確實很穩很踏實,絕對不會第一個交卷,絕對不會得意洋洋說自己考得很好。但是這種性格怎麼形成的?可能他們都比較善於把老師教的方法變成自己的行為……總之,是會學習。


遠行10613453


有道理,我兒子急躁型,做事都快!就是效率不高,一張卷子都會做,可是就計算錯了,審題不仔細錯了,所以每次考試都得不到高分,成績中等!


路橋天音


贊同 極大部分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