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第十二章《女排国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写照,放在中国女排身上,何偿不是如此?

如果把赛场比作战场,那么,战斗难免有伤残。国家对伤残军人有一整套优抚政策,来保障这批为国奉献者及他们家庭。但体育界情况不同,中国女排将士似乎靠不上。因为国手都是“临时工”,关系都在各省市区。人归国家使用,待遇由原单位供给。如此这般,难免会脱钩松动。当然我不在此列,应该属于自由职业吧?

从2013年接手中国女排起算,至里约奥运周期过后的轮空年。队里因伤因病而退役的精兵悍将不在少,心里总挂念着大家,甚至充满内疚。如徐云丽,杨珺菁,惠若琪和魏秋月。前两者是在阵前比赛战伤,惠若琪是臂带老伤加心脏病而退,魏秋月是腰膝严重劳损积累伤。这些类似问题,各省市区队员也普遍存在。专业队呆几年,谁不挂彩带伤带病?只有轻重区别而已!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徐云丽受伤于国内全运会比赛,仅仅争个七八名而已。膝盖十字韧带断裂,我闻之心欲碎。说得不偿失,所在省不会高兴;说使用过度吧,所在队又不爽,只好不说。杨珺菁情况相似,她伤于军运会比赛,也是十字韧带断裂。这两起伤残,导致前者不但无法再战,而且一生带伤。后者无法恢复原状,人虽然还在母队,可一身功力几乎归零。这两起受伤原因,严格讲都是阴沟翻船,有意外因素。又是不在国家队时的战斗减员,心痛如焚也于事无补!

专业运动员受伤退役、或正常退役的待遇,这在国外基本上不会是问题,有一套相应制度福利保障。国外明星选手更不用说,相当土豪阶层,根本不存在退役后经济落差。但是国内退役安置上还存在不平衡。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后顾之忧依然凸显。天津市对排球界的国手名将优待就非常到位。上下都能高度重视,在体制内给予照顾。如魏秋月享受有薪金福利的实际职务,还有享受政治待遇的另职。这样,对尚在拼搏的运动健儿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和安慰。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里约中国女排阵容中,有幸拥有朱婷、徐云丽、林莉和刘晓彤等农村家庭出来的队员。这比例相当可贵,估计以后也许会空前绝后。她们都是从小吃苦耐劳,从少体校启蒙,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她们保持着励志向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斗志。身上体现着优秀基因,传承着民族精神。给中国女排带来一股清流,一份正能量,带来阵阵纯正之风。

徐云丽家庭“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她是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镇人,从小在田野小道边长大。她们四人家庭情况相似,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凭着多年努力进入国家队,成了世界冠军成员。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改变了家庭面貌撑起门面,成了广大球迷心中明星。徐云丽退役之时,带着一身创伤,理应得到照顾和妥善安置。

徐云丽与颜妮同龄,都是1987年出生。她十岁进少体校排球班,2006年入选中国女排,当年就在陈忠和执导的中国女排打主力。她的金句是“我不怕死",铁姑娘一样叫人欣赏。2013年她开始随我南征北战,里约赛场状态依然满格。以其身板与精神,原本可以打到2020年东京奥运。她与颜妮构成中路南北长城,世界级别的攻防水准令人佩服,让我无忧。徐云丽两边助跑移动、空中转体拦网技术,教科书一般存在。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徐云丽伤退真的太可惜,也曾请她随队任助教,专门传授副攻技术兼疗伤。可是国家队无固定编制,呆下来也不是事,并非长久之计。陈忠和从袁伟民时代进队到就任主教练,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交卸教鞭,关系还在福建。所以,徐云丽返回到福师大任职,算是稳定而已。

徐云丽退役,中国队的副攻线情况变得严峻。颜妮只好咬牙撑起,可是,她毕竟遍体鳞伤,腰膝肩臂皆伤痛点。带伤上阵无怨无悔,深夜疼哭谁人知晓?中国排坛一支铁军,队员都是仙女化身?颜妮除了胳膊缠满绷带,上场必须在臂、腰、腿、膝带上护具,缚紧缠牢,活动热身到麻木忘痛才能比赛。她赛毕摘掉护具堆满地,皆汗水湿透点点滴滴。这一幕幕,惹人泪水挥洒不已。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颜妮是2009入选国手的老队员,她大器晚成经验非常丰富。进攻品种多,配合极流畅。拦网相当冷静,判断准确手型极佳。第一道防线,有她我才放心。平时训练我对颜妮采取特别对待,除战术配合外,皆由体能师带训为主。尽量让她腾出时间疗伤、恢复和休息,可是,运动创伤就如此缠着不放。是信念支撑着她继续坚持,“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她愿意为此鞠躬尽瘁……

颜妮深知我的心情:欲罢不能。她曾特地微信述志,想让我宽心:郎导,我知道,压力和困难,甚至伤病这些都不能削弱您,对我们您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对胜利的渴望!我已经是一名老兵了,也不是什么球星,但是我一直一步一步跟着您的队伍长征,只要您需要我,我会继续堵好枪眼,请您相信妮儿的步伐永远是沉默的,但行动一定是坚决的!"感动得我泪水纷飞顺腮流,不知所云……

排坛将士如此奋不顾身拼搏亡命,训练比赛永远持续。为国争光不言长,牺牲岂止在战场?理解万岁,无怨无悔!

华夏红妆肯舍己,

巾帼健儿立天地。

中国女排国殇日,

唏嘘泣血仅球迷?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第十三章《李盈莹析》

小荷刚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国际上的排坛朋友,常常会羡慕嫉妒恨。戏说我八字好命底强,福气太足太旺,频频遇上新秀上梁山:“上任逢朱婷,再遇张常宁。袁心玥来临,龚翔宇跟进,还有李盈莹!”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教练遇上好材料,绝对的两眼发光炯炯有神。朱婷、袁心玥、张常宁、龚翔宇加上李盈莹先后进队,展现了中国排坛女子青训系统的兴旺发达。显示了中国一线教练的业务选材能力,后浪前浪一起上。

运动员好条件,可以训练出高水平。同理,如精品乐器制作,为什么古代的焦桐琴,能奏出“焦桐弹罢丝自絶,漠漠暗魂愁夜月”的天外之声?就因为制琴材料选择上佳,几乎绝无仅有。上好材料,能出精品。古代洁具,普通木材制作的叫马桶,金丝楠木打造的叫金斗,价值天渊之别。好材料遇上好匠人,叫天意绝配。所以,应该感谢朱婷等人的开手老师、启蒙指导,和各级专业教练为国挖掘人才。是他们求贤若渴,慧眼选材,甘当无名英雄垫脚石,托起一轮朝阳。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国家队选人也如此,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全世界所有的人事关系中,唯竞技体育难走后门。比如奥运会限制各队十二名运动员,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还要一专多能,一人多用,统筹兼顾才能周转得过来。是骡是马蹓一蹓,上阵拼杀滥竽充数可不行。除非这教练已经放弃一切,不想混了?当然,教练选人各具眼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国家队用人讲究配套,讲究层次,讲究实用。球迷有球的想法看法,国家队有国家队的需要。角度各有不同,其实都很正常。

李盈莹于2016-2017赛季露脸,开始引人注目。天津队对浙江女排比赛中,她替补登场表现抢眼,扣杀生威反败为胜。许多人都跑来告诉我:说李盈莹00后生的,来自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绝对值得看一眼。所以当年里约备战,就特招她来试训。那时她才十六岁,一脸青涩,身体尚嫩。但感觉条件上佳,技术很有特色,于是继续跟踪关注着她。李盈莹接着2017-18赛季继续表现抢眼,人气火爆。这一年,李盈莹正式进国家队,并参加2018年世联赛。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每个人成长史都难以复制,新秀出道展现不尽相同:朱婷是一马当先高光闪现,袁心玥进步连年。张常宁是螺旋式上升,龚翔宇是沉黙中起势,李盈莹是波浪式前进。陈忠和教练第一次看到朱婷目瞪口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他称说是百年一遇,有人表示怀疑。我说此定论没毛病: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面世。1905年引进中国,从清末至今一百多年历史,确实论条件与技术,没有超出朱婷者。

对于李盈莹的扣球手法和技术,网上对其争论较大,球迷见仁见智看法截然相反。确实,李盈莹的绝对弹跳力平平,但她却能充分利用身高手长优势扣球,技术动作相对合理。手掌比常人宽大,手上控球技术源于童子功扎实。发球飘度速度,性能落点都不错。她在扣球同时,余光可以看到对方的网口,难能可贵。但是,我对她的要求是不可商量的全面性,必须更进一步提升。

响鼓重槌,快马加鞭。2017年世联赛中对韩国对波兰两场比赛,我对她失误多的问题进行公开批评。目的就是想让媒体降降温,过多宣传和盛赞新手有捧杀之嫌疑。中国式的主攻手,必须技术全面能稳接一传,这一点不能将就。保障能力加上攻拦给力,才是队伍所需。李盈莹凡有进步,我都不吝表扬。即便我对朱婷要求也一样,必须走全面技巧型之路,因为这与亚洲人种体能相适应。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人的习惯动作,三个月可以形成固定。而李盈莹在天津,居然一个赛季不接一传?全队一点攻,还获全国超排冠军?客观上,这是一种误导暗示,也是一种人才培养上的短视往为。在国家队比赛中,李盈莹深深感受到“一传是生命线”举队氛围,她入耳入脑大受感染,勤学苦练进步明显。作为一个新手,李盈莹在国家队之路还长。但是毫无疑义,她是中国女排一个新的增长点,队伍需要更多的新手湧现。想长盛不衰,必须不断推出新兵悍将。

李盈莹的成长过程表明,天津队的引进模式深蕴创意。"反闯关东”的李盈莹,在“排球天津"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这种模式应该推广全国,让更多有条件有潜力的李盈莹走上排球场。让更多教学条件优越的城市承担青训任务,为什么不能湧现出更多的"排球北京”、“排球上海"和“排球广州”呢?少年强则中国强。随着中国排球人口扩大增长,随着"排球城市"普及拓展。朱婷第二必将会出现,百年一遇将变成十年一遇,则今后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就偷着乐吧!

正是:

中国女排源泉在,

滔滔不绝活水来。

普及提高花盛开,

百年一遇成常态!

(待续)

《郎传》第十二章《女排国殇》第十三章《李盈莹析》梗概(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