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導語

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的十月,當朝軍事集團的兩位主要人物是周勃和陳平,他們分別被任命為左右丞相。在這種情況下,漢文帝本來就有削弱軍事集團的意圖。一場皇帝和實力派集中的博弈就這樣上演了。權利的制衡和分配,也一直是皇帝和朝臣直接的拿手戲。

根據漢書陳平的傳記,在漢文帝登基之後,陳平就開始生病了。一代重臣,衣食優厚,生大病幾乎是不可能的。真得病是沒有的,他不上朝,主要是想引起皇帝的注意和探視。漢文帝親自到陳家問原因,陳平解釋說:“高皇帝時期,周勃的貢獻不如其官員;呂后被殺後,其官員的貢獻卻不如他。我願意讓位給他。”

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漢文帝圖

漢文帝朝中權利旁落,軍事集團說了算

陳平當時是右丞相。因此,文帝下令周勃為右宰相,而陳平為左宰相。這個宣佈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卻平衡了權利。陳平以他的軍事技能不強為由辭去了右宰相的職務。實際上,這也可以被視為提醒和給皇帝的指示。

大臣希望恢復呂后去世之前摧毀的舊制度,也就是說,朝臣排資論輩的做法要恢復,而且大臣希望通過資歷來控制政府。如前所述,在周勃之後,宰相的職位被恢復為舊制職位。後來,宰相的繼任者是漢初功臣名單中的排名第九的人,也就是灌嬰。排名第65的張蒼在他去世後繼承了這個職位。張蒼在宰相位置上幹了十五年。他退休後,申屠嘉接任。

申屠嘉的家庭背景與前面這些軍事大將的家庭背景略有不同。儘管他們都是軍隊勢力,但申屠嘉是逐步從較低級別的普通士兵那裡爬上來。

漢文帝之所以選擇申屠嘉為宰相,也是因為他被迫的。

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申屠嘉圖

在漢代,申屠嘉傳記中對此作了記錄:張蒼此人宰相後,漢文帝皇后的弟弟竇廣國德行很好,有希望當上宰相。如果他當宰相,漢文帝擔心恐怕朝臣非議此事。漢文帝喜歡竇廣國的才華,但竇不是軍事集團的人,這使皇帝極為猶豫。

漢高祖統治後期,大多數軍事將領都去世了。即便如此,漢文帝也只能選擇那些出生于軍事功績大家庭的人做為朝廷重臣。顯然,政府的主要部門長期以來一直由這群資深的軍官控制。雖然他們跟隨劉邦奪得了天下,但這種制度缺乏活力。

因此,漢代最傑出的政治家賈誼曾批評漢文帝的統治,併為他過分謹慎和屈服於軍事集團而感到可惜。但是,他卻忽略了皇帝必須這樣做的背景。漢文帝進入長安後,不僅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宮廷權力,而且還需要在諸多權臣之間斡旋。

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漢文帝圖

軍事集團憑藉往日戰功,把持權利成弊端

往日的軍事大臣對漢文帝懷有敵意,而一群老兵也讓皇帝感到不安。尋求政治平衡和政治安全,沒有其他好的方法可以借鑑,漢文帝只能做這種看似“無所作為”的用官制度。如何使昔日的政治變革不再重演,已成為漢文帝必須緊急考慮的現實問題。

公元前179年,這位皇帝在長安已經久居很長時間了。在進入長安之前的23歲那年,他還處於鼎盛時期,曾是氣盛的年輕國王。而且,他已經在長安州內部組建了一套成熟的統治中樞。這個執政中樞的代表有張武,以他為首的大多數官員反對漢文帝去入京。大臣宋昌堅決同意文帝去北京:文帝的伯伯薄昭,已經提前到北京與軍方直接談判。

這場權鬥後,漢文帝遷入未央宮。那天晚上,宋昌被任命為衛尉,張武被任命為郎中令。然後,漢文帝赦免天下的詔令也發出了。這種安排實際上是新皇帝與軍事集團妥協的結果。

新的詔書說:“宰相,太尉等一些官員,受到呂后的利用,並計劃叛逆。皇帝要依靠劉氏祖先的庇護來保護劉氏的祖廟。將軍,宰相,各路諸侯皇室以及大臣們都要遵從新的詔書。當我一開始登基時,我就向天下宣傳給人民以安康。這份詔書就是證明。

顯然,大赦只是例行公事。這份詔書最重要的部分是對呂后政變的定性。這應該也是漢文帝的全權代表薄昭與軍事部長們之間在先前的談判中達成的妥協:漢文帝承認軍事集團(誅殺呂后)的政變是正確的。作為回報,軍事集團要支持劉恆的皇帝權威,並讓文臣接管了朝廷。

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武將張武圖

漢文帝用計奪軍權,各級官員迴歸皇帝任命

就這樣長安的南北軍隊和皇帝衛隊被漢文帝從軍事集團手中接管。漢文帝第一次來到長安時,與大臣們在橋上相遇,在此期間,周勃想與皇帝私下交談,但遭到漢文帝的拒絕。周勃想與漢文帝王談些什麼是值得猜測的。也許這與他誅殺呂后的事情有關。其實皇帝除了拒絕了周勃,最值得注意的是新人員調動。

漢朝宮廷中最重要的兩個職位是郎中令和衛尉。郎中令領導了朝廷的大部分工作,負責皇帝周圍的警衛,屬於內部的警衛。他們作為保安人員負責宮殿大門的安全。這兩個職位直接關係到皇宮和皇帝的安全。

張武在長安的郎中令上當差23年。文帝死後,他被調任為將軍,負責文帝陵墓的守護。張武其實一直陪同在漢文帝的身邊。另外一位久居長安的宋昌是楚將宋義的孫子,宋義是被項羽殺死的。他曾與劉邦以前取得輝煌的軍事成就,也曾是該軍事集團的一員。

因此,長期以來宋昌一直是漢朝的重臣。同時,宋昌還統轄著南北兩軍。根據漢初的制度,首都的南軍負責守衛宮殿的門,其首領是衛尉;北軍負責保衛京都周圍,其領導人為中尉。宋昌作為衛尉,同時領導著南北軍隊,這實際上意味著漢文帝完全控制了漢朝的朝廷。

同年6月,在位的皇帝漢文帝頒佈了一項新的法令,以獎勵國家的舊官員:“從我到各級大臣,所有官員只分為9級”。這九位朝廷的官員和舊任部長的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皇帝欽定,這也是皇權鞏固的明證。

軍功集團居功逞強,漢文帝隱忍後發妙計收權

漢文帝圖

結束語

通過種種的宣召,表明了漢文帝徹底將其昔日軍事集團的舊隊伍移出長安的決心。他開始培養自己的朝廷權力;另一方面,新委任的六位重要官員在史書中有詳細記錄,這也表明皇帝在朝廷事務範圍內完全掌控了自己的權利。

在史書中,關於這次不起眼的詔書有詳細的傳記。新任命的官員基本上負責朝廷的常規事務。國家的舊官僚被移出長安,漢文帝也成功建立了以自己為核心的可靠的權力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