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農民的原民辦教師,應該怎麼解決養老問題?

為生活而提神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民辦教師就登上了我國教育歷史發展的舞臺,他們長期在我國農村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可以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的農村教育發展是由民辦教師共同推動的,他們對在農村教育事業的進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推動農村教育發展質量的提升,我國對民辦教師隊伍進行了多次的全面整頓,對不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進行了清退,他們也就由教師成為了農民。

如今他們大多數都已經年過花甲,面臨著養老的問題。從目前的現實來看,民辦教師的養老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農村老年金。現在國家為年齡超過60歲的農民發放老年金,他們每月可領取105元老年金(現行標準,據說今年還要上漲),這項老年金近幾年上漲速度也不慢,而且年輕農民也開始上繳保險,為現在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了資金來源。

二是教齡補貼。從2009年開始,國家發佈解決民辦教師教齡補貼問題的文件,隨後各省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文件,並並出臺了具體的解決舉措。從目前公佈的解決方式來看,主要是按照每年教齡給予幾元到幾十元的補助,也就是說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民辦教師可以領取到的教齡補貼=教齡年限*每年教齡補助標準。也有些地方將民辦教師納入養老保險體系,個人與政府按照比例分攤養老保險繳納比例,雖然與正式在編教師待遇不能比,但每月也有差不多千餘元的收入。

三是兒女補助。除以上兩種方法外,作為農民的原民辦教師在農村比較盛行的養老方式,就是依靠子女贍養的家庭養老。這種方式也就是不借助任何國家補助,只是依託子女的孝心,讓子女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這種方式應該是比較常見的,也是目前農村比較認可的養老方式。


東愛雨小公


H

閥、、


用戶5393202174063


我的青春全都獻給了教育事業,現在已到了古稀之年了,希望政府能對我們的養老問題考慮一下了,不能再等了,每月給我們10元的補助又熊買點什麼呢?我們可是和公辦教師同樣出力呀!


泰山84680


關於原民師的養老和醫療待遇問題,多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還沒有切實解決好,主要原因是向政府反映情況的力度不足,應該有代表或個人多向上級申訴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