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专注经典电影收集整理,每天为您推荐值得一看的影视作品,关注我,不缺片儿,答应我,看一遍

《开战日》——“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豆瓣评分7.5分

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讲述了德军在一个上午就占领了丹麦的故事。由丹麦拍摄影片看的很震惊,装备并不寒蝉(至少在轻武器方面),跟中国部队比起来,要好上很多,然而没有什么战斗意志。有的是紧张,焦虑,主人公少尉一直是紧锁的眉头,从战前到战中到投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高层本身就对战争含糊不清,战前就十分惧怕德国,甚至不敢展开战前动员令,任由德军大摇大摆得开进丹麦国境。总之,《开战日》是沉重的,更是悲伤的,这份悲伤或许没有其他国家来得血迹斑斑、不堪入目,但失败成了它无奈的结局,这个尴尬的结果流露的正是一个弱小国家面对战争时的脆弱与彷徨。扪心自问,这不正是倡导追求和平的我们所要保卫的真正目的吗?


《1944》——“连小女孩都不放过”,豆瓣评分8.1分

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1940年,根据德苏之间的秘密协定,苏联入侵这三国,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则又重新占领这三国。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当德军进入这三个小国时,当地的人民是将他们当成了解放者来欢迎的。当德军在苏联失利,苏军反攻之时,又在这三国展开了激战。由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小的爱沙尼亚,在去年所拍摄的影片《1944》,就是描写的这一段历史。

正因为独特的位置和状态,使得爱沙尼亚人对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如此珍视,所以他们会通过这种手段再现这段残酷的历史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去他妈的战争,去他妈的正义,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自由的生活,如此而已。


《细细的红线》——“这部超赞不要错过”,豆瓣评分7.8分

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该片讲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细细的红线》是反常规、反惯例、反类型的,它在结构、情节、氛围、空间造型诸方面都没有一般类型片所具有的“经典编码”。作为一部反好莱坞类型片的作者电影,它有别于任何战争片,导演在叙事上的独创性颠覆了好莱坞模式,以一种貌似松散、混乱的叙事来完成导演特伦斯·马利克对人物心理现实的描绘以及作者本身带有形而上意味的哲理反思。不仅重现出二战中遏制日军攻势的关键战役,还探索了在极端条件下军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战争被深刻且真实地在片中描绘出来。

《现代启示录》——“摄影牛、音效牛、各种牛”,豆瓣评分8.4分

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 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柬埔寨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柬埔寨。 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憾。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


《全金属外壳》——“战争荒诞感,可笑又可悲”,豆瓣评分8.6分

5部不该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最具杀伤力的杀人武器是什么?不是史密斯手枪,不是AK-47,也不是M14,是“人”,“人”应该才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但是,比起枪械来说,“人”的缺点是不稳定,枪械只要不是机械故障,可以不问理由的杀人,而“人”太过复杂,有人杀的酣畅淋漓,有人见血就晕,有人甚至在杀人前还要问一堆“为什么”。于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种叫“新兵训练营”的地方专门来制造这样的致命“武器”,而原材料便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在《全金属外壳》中,库布里克便以越战为背景,展示了一群社会“新鲜人”如何被培养为全金属外壳的杀人武器,也展示了他们在实战中的威力。

《全金属外壳》,看时像喝一杯啤酒,看完一想才发觉喝得是伏特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