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河的华丽转身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叫山丹河,她是亘古就有的有名河流,古称弱水。

山丹河,属于内陆河黑河支流,南北纵贯山丹县境,上游白石崖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向北流到山丹军马场称马营河,花寨以下潜流地下至山丹县南湖出露成泉,又汇流成山丹河并向西北流到张掖入黑河,全场130公里,建有李桥水库和祁家店水库,今年又在马营河新建白石崖水库,山丹河是山丹县绿州的主要水源,是山丹人民的母亲河。

我流恋家乡的这条河,也深深的爱着这条河,她承载着我太多的儿时记忆,忘不了孩提时父亲常常抱我到河边讲述关于河的故事,忘不了母亲在河边目送我去上学,她时常让我依稀想起儿时的笑声与欢乐。假期里夏天与伙伴们在河里学游泳——“狗刨”、抓鱼虾,大人们洗衣服排成行,每逢雨后天晴又与小伙伴在河边草地上采蘑菇、放羊、打猪草等,冬天与伙伴们滑冰、打陀螺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七十年代末在山丹河中游修建了李桥水库,山丹河下游来水量骤减,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工业农业大规模的打机井提取地下水,直至超采地下水,山丹河的水源地南湖泉水干涸了,偶尔能见到因下暴雨进到河里的洪水——山丹河喊渴。

九十年代李桥水库向祁家店水库季节性的调水,至此上下游又统一成为马营河流域。由于没有形成严格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制度,山丹河周边群众和城区的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等全部排入了山丹河——山丹河喊脏。

悲哀,山丹河成了一条臭水沟。

2015年12月3日,振奋人心的山丹河水利风景区暨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家乡人民兴奋不已万分激动。2016年7月16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山丹河河道治理与景观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山丹县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亲近水、善待水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也是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修复与保护水环境,保障水生态安全的需要,还是完善旅游资源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更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山丹河河道治理与景观提升工程属于山丹县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依托山丹地域特色和水利状况,整合园林、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的滨河景观项目,打造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将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象。今年工程大规模的顺利进行,至年底一期工程即将建成,以后陆续还要建设二期、三期项目,我每天看着日新月异的山丹河,心潮起伏。这项工程全部建成后家乡能辉映出西部内陆城市的亮丽风光,山丹必将是一座具有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的福地。

我是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对水尤其充满热爱。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河流可以吸收废气尘埃,改善大气质量,调节空气温度,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因有河流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看如今山丹古城高楼耸立、车水马龙、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公园广场熙熙攘攘,经济繁荣人民幸福。贯彻十九大开启新征程,两个一百年,共筑中国梦。构建和谐、民族团结、科学发展、全面小康。

弱水启文明,历史开华章。

天地变,人为本、富民生、展未来、新的希望。

(马营河流域管理处 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