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拍鳥人長焦大炮加重磅雲臺腳架,飛版抓拍怎麼玩?有明白的嗎?

我色我攝


鳥類拍攝是生態攝影的一個分支,也屬於野生動物拍攝範疇。行內又叫打鳥,大家稱呼這類攝影人為鳥人! 現在來看看我這個鳥人如何解讀鳥類拍攝的技巧吧! 先從設備說起,在我們中國由於人為傷害的原因,野生鳥類始終和人類保持一定的距離,說白了就是怕人,這就對鏡頭的焦段有一定的要求,看到我們這些鳥人都用長槍短炮這回理解了吧,短了拍的效果拍不好。 接著就是相機設置問題,相機模式儘量用手動模式,三要素要先設定光圈,我的經驗是最大光圈減兩檔至五檔,感光度要看那個品牌的的相機和當時的光線條件,抗高感好的相機感光度設置高點沒事,否則噪點會太多。一般的相機,如果是陰天或是在陰影處拍設置為一千左右,如果是晴好天氣那就一百就可以了。也可以設置成感光度自動,讓相機自動調節。

這張圖片的抓拍,快門設置要在一千至兩千之間!前提必須上三腳架,如果手持拍攝要提高快門速度,拍飛版的鳥類照片對焦模式要選擇連續對焦就是AF-C,並且要多點對焦,焦點儘量選擇頭部,眼睛是鳥的靈魂,眼睛拍虛了基本上就是一張廢片兒了。再看看我們叫呆板的片子!


這樣的片子後邊就是天空,拍攝時對焦點就得選擇鳥的眼睛,並且要用快門優先模式,因為如果天空特別亮,拍攝的效果就會特別白,這時要用曝光補償來調節,會好一些,這時就得儘量使畫面簡潔,樹葉太多不好,會顯得雜亂,主題不突出。

再就是背景的選擇,拍鳥不能只看鳥,這張的遠處是綠油油的蘆葦,看看拍出來的效果就是不一樣。白平衡新人最好選擇自動模式即可。鳥類拍攝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特別是提前量的問題,高速連拍就不用說了,這點大家都會知道,我還沒有見過單張拍攝鳥的高手呢!
這樣的動作要想拍清晰了真是是個難題,它飛行速度很快,對相機的追焦要求挺高。所以在選擇相機時它的追焦速度是個必須考慮的問題,鏡頭焦段要在五百以上,儘量選擇原廠的定焦頭,畫質真的和副廠的變焦鏡頭區別挺大的。 最後我建議在拍鳥時,儘量鍛鍊著用雙目通過目鏡看,因為掙一隻眼閉一隻眼,是絕大部分攝影人的習慣,但是有時真的太累了,真有閉不起的感覺。雙目看通過時間鍛鍊都可以的,很實用的妙招! 如果拍鳥就是找樂,那真的沒有必要花太多的錢購置設備,這裡的投資是無窮盡的,過不了幾年新的產品出來了還得換!其他的就得自己慢慢積累經驗了,就是經常拍,多請教學習,很快就會上手了。祝福大家都能拍到大片兒!天天收穫快樂的心情!


周達旅拍


眼疾手快第一條。然後快門速度1250 往上,鳥越小,快門速度越高,2000差不多吧。拍飛版最好大晴天,要不感光度高了,噪點太多。光圈這個時候就是最大光圈了,那種拍飛版還要縮光圈的,我覺得沒必要,幾萬的定焦,全開就能用的嘛,要不你花這多錢幹啥,不就是圖光圈大點。


漫步的微博


說一下對拍攝飛版的經過。本人用尼康d810配置適馬150-600mmf5-6.3DG C型長焦,相機設置,jpg fine 自動iso 51點連續自動對焦,手動曝光,自動白平衡,光圈f8,速度1/1000,全部手持拍攝,無須腳架。以下照片都是用此器材所拍,希望有幫助。











Imjeff890


拍鳥有點拼裝備,最低一萬元。首先要求相機高感要好,因為要用高速快門1000-2000/秒,所以ISO較高容易起噪點。對焦要快且準。連拍要多10/秒才抓拍得到動態飛版。鏡頭在600左右,短了夠不著,長了不方便。打林鳥340起步。水鳥或小鳥看遠近400-600,有些時候需加增倍鏡,但光圈縮小,對焦困難。推薦性價比較高裝備尼康D500+適馬150-600s或c版。快門優先1/1600。光照差就只有降快門,人工智能伺服。或3D對焦。


常樂181


最大光圈減2-5擋是什麼概念?以640為例,減2擋是F8,減5擋是F22。請問有誰用F22打鳥的啊?如果用F22,那麼速度基本不變,那你感光度要多少?起版3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