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原本已被拉下來的手機價格突然飆升,卻感覺沒有人抵觸,這是為什麼?

上火雞湯


GSM年代一臺手機動不動四五千,現在好點的也四五千,哪裡貴了?說貴的自己反思下,9102年了,你才多少錢的月收入,好好努力賺錢去,要不一輩子用山寨粗糧。。


sam-gz


第一個問題:

以前價格低是因為堆料,幾乎沒有什麼研發成本和其他宣傳成本,小米一個飢餓營銷立刻吸引了多少人的關注。所以小米很快就贏了。


第二個問題: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手機發展到一個瓶頸期了,很多重要的零件娃、技術沒有很大發展,比如電池、全面屏等,現在大多都在堆攝像頭,內存等,可是這些零件又挺貴的。所以在更新換代沒什麼變化下,有錢人不在乎這麼點錢,沒什麼錢的,就之前手機湊合著用了,除非有必要換再換了。


喜歡的小夥伴們,點贊“加關注”吧~謝謝大家的閱讀支持!


小巫哥


因為手機性能提升非常大,我們對比一下5年前1999元的小米2s和現在2699元的小米8,真的差距太大了,雖然漲了700元但是功能強大了多少?不僅屏幕顯示效果更好,拍照更清晰,電池容量越來越大,充電速度更快,做工更精緻,RAM從2G升級到了6G,ROM從16GB升級到了64GB!而且加入了NFC,紅外遙控!所以手機價格的漲幅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且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自然願意花錢!


另一方面就是國產手機開始做高端,很多人總是看不起國產品牌,認為國產手機不配賣高價,尤其是華為今年高端風生水起,黑子認為華為mate20就值2000塊!其實我們非常簡單的做對比,蘋果手機的價位漲幅完全超過了國產,但是創新乏力,很多人依舊崇洋媚外,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反正小編支持華為高端機!


科技只說事實


問題:以前原本已被拉下來的手機價格突然飆升,卻感覺沒有人牴觸,這是為什麼?


市場真的是隻靠小米拉低價格的嗎?

你忘了,在小米之前,就有山寨機,他們的價格更低。在小米的初期,就有IUNI,就有360,還有大神,小辣椒品牌,他們的性價比更加高。

現在的高性價比品牌除了小米,還有榮耀,還有OPPO的Realme,還有vivo的iQOO,還有很多的品牌都一起努力的。

所以,智能手機的價格確實被降低了,這是得益於廠商的努力,當然,小米的貢獻非常大,也是最出名的,這個是需要肯定的。

智能手機的價格真的上升了嗎?

如果你想買旗艦機的話,當然貴了iPhone、三星、華為的旗艦機都貴了。如果你想買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也是貴了,榮耀、小米、一加的旗艦機都貴了。

可是,如果你買中端機的話,真的貴嗎?你知道嗎?最便宜的高通驍龍855最便宜已經被拉到2000元左右,這跟五年前的1999元買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有什麼區別?

你要知道,這幾年,互聯網品牌的旗艦機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你們只看芯片,現在還要看拍照、振動馬達、閃存、屏幕指紋,工藝等等的。

這幾年下來,工藝進步了,人工也高了,成本貴了,同時中端機的機子還能在2000元左右買到了旗艦芯片。

不然別人要虧本賣你?別人旗艦機還是1999元賣你?

你要知道,前幾年互聯網品牌不注重工藝,可以把價格做到了1999,現在工藝提升了依然在2000元左右。


太平洋電腦網


小米自己覺得自己拉低了智能機價格,三星,蘋果,HTC壓根不鳥他,在殺價格的是國產機,靠品質殺出重圍的華為提價了,不支持,不反對,一切看市場。



我黃的太監又咬人啦


感謝小米開啟了手機性價比的時代,致敬!

原本競爭火熱的手機市場,不知什麼時候起,‘性價比’三個字出現在各種手機評測文章中,高配低價吸引了大多機友,手機價格被拉下神壇,頭幾年甚至2000左右就可以買到像小米、魅族這樣品牌的旗艦機,可是現在呢?動輒五六千,甚至上萬的安卓手機,為什麼沒有人牴觸?是人們不差錢了還是真的就物有所值?

像三星W系列和大器系列的翻蓋機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內,畢竟這種手機起初就定位高端商務手機,配置平平,做工用料出色,而且據說每一部手機銷售額還會拿出一定比例去捐款,所以此次討論將此類機型拋除在外。

現在的安卓旗艦機甚至蘋果旗艦機,起步價真的‘令人髮指’,動不動3xxx/5xxx起步標配,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可經過我的分析,發現了一些貓膩,現在手機性能飽和,千元機的市場無疑是競爭最激烈的,可是一個品牌若是想長遠的走下去,產品線必須豐富,千元低端機,中端機,旗艦以及次旗艦必須都得有,不然人家有,咱沒有,多跌份兒啊!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種局面,買千元機的人還是在關注千元機,買旗艦機的也不會關注中端機和低端機,互不干涉,吃西餐的不關注你的豬肉粉條子裡面用的是不是笨豬肉,吃大蔥蘸醬的也不會關注你的漢堡裡面有沒有沙拉,一樣的道理,所以才不會有很多人牴觸這個問題,畢竟產品線豐富,對應了各種消費層次的人,旗艦買不起,有中端機,中端機太貴,有千元機,選擇性很多。

所以說每個品牌為了抓住各個檔位的顧客,遍佈周密的產品線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Sing14k


天天罵智能手機漲價的我,過來答一答這個問題。

樂視死了,小米要賺錢上市了。做了那麼多年手機,偷工減料打價格差這活,不能幹到死吧?

這兩年手機價格上漲的原因有:
市場匯率變了導致CPU存儲芯片屏幕等等價格上漲,你沒看這兩年JDI夏普屏都沒了嗎?一水的天馬京東方群創。

聯發科因為Cat.7的門檻倒下了,之後市場可用芯片方案少了,沒有競爭高通原因給你降價?手機廠商願意給你降價?

說手機價格上漲沒人牴觸甚至還一堆人吹捧,核心原因不就是網上水軍太多,普通用戶誰閒的沒事在那給誰誰誰當粉絲?而且什麼平臺火,立馬就有大批粉絲整齊劃一的集體湧進來控評。

這種狗腿子的活,誰都那麼閒天天在那幹?

電視劇裡的男主角職業談戀愛,手機圈的粉絲職業給idol打call。

既然粉絲們不罵,媒體不關注,用戶沒時間管,那也漲價就漲價了。


百略網


因為某些人總是提倡買手機愛國,但是,愛國就靠買手機嗎?

還有的為了情懷買手機,手機不是電影票,看完就走人的。

還有的就是為了比拼,喜歡的品牌就出一個2000不到的,拿出去沒面子,漲價更能滿足內心的自豪感。



失落的俄羅斯電影


所謂的低價旗艦,雖然性價比不俗,但是未必真香。當今處理器對普通應用性能過剩,只考慮處理器來定義旗艦已經過時了。手機整體設計,機身工藝,音質,屏幕素質,攝像頭,續航,軟件交互,都十分重要,處理器不再是第一考慮因素。

所以,手機價格降低是個偽命題,手機各方面都想做的很優秀,成本自然不低,小米選擇拔高品牌定位,逐漸提價也是這個原因。另外還有研發,人工,生產,物流各方面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的。


天平147267671


儘管目前手機界品牌很多很多,不過說到底就是那幾家。處理器要麼高通、要麼麒麟、要麼蘋果A系列;屏幕要麼三星、要麼京東方;攝像傳感器要麼索尼、要麼萊卡;

基於以上,手機的售價只是基於各品牌廠商的組裝技術加上品牌形象的加持,呈現到消費者面前的就是定價五花八門的手機成品了。

手機價格高了卻沒有人牴觸,這是為什麼?無非以下幾點:

1、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前3-4千的手機基本都屬於高端手機的定位,買一部手機可能要花費一個月甚至是兩個月的工資;不過目前3-4千的手機在某些品牌的定價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加上大家購買力的提升,一次性的消費並算不上什麼“大手筆”;


2、相對的定價。手機價格高了得看是什麼手機,比如蘋果7、8年前的手機定價5000+,而今年最新款iphone11依舊是5000+起步,你能說它貴了麼?在一眾安卓機都奔4-5000的售價,iphone11不僅不貴反而成“真香”機了;



3、性價比手機也不得不接受成本的增加。說到手機售價低不得不提高號稱“性價比”之王的小米手機公司,當年為了在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來不得不以高性價比作為賣點,就像奧克斯之於格力一樣。就在最近小米才發佈的5G版小米9 pro售價僅為3699元,依然採用高性價比來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對於目前這個手機市場來說,這定價高了麼?確實不高~,況且手機各方面的製作成本在不斷增加,比如處理器、屏幕等硬件;

4、高價不牴觸也有低價可供選擇。現在低端手機多是的,比如某米子品牌某米的產品,某為低端產品等,這些手機佔領了當年的山寨機,卻也有很大一批的購買者;因此在有沒有人牴觸這個問題上,不同的消費群體是存在不同的看法的;也即是你所在的消費群體決定了你購買對象的值與不值;

總的來說:消費水平提升加上硬件成本的提升,使得手機的定價上浮水到渠成,加上多元化的手機價格選擇,你總能找到你能接受的那一款!何況很多人覺得手機是個人的“面子”呢,再貴也買的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