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武漢封城後,獨居老人群體的生活面臨極大風險。一群年輕人組織起來,為社區扶助不完整或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無償提供送菜支援。一個多月時間,志願者們走近1500位獨居老人的世界,鞏固他們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尋找獨居老人”志願行動發起人周維(化名)的口述:

「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我們是為這次疫情臨時組建的志願者小組,只有十幾個人。2月中旬以前,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上,其次是為非肺炎患者做線上義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到了獨居老人的需求。

當時我們遇到了危重症或突發腦梗的老年患者,他們的身體狀況非常不好,一些慢性病老人還面臨斷藥風險。“家裡的老人沒有菜吃。”“老人沒有藥了怎麼辦呀?”這樣的求助信息,夾雜在數千條微博私信中。

2月10日晚上,一位女士聯繫上我們。她的父母住在武漢南湖,父親患有帕金森和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已經斷藥很多天了,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母親不放心把父親一個人留在家裡,無法去醫院開藥。她在外地只能乾著急。

當時管控嚴格,個別小區無法出入,送藥的志願者每天晚上七點後,趁小區值班人員換班,才能偷摸跑出來,騎車到武漢三鎮送藥。當晚,志願者到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為老人購藥,但醫生說白天在門診才能開藥。第二天,志願者一早去門診排隊,買齊了藥立馬給老人送過去。後來,那位女士告訴我們,父親晚上終於可以睡著了。

大部分子女很關心老人,卻因為距離無能為力,我們也遇到過直接撒手不管的情況。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時,一位老太太疑似感染,兒子把她送到了醫院。醫院床位不夠,他給老人留了床被子和一些吃的,就離開了。回家後,瘋狂地給志願者打電話,讓志願者幫忙看著,挺讓人寒心的。

除了這些危急的情況,我們遇到的獨居老人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行動不便,大多不會使用手機網購。一旦缺菜、缺藥,只能硬撐,或時不時靠鄰居接濟一下。所以只要我們看到關於老人的求助信息,經核實後就會幫忙。

湖北省“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命令下達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逐漸被收治,我們才騰出專門的時間為獨居老人送菜、送藥。2月21日,我發了一條微博:大家如果在武漢家裡有獨居老人或者殘疾人等不方便購菜的,可以聯繫社區送菜上門,如果社區不給送的,可以反饋給我,我們來和社區溝通。

我們需要把提供幫助的聲音傳遞出去,我發現單憑我們的力量是不夠的。正好我認識A2N(Anti-2019-nCoV的縮寫)疫情志願組的負責人,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線上志願者,主要工作內容是科普和闢謠。我們決定發揮各自的優勢,A2N整合線上資源,收集獨居老人的信息。而我們和社區打交道比較多,可以進一步核實和線下送菜。

2月26號,A2N的4位志願者正式參與進來,在各個渠道發佈“尋找無法取菜的獨居老人(僅限武漢)”的海報。截至3月5日,A2N在各個渠道收到了近1500條求助信息,其中大部分來自老人的家屬。

「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圖|尋找獨居老人的海報


核實信息時,我們會詢問是否嘗試過網購、外賣跑腿。如果老人腿腳不方便,無法下樓取菜,那麼是否向社區尋求過幫助。在社區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我們才會開始線下的幫扶。像查漏補缺一樣,這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方式。最終實際需要我們上門送菜的老人,大概只有數十位。

每天晚上,我們會提前規劃好第二天要去送菜的地方,和賣菜的老闆打好招呼,讓他給我們留菜,最好是存放時間久的大白菜、蘿蔔等蔬菜。每家老人的配額大概是200元,要是需要買油,就貴一點。

「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從一線志願者的反饋中,我看到了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態。老人們雖然缺菜,但是整體上精神狀態都還不錯,非常樂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A2N志願者小魚跟進的謝奶奶。

2月28日傍晚,77歲的謝奶奶通過我們的海報,加上了小魚的微信。謝奶奶發來的第一句話是:“感謝你的付出和辛苦。”

謝奶奶沒有子女,老伴去世後,她獨居了15年。一個人生活,她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平時喜歡在家練毛筆字、做衣服。

由於買不到口罩,武漢封城後,謝奶奶再沒有下過樓,過年前買的菜早就吃完了。於是一小碗南瓜粥,就著一碟腐乳和酸豆角,每天像這樣吃兩頓。謝奶奶說她飯量小,“有點兒就能活。”

疫情發生前,謝奶奶和鄰居吃飯,特意穿上了大紅色的棉襖,坐在沙發上拍了一張照片。後來,她在照片上寫了一行字:“老實待在家裡就是給社會做貢獻”。她告訴小魚,不是害怕自己怎麼樣了,而是萬一感染了病毒,不知道要麻煩多少人。

謝奶奶還擔心自己打擾了志願者,不斷強調:如果方便,就幫她帶點菜,她一個人吃一點便宜菜就夠了,要是忙就不用管她。

我們記錄下謝奶奶的情況後,第二天幫她叫了外賣跑腿。在等待外賣小哥的期間,小魚陪著謝奶奶說話,她告訴小魚,從來沒有人這樣及時回覆她消息:“你願意與老太太聊天,不嫌棄,你真好!”

謝奶奶戴著僅剩的一個口罩取到菜後,小魚囑咐她換衣服,用酒精消毒裝菜的袋子,口罩不要再用了。這些細小的關心,讓謝奶奶感慨,曾經那些她幫過的人,還抵不過特殊時期偶然遇到的陌生人。

最近幾天,謝奶奶還給小魚發語音唱歌,小魚和謝奶奶分享照片,約好了疫情過去後去看望她。其實獨居老人缺的不是菜,而是來自情感上的關心。心理上缺少依靠,這才是他們的真實困境。

3月6日,之前幫助過的一個老奶奶給我打來電話,說還需要幾種藥物。我當時聽不清,怕買錯了,於是拜託醫生朋友聯繫奶奶。醫生朋友溝通過後,發現奶奶不缺藥和菜,卻一直聯繫我們。我們轉而為奶奶尋找到了專業的心理醫生。

「真實故事」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

我們這個小團隊,可能是所有志願者組織中,最沒有計劃和條理的。我們沒有定目標,說要幫助多少人。有1個人求助,就幫1個。有1000個人求助,我們就幫1000個。需求增加了,我們再去擴充人手。

我們的初衷是切實幫助處於邊緣的獨居老人,可還是聽到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一開始,只要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我們都會盡量滿足。現在,由於只有2個志願者有小區通行證,難免有照顧不周的地方。2月29日,有個老人打電話質問我們,為什麼她需要的東西還不給送過去,說看電視上,想要水果志願者就給送水果,我們怎麼不滿足她的需求,是不是在騙她。

之前,我在微博上收集統計求助者的信息,主要是失獨老人、在疫情期間失去父母的孩子、生活不便的殘疾人士。有人評論,“你們憑什麼收集別人信息,誰給你們授權了?你們就是拿別人信息去騙人的。”也有人說,你的微博好歹去認證一下。為了讓大家更相信我們一點,我真的去給微博加V了。

我當時挺氣憤的,很擔心有些人本來想求援,看到這些話會放棄求助。我的朋友安慰我:“因為如果一個人真的遇到了絕境,身份證號碼都可以給你,如果命都沒有了,個人隱私一點意義都沒有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會想盡各種辦法抓住救命稻草。”

我們給老人去送菜送藥,都是不收錢的。志願者沒有民政部門批准,不具備募捐資格。前期我們團隊的費用基本由我一個人來承擔,除了給老人買菜,還有其他項目(比如為病患家屬捐贈防護物品),已經花了幾萬。最近,我通過微博付費問答的方式提供法律諮詢,用知識合法換來的收入,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

根據我們的核實與在一線的觀察,目前總的來看,真正無菜可吃的老人比例是非常小的,大多數情況還是屬於信息閉塞。或許還有一些獨居老人被遺漏了,我們會繼續尋找,哪怕像大海撈針一樣。

這段時間,我見到了很多因疫情去世的人,想站出來幫助一下大家,也算是給自己找到一絲慰藉吧。

- END -

撰文 | 成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