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內向、社交恐懼,常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該怎麼辦?

鄭日安


首先說:社交恐懼症?根本沒那麼可怕!找到根源,就能針對性解決!

有些朋友談到了自己有一種“社交恐懼症”的感覺。不知道怎麼從中跳出來。

這些朋友內心往往是特別真誠的、也願意幫助他人,願意讓朋友們接納自己。但是,在很多場合、很多情境下,會有一種“恐懼”。鬼使神差的想逃避,或者不由自主的張不開口。已經有多位朋友留言談到這個問題了。老鬼特分享此文和大家探討,談談老鬼個人的看法。

只要找到了所謂“社交恐懼症”的根源,我們自然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挺簡單、不難的!

老鬼將其中最大的根源幫大家梳理出來,或許您就正好對上了其中的幾條:

一、肚子裡的“貨”不足

有些朋友所謂的“社交恐懼”,最大的原因其實是肚子裡的“貨”不足造成的。

這個“貨”,可能是知識、閱歷、資訊、技能等等的不足,造成的膽怯。俗話說:兜裡有糧,才能心裡不慌。肚子裡沒幹活,自己就會有恐懼。承認與否,這是部分朋友社交恐懼的一個原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旁邊有一位二年級的小朋友問你:叔叔,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您能幫我看看嗎?——這個時候,你絕對不會恐懼!因為你的學識足夠應付二年級的數學題了!


二、口才、溝通、表達能力欠缺

部分朋友,並非天生的能說會道,甚至天生性格又有點內向。再加之口才表達能力欠缺,自然會又緊張感。

說明:不用去羨慕那些天生會說話,可以滔滔不絕、隨機應變的人。對於多數朋友而言,口才不佳,很正常。

我們需要想的、需要做的只有一點:學習、訓練!

口才的提升是有方法的!

從最基本的調整自己說話時的毛病、不好的習慣。到逐漸學習、注入一些“好聽話兒”,再到學習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境下發言的技巧、方法,都是可以學習的!

羨慕別人沒有用處!鬱悶、迷茫也沒有用處,學習就好!

如果你想不學習,找到一個什麼“仙招、妙招”聽別人講給你聽完,你就馬上不恐懼了??那就沒治嘍!

三、對社會、職場的人際關係法則,生存發展法則認知不足甚至有偏差

這是我們對社會、人際、職場等等產生困惑、迷茫,進而有些恐懼的一個大原因。

我們內心裡,有太多看不慣、不喜歡、認為不合理、不對的地方。潛意識中是牴觸或者厭惡的。總有“不平的內心”在作怪。

這些會影響人的潛意識,讓人失去了去主動溝通、主動容易的勇氣,更不願意去學習溝通、口才的內容了。


1、社會上的“陰陽共存”

這個社會,是由不同年齡、不同角色、不同崗位、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素質的人組成的,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體系、性格、風格等等也存在天然之別的差異!

雖然社會有一套基本公認的道德體系與法律規範。但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就決定了,不同的人的行為、語言等等,會有太多的與我們想象、認為的標準不同的地方了。社會上,出現對錯、好壞、高低、正反的事務、現象,是非常正常的。而很多人,卻只願意接納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

而坦然接納整個社會發生的一切,內心才能圓滿。同時說明:接納,並不意味著妥協!而是能夠在看到任何人事物時,保持冷靜、客觀的內心。沒有太多情緒的欺負,才能夠讓理性發揮作用,願意去主動行動,並找到正確的應對之道!

內向、不善表達的人,如果再不能保持平靜客觀的內心世界,就更不願意去行動了!

2、職場中的規則、法則

職場中,有太多的規則、法則,單單靠我們的感性理解、“我認為、我感覺”,往往是出錯的。職場的正常運作,一定有一些看似冷血、看似不合理的東西。

例如:和領導走的近,不能視為巴結領導。領導給交辦的工作,別“負責任”的一竿子紮下去玩命幹,幹不完不去找領導。領導佈置的工作壓的踹不過氣來,別自己鬱悶、到處發牢騷,活幹了,還讓領導生氣。

職場有太多規則、法則,有些是我們認知錯了,有些事有偏差的。有些事務的處理方法,我們不掌握,靠想當然去做,結果最終讓他人不高興。

以上三個版塊,多數人或許都在身上出現了!或許只是其中的一兩種。這都會造成自卑與社交恐懼。

有了這三點,我們針對性的提升就好了。沒必要再鬱悶、迷茫了,也別羨慕別人了。行動起來才是正道:

一、每天往大腦中、肚子裡裝乾貨!

乾貨是什麼?其實你自己知道的!老鬼每天在今日頭條上發佈的職場、銷售、口才、人脈構建類的內容,也都是為朋友們補充一些乾貨的!老鬼的直播間,也是在系統的講這些內容!

二、口才與溝通能力學習、鍛鍊

別想偷懶、找訣竅!一點一滴的去學吧!一方面可以從網絡上或者身邊人那裡去學習。老鬼也在頭條內發佈過很多類似內容。另一方面,老鬼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說,老鬼的直播馬上也會開這個版塊的實戰講解。可以聽老鬼的系統訓練。

三、職場、社會法則的學習

這個不用多說。有時間可以從網絡上去找、去看書,去請教身邊的領導同事。哈哈哈,也可以找老鬼。

以上供參考。

歡迎大家【關注】老鬼。每天為大家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歡迎大家留言、提問,針對個人工作中實戰問題留言。老鬼會盡力整理、分享。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意識到我自己性格上有一些缺陷,

或者說是一種恐懼,社交恐懼

不會拒絕,能自己做的事絕不麻煩別人

但是反過來,自己拒絕別人就感覺犯了大錯

害怕對峙,害怕衝突,看似友好,其實並非出於本心

渴望獲得別人的喜歡,不敢做自己,委屈且不快樂

我很少發朋友圈,哪怕發了之後也經常刪,基本上從來沒請別人幫忙點過贊,前兩天鼓起勇氣群發了幾百個人幫忙下載一個軟件,我都要發一個五塊錢的紅包,而且覺得不太合適就沒敢再繼續群發剩下的幾千個人了,平時甚至連聊天都經常撤回,生怕影響或者麻煩到別人

其實自己想想,也許怕麻煩,是我內心對別人的不信任

我是個很懶的人,很少買衣服,但是如果在網上買的話,基本上都是自己默默地看商品詳情,看評價,翻差評,翻問題,尺碼也都是自己對照尺碼錶去下單,有時候東西買回來,有一些小瑕疵的情況下,也不去麻煩客服退換貨,總是自認倒黴,忍忍也就算了,還會給賣家打個好評,或者等它到時間自動默認好評,

而如果在店裡買衣服鞋子,能不試就不試,試了就一定會買,總感覺已經很麻煩別人了,不買太對不起別人的付出了,

平時戰戰兢兢,極度敏感,害怕得罪人,不評論朋友的動態怕朋友不開心,評論怕說錯話,弄得別人更不開心,每次編輯刪掉再編輯,措辭要想斟酌很久,朋友發一條比較喪的動態,都會猶豫該不該點贊,點贊會不會讓他覺得我是在幸災樂禍,不點贊會不會覺得我沒安慰他

有時候特別喪,可是連壞情緒都不敢表現出來,怕給別人帶來不好的情緒,有一次壓力實在太大,太難過了,半夜偷偷跑到一個地下停車場才敢躲在車裡放聲大哭,害怕被別人發現擔心自己,但其實根本就沒人會注意到

平時吃別人一頓飯,恨不得回請別人十頓,擔心別人吃虧,生怕自己佔了便宜,會不會影響彼此的關係,

別人借了我的錢,也不忍心叫他還,實在活不下去了,才會態度委婉語氣低下的提醒他,然後他一打馬虎眼,也就順勢不繼續問下去,自己默默再想別的辦法,

而如果跟別人借錢,基本上只會發生在生死關頭,順序也是優先家人再到朋友,編輯的文字,更是足夠寫一篇長文,情深意切,態度極其誠懇,並嚴格承諾好時間,也幫別人找好拒絕的理由,給自己找好臺階,

不懂得拒絕朋友,有時候哪怕我並不容易辦到的事情,也會硬著頭皮答應,總覺得拒絕之後,會失去一個朋友,回頭想想,我自己都覺得挺累的

跟朋友相處,朋友只要不開心,我就會開始想是不是我那裡做錯了什麼,但其實也許只是他自己情緒不好了,

可能是跟家庭有關吧,農村出身的孩子,家裡從小就一直很窮,自己文化也不高,

出社會以後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極度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總想著多討好別人,別人就會願意跟我做朋友,而我也會覺得很榮幸,擁有很多朋友,儘管都是處於不平等的狀態,

但其實,真正的朋友有多少,只有自己才知道

後來開始慢慢醒悟,討好其實並不能贏得真正的喜歡和尊重,只有自己認可自己,尊重自己,努力讓自己更優秀,別人才能喜歡你,尊重你,

也不會再去奢求得到所有人的喜歡,畢竟我不是人民幣,更何況就算這麼多人喜歡的人民幣,也有人視若糞土,

我在努力改變,如果你也是這樣,希望你也能改變

愛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加油!


走心樹洞君


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


這位老師(我們濟南人稱呼陌生的成年人,一般都稱呼為老師,筆者也不知是為什麼,當然,提出問題的這位朋友的確是老師)。

給筆者的感覺,這位老師是被外在的困難嚇到了。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首先不必煩惱,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苦惱。

現在,筆者先從自己的角度,為這位老師分析一下原因:

一、正氣不足。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怎樣扶助正氣?在筆者看來,一要少看負能量的內容,二要多看正能量的文章。還有一個殊勝的方法是,平時多多唸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讓觀音菩薩聖號加持你度過許多難關。


二、能力不夠。這位老師,想辭職,父母不理解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這位老師的困境,是真實的。為什麼?怎麼辦?筆者以為,應該客觀地分析,到底這位老師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這位老師,可以多徵求一下同事、學生的意見,看看自己的教學水平到底咋樣?實在不行,請求學校給安排一個難度係數更低的職位吧。


只要能勝任工作,只要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個人都會感覺到輕鬆加愉快。


不要羨慕別人,不要嫌棄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此材很渺小。


濟溪河是中藥師


千萬別這樣想

前言:上帝為你關上了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很多時候,你要這樣想,你其實比很多人已經強很多了,就像你自我描述一樣,你從事了老師這個職業,你雖然沒有編制,而且主要你自我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做老師不可以。那就試試去改變,給自己放個假,可能是1個星期可能是1個月,想想師者應該怎麼樣才能做好教學生這樣的工作

古云: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工作是份情懷,是份夢想

我從小立志有這樣的夢想,當老師或者當個文人墨客。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寫文章,然後發表到各種小學中學類報刊,期刊。我還記得小學那個學習周總理十里送長安的時候,我朗讀朗讀的就哭了。從小到我讀高中我的語文幾乎都是我們班的第一名。語文老師就特喜歡我朗讀各種作文,文章。英語老師也是,歷史老師總之基本都是。所以我成了當時同學口中的“娘娘腔”,當時人千萬不要因為人家怎麼看去影響自己,很多時候做事情是發自內心的,包括朗讀,寫作,閱讀。就像現在當老師也有特級老師,骨幹老師,學科帶頭老師,他們都是在自己的領域專研併為之付出的人。

所以我們要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在做一份工作的時候,到底是什麼影響著自己。

小編創業很多年,工作了也很久。曾經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要人家看到,那樣我才有業務,才有錢。但是隨著年月的增長,包括遇到各種不靠譜的人,被坑的遍體鱗傷,體無完膚。但是現在仔細想想,這些人都是你生命中你應該去感恩的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年輕苦點。累點沒什麼不好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白了少年頭。好好的振作起來,不要為了任何人,就想想自己,想想生你,養你的父母,為了他們你也不能自卑,不能拋棄自己,社會縱然有各種不公平!

揚起風帆,做那個最好的自己,誠信有品德,不要隨著社會而去變的物質變的失去自我。

世界上比我們過的不好的人大有所在,但是他們都依然堅信自我,堅持自我,為自己為生命奮鬥努力。

小編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經歷點真的沒什麼,別怕!

如果我失去了你,那麼我會想起我們的過去,如果我失去了你,我會用心的做好現在的自己,如果我感到了自卑無奈,那麼我會想起曾經年幼許下的願望-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也許僅僅只是願望,但是我相信即使我是那一粒塵埃,我也會在沙漠中會做點什麼。也許我也能養育一片森林-胡樺原創分享。

本文在今日頭條獨家原創首發,在悟空回答獨家編輯原創首發,穩穩最靠譜-系今日頭條職場創業原創作者,由自媒體老兵,職場創業老兵-胡樺先生運營。胡樺先生(窮三代,創二代)為底層發聲,希望通過微不足道的力量持續不斷的為正能量進行傳播分享!


穩穩最靠譜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讀書時候的經歷,我從小是出生在一個普通機關家庭,父母也是正常工作的,我是獨生子。但是從小可能確實陪伴,所以導致自己不太敢和陌生人說話。後來自己在大學畢業患上了神經症,經過治療和學習心理學從而擺脫了很大一部分自卑情結。我想和你分享的有以下一些感悟。

自卑並不一定是不好的

很多人認為自卑是不好的,導致自己很容易排斥自卑。其實自卑是有其意義的。自卑是驅使人們不斷完善自我的一種基本感受。只有有了自卑人才會謙卑的渴望進步,但是這裡強調自卑情結是有問題的,什麼是自卑情結呢?自卑情結就說人們把本該屬於自己的問題總是歸結到外界來找藉口。比如一個孩子考試不及格,總是認為老師教不好,自己智力不高這些外界因素,從而阻礙了自己本身的潛力。所以正常的自卑不一定是壞事,而自卑情結才是需要修正的。

警惕這些問題

1.完美主義和強迫症。很多別人不在意的細節卻經常會引起你的注意。你的床鋪、書桌等等私人領域比其他人要乾淨整潔(用牙膏的時候是不是必須從下往上一點點擠?哈哈,腦洞開的有點大了。) 2.對愛既渴求又躲避。渴望友情、愛情等等一切形式的溫暖,害怕被別人否定,即使委屈自己也想要討好別人,一旦有人對自己好就感動地不行不行的,常常陷入一種狂熱的、沒有理智的回報狀態。但是從不主動,因為別人的主動才能給你安全感。所以在別人的眼中,你看起來有些內向。害怕欠人情債。 3.害怕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缺乏主見,常常被別人的想法左右。 4.好勝心很強。感覺很自卑,但是又想在很多方面讓自己變強。即使已經很強了,還想讓自己變得更強。 5.做事前總是會考慮好各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並制定相應的計劃,但考慮的最多的是悲劇的可能性。 6.身材偏瘦,但是食慾卻不小,和身材相近的人比起來,你吃的較多。 7.在很多事情上有拖延症的傾向。 ......還有好多好多的異常症狀我就不詳細說了。

尊重自己真實意願

社會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社會規範,說如何是對如何是錯,其中很多道德標準與人性是想違背的。譬如,某視提倡的最美醫生,高度讚揚帶病上班,不顧家庭。還有就是,讚揚某撿垃圾的老人,孤苦一生把一輩子的積蓄都捐出來。這些東西是真的好嗎?真的對嗎?

這最美醫生和拎荒老人真的就幸福快樂嗎? 自卑的人問題在於太想做好的事,太想獲得別人的認同,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意願。其實世界上並無絕對的好壞,只有觀點立場的不同,更多的東西是灰色的不是絕對的黑與白。 擺脫自卑的第一步,不要用這些標準來評判自己,接受自己內心的需求,那怕是不被社會上大多數人所接受所認同,但需承認這就是你想要的。尊從自我內心的選擇。

學會欣賞並悅納自己

自卑就是太過希望自己完美,把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看得太大,首先我們要承認我們每個人是有差異的,比較是在所難免的,那些提倡不比較的說法是不現實的,在自然界裡面生物的本能就是找定位,定位是什麼,就是從比較中來的。比較是什麼,比較是一種學習是本能。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比較的目的不是為了貶低自己或者別人,而是更加清晰認識自己和外部世界。

知道自己的不足,並且明白這些不足會帶來什麼後果,你能接受這些後果,願意與這些不足一起前行,這就是愛自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愛不需要理由。當然不是說改變不好,所有的改變都應該出於自發,十分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時候才實行的。


其實自卑是在提醒你需要關注一下內心的感受以及需求了,它不一定是你的敵人,明白了嗎?

阿爾法心理研究所


我今年也是27歲,2015年畢業,2016年考上的老師(有編制…)。我也是來自農村,考老師的時候,要14個,筆試第七,面試14…總成績第十一考上的。我的面試也不好,現在上班半年多了,講課水平還是一般,一有聽課的就緊張,不自信,講不好。但我們學校同事之間關係很好,互幫互助,我們這裡其他學校還歧視代課的,但在我們學校一視同仁,沒有這種情況。不過最近我也過得並不如意,有一個同事和我住得很近,每次都會一塊順道開車帶著去上班(60里路),在我們學校再平常不過了,互相幫忙,但我對象可炸鍋了,去人家家裡鬧,弄的我很難堪。這段時間在學校就過得很不愉快,好在我們學校的同事,很理解我。有一群好同事,真的會給人希望,讓人有勇氣去面對各種挫折


逆水未寒


我也曾是一個很自卑的人。

自卑敏感多疑是我畢業後參加工作以來自己認知自己的幾個標籤,我不愛說話,也不認為自己有卓越的能力,社交恐懼對我來說就是沒有手機的低頭族,我很害怕別人把目光聚焦在我身上,很怕自我介紹,很怕別人的誇獎和諷刺。聚眾的人群如果視線在我的身上有過多停留我就會覺得他們在議論我,經常做不好事情,覺得自己是一個索然無味的人,不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更不會快樂,別人是笑起來很好看,我是看起來就很好笑。你看,我的情況比你好不到哪兒去吧。

當我意識到自己這個心理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就這樣吧,但是後來因為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一名護士,我需要去回答一些病人的問題,當時因為在內科,面對的都是很多慈祥的爺爺奶奶,遇到了一名退休老幹部,記得當時他住院給我寫了一首詩。那是我實習後上崗的第一年,具體內容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大概意思就是,年輕人正處在意氣風發的時候,應當試著邁出去展示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不應該在膽怯和戰戰兢兢中度過。那個時候我就邁出了第一步,開始主動去和病人做一些交流,詢問他們休息的怎麼樣吃過早餐了嗎?

我有一個一直以來的閃光點,就是我做事情功利心很弱,就是不用好勝心影響的去有質量的完成,這個閃光點在工作中幫了我很多大忙,所以領導很願意把一些很重要的文件以及方案交給我,我給你的建議就是,百無一用是不可能的,找到自己不同的發光點放大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開始慢慢收穫自信和對抗生活的勇氣。

還有就是多讀書,讀有用的書,我是謝絕一些噱頭很強的標題黨雞湯的,比如我現在本職工作是互聯網我就專門讀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書,換句話說,如果你有喜歡的領域,也去多涉獵,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把時間最大化的利用,絕對沒有壞處的。讀書時間久了很多氣質以及心態上的改變都是無形的,等你發現的時候,你再回過頭看曾經的自己,發現早就已經往前走了很多步了。

人際交往差的主要表現就是沒有朋友,這個其實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花時間來塑造自己或者拼命工作努力生活,大家都行色匆忙沒有很多時間去維護一些社交也是正常的,如果你需要朋友的話,試著讓自己走出去多接觸外界,就從開始和身邊的人聊天說話做起,很多時候,你不做出改變,就真的是這樣一直下去了。

當你覺得現狀很糟糕的時候,就從點點滴滴你不滿和意識到不好的點去改變,不要破罐子破摔,撿起來自己能做的事情去著手,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你把喪氣和胡思亂想的精力都用來改變了,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青檸芒果小姐姐


我今年27,自卑壓抑,社交恐懼,生人與熟人面前判若兩人,喜歡獨處卻又害怕獨處,有時候覺得自己很陌生,有時候自己大腦沒想過的事(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我會脫口而出,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撒這個謊,我覺得自己特不真實特虛偽,可要是平心說的話,我與別人相處總會為對方考慮,哪怕是個陌生的沒有座位的帶著大齡兒童的人。有朋友但寥寥無幾,以前經常聚現在偶爾聊聊,我與她們逛街吃飯看電影但不聊心事,我從不向她們說有關於自己的任何事,且怕且虛偽,怕是我害怕她們會煩我,虛偽是不想落下任何別人閒聊的話題。我現在除了同事幾乎也沒什麼朋友,除了偶爾誰結婚偶爾誰生日,我幾乎沒有什麼社交活動,這樣的日子持續兩年了,星期天我就回家,工作日就上班。我想過改變自己,可是有時候逼自己卻適得其反,討厭現在的自己卻無能為力。


師臭兜


堅強,所有的問題都能克服,但要注意是一點一點的克服,不是說問題一下就能解決,平常心,你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工作,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平凡的人,關鍵是看問題的角度和心態


sun爆款大師


內向,自弊,社交恐怖並不干擾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內向不是病,而是我過於愛面子。自弊不是疾,也不要害怕,自弊只不過是不愛多說罷了,不愛多說的人不是好現象,年輕時候不覺,到上些年紀就會提前造成小腦萎縮。在說話上本身就不愛多說,如果上了年紀後更會口齒不清,無論左手還是右手至下肢容易出現偏癱。如果今天不急時醫治,到了中老年就是一個提前痴呆的表現,到時候你會終身後悔的。

最恐懼社交,正是前兩者導致了你恐懼的前兆,社交可以緞練口才,如何與人說好話,這些小小的技兩從自己做起。學會和人說話,慢慢地來,儘量多接觸人,若是在說話上自我覺得困難,哪就拿一本很有價值的經典從頭開始閱讀。譬喻說電視臺的主持人,學習主持人怎樣說話,也是一種標準的校正方法。

如果連這些都不願意,你的這些毛病沒有人能夠救得了你,就連今天的高科技也束手無策,何況神仙皇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