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居家“閉關”是有效減少病毒交叉感染風險的良策,但很多人長期宅在家中,難免引發煩躁或頹廢等不良身心反應,這個時候,人們親近彼此、嚮往戶外生命與活力的意願正在不斷積累。

“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其實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身心療愈力量,就可以有力緩解人們的焦慮情緒,健康積極地度過特殊時期。今天有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推薦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李樹華,教大家如何在疫情期間進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環境設計和活動。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人們的身心健康與其居住環境密切相關,陽光、新鮮的空氣、以植物為代表的自然要素,可以改善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身心狀態。園藝療法則通過利用園藝及其相關活動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李樹華建議,居家狀態時,首先可以通過窗景接觸自然。每天接受一定時間(一般建議至少半小時以上)的自然光,對於保持生物節律、維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空氣質量良好的條件下開窗通風,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潔淨的重要手段。而憑欄遠眺,尤其是觀看自然景觀,可以有效的放鬆身心。

其次,可以在室內擺放植物改善空氣條件、殺毒抑菌、穩定情緒、減少負面感知、緩解疲勞與壓力。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植物都適合室內擺放,對於有毒、引蟲類、造成過敏源的植物,應慎重使用。

“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最後,人類在感知環境併發生環境行為過程中,“感覺刺激的信息傳導至掌管自主神經系統和感情的大腦裡,然後進行綜合判斷,信息到達運動神經系統的遠處。自主神經系統中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互相補充,控制心臟、血管、胃等的平滑肌以及內分泌腺的運動,調整體內環境的恆常性,將外部環境的變化與內部環境的要求統一起來,維持睡眠、呼吸、體溫、血壓、食慾等生命活動。”李樹華說。

簡單來說,相較人工的居家建築環境和一般的室內活動,飽含自然元素的園藝活動,能夠帶來更多有益健康的感官刺激,使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如何利用植物刺激五感

李樹華建議,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室內自然元素與園藝活動,刺激五感。

A 視覺刺激

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給自己帶來不同的視覺刺激和心理暗示。暖色如紅、橙、黃等較為鮮豔奪目的植物,使人心跳加快、精神亢奮,給人以熱烈、興奮和溫暖的感覺。

暖色的室內盆栽植物推薦:君子蘭、仙客來、蝴蝶蘭、紅掌、一品紅等,廣州還尤其流行金桔盆栽,以營造熱烈的氣氛;暖色的鮮切花推薦:紅/橙色月季、山茶花(雲南較多)。如果沒有養花習慣,也不要忘記欣賞橘子、香蕉等水果的色彩。

李樹華提醒,長久閉戶不出的居民還可以在白天拉開窗簾,或多去陽臺活動,感受日光明暗給視覺的刺激。在陽臺眺望遠處的樹木、綠地或者水景可以有效降低壓力,緩解不安情緒。醫學試驗證明,窗景可以增強疼痛耐受力。在觀看自然環境的五分鐘內,患者會體驗到積極的身心變化。

B 聽覺刺激

研究表明,相比於噪音環境,人們處於令人愉悅的自然聲音中時,其皮膚電導水平的生理恢復速度較快。足不出戶的日子,正好有時間安靜下來,沉澱所有噪音,凝神聆聽那些我們平時不注意分辨的美妙聲音。比如,風拂過鬆針的聲音,雨打芭蕉的聲音,山谷中細小雨聲,高山流水聲、蟬鳴聲等。

C 嗅覺刺激

“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有一項實驗證明,源自開花植物的自然氣味增加了被試者的鎮定。如今,不得不長時間在家的我們,如何去尋找大自然呢?李樹華說,可以巧用芳香植物和精油香薰創造條件,如中國水仙、薄荷、羅勒、迷迭香、蠟花等,或森林精油和薰衣草精油。

D 味覺刺激

有陽臺花園的居民,可以栽種可食用植物,如蔬菜、香草和花卉,收穫成熟的瓜菜烹調享用;栽種花卉,可全花入藥,或沖泡花茶。若平時家裡沒有常備的果蔬花卉種子,可考慮水培大蒜,發豆芽等簡單易操作的栽種活動。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栽種成果,還可提升栽種者的成功感和自我滿足感。

“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E 觸覺刺激

有地暖的居民可以赤腳活動,感受冷暖對皮膚的刺激。若家裡有不同類型的植物,可觸摸植物的不同部位達到感官刺激效果,如枝條、花朵、果實、種子等。

培養你的園藝興趣愛好

“通過園藝活動可與植物的生長建立聯繫,培育植物的過程包含了培養、觀賞、獲取等各種本能行為,改善情緒健康。”李樹華認為,培育植物的過程也是創造性行為,通過解決各種問題,增強自我滿足感。

NO.1

修枝造型,體悟意境

家裡有盆景的居民,可以對盆景進行修剪和觀賞。在有限的空間裡體味無限的藝術景象,景有盡而意無窮,引發無窮聯想。

NO.2

家庭園藝,培養孩子責任感

“閉關”別焦躁!專家支招:在家也能擁抱大自然

若家裡有延遲開學或上網課的兒童,栽培植物也可作為家庭親子活動。通過接觸自然,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產生共同家庭體驗和話題,促進情感交流,傳達生活的智慧和文化。

NO.3

植物藝術創作,展現自我

進行以植物為媒介的園藝療法,通過接觸不同的植物材料,並從其藝術創作過程中透視內心世界,用植物來表達心情,展現自我,最終達到痊癒的效果。插花、植物標本製作、花卉工藝品製作、為植物染色等活動,都可作為自我表現法之一來使用。

李樹華表示,除了做好自身生理防護,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更要讓心靈不再恐慌。好好利用在家“閉關”的機會,發揮自然力量,將心沉澱下來,認真地反思過往,面對現在,憧憬未來。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出品

記者:郭靜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