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今天是“3.15”,雖然沒有晚會可看,但依然要吐槽一下那些坑人的商家。


58同城,作為一個“神奇”的網站,已經把“虛假信息”、“坑人騙人”的標籤打在了自己身上,很多用戶都有切身感受。


近日,2019年度全國生活服務電商消費評級數據出爐,共計41家投訴量“規上”電商平臺上榜。其中58同城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電數寶”數據顯示,2019年度“58同城”共獲得15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實際上,58同城一直充斥著亂扣保證金、無故凍結賬號、洩露個人信息、發佈虛假招聘信息、租房實物與描述不符等現象。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No.1

年度投訴數據


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投訴“58同城”的用戶主要集中地為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山東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貴州省、陝西省。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在投訴“58同城”的用戶中男性的佔比為66.667%、女性的佔比為33.333%。另外,用戶投訴“58同城”的消費金額集中在100-500元區間、1000-5000元區間、0-100元區間,佔比分別為33.333%、26.667%、20.000%。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No.2

用戶投訴典型案例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此外,據國內知名第三方電商投訴平臺“電訴寶”收到用戶維權案例顯示,“58同城”存網絡欺詐、退款問題、信息洩露等問題。


案例 .1

疑似騙取保證金


據網友投訴,在58同城上發帖出租房子,可是,發帖需要支付保證金,按照網站提示逐一完成,提交信息的時候,系統卻提示該信息審核不通過。


該網友修改信息之後,再一次完成提交,發現仍需要支付保證金,連續四次的更改信息繳納了四次保證金,回饋的信息依舊是審核未通過,信息未發出,而且保證金也並未退回。


網友懷疑自己被欺騙了,立刻向客服反映,客服也並沒有予以合理的解釋,只是說發送的消息涉嫌違規,因此扣除保證金。


網友表示,自己上傳的帖子是很正常的轉租房子的帖子,並不存在不合法不合規內容。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很多消費者在58同城網站提交資料,會因為信息填寫不完整而審核不通過,修改之後再次上傳依舊需要認證,而且需要再次支付保證金。有消費者懷疑,58同城通過上述行為來騙取用戶的保證金。


案例 .2

用戶賬戶無故被凍結


有用戶在黑貓投訴反映,該用戶之前在58同城招聘頻道發佈了一些招聘兼職的信息,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所有信息都被網站刪除了,而且賬號也被永久凍結。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客服回應,信息中含有非法內容,而且存在違法收費等原因被凍結。因客服是智能客服而非人工客服,所以只會反覆回覆信息中有非法內容而被凍結,卻不會解釋其他問題。


該用戶表明,從沒有發過任何收取費用的招聘信息,也從未收取過任何人的費用。


案例 .3

疑似霸王條款


張女士於2019年7月24日11點37分購買了“58同城”對招聘職位的10天的置頂服務,花費1240餘元,訂單號為37964488168084。
通過微信掃碼支付,於當天12點53分取消置頂。我還沒有使用這個置頂超過兩個小時,平臺就扣除了700餘元的服務費。而剩下的497元說已經退還給我。但是放我在7月27日發現我的微信或支付的銀行卡中沒有497元的款項進賬,給平臺客服打電話,客服說,這497遠已經用做“優選職位”這個推廣服務消費掉了。這個優選職位服務我從頭到尾都沒有選擇購買過。它們退款後也沒有告知我497元會用做這個“優選職位”上。這不就是霸王條款嗎。


案例 .4

售後退款遭拒


謝先生於2019年9月9日,在“58同城”購買7天置頂信息,訂單號為204247762200526242。
結果58同城只給置頂3天,和58同城多次聯繫,要求將其餘4天的120元退回,58同城拒絕不退,而且以58同城公司總部技術部門提供資料為由,拒不退回,於2019年9月26日第一次提出投訴,至今58同城都沒有聯繫過本人。


案例 .5

規避責任後消失


方先生於2019年3月30日通過“58同城”平臺與商家約定工商註冊事宜!訂單號為10000501012019040908035409894。


約定1530元商家全包並且提供註冊地址!註冊個體工商戶可以正常報稅開票!但是商家所註冊的個體工商戶無法做稅務登記更不能開票,原因是商家提供的地址已經被做過稅務登記了,也就是說同一個地址無法做二個稅務登記!多次與商家協商,但是商家不是推脫就是躲避後來索性把我手機微信都拉黑了,向58同城多次投訴舉報,58同城以證據不足為由無法判定商家違規。


案例 .6

騙取預約金


據黑貓投訴反映,用戶在58同城網站上找到一個招聘兼職模特啟事,隨後,使用QQ與對方取得聯繫。


對方稱,在去拍攝之前,需要繳納部分預約金,並且稱工資很高,預約金的錢不抵工資的幾分之幾。利用高工資的誘惑讓用戶支付預約金,但是在用戶繳納預約金之後,對方就失去了聯繫。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此外,在聚投訴看到,有用戶向58同城網站公開招聘的職位投遞簡歷,卻發現,實際上的工作信息和網站所公開的信息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用戶經過調查瞭解到,招聘者掛著“高大上”的職位背後卻是酒店服務員或者是KTV的陪唱。還有用戶申訴,在瀏覽過某些職位過後,會經常有大量的短信及電話來騷擾,嚴重干擾了日常生活。


No.3

58同城的原罪


從2011年起,很多媒體都爭相報道了發生在58同城上的詐騙案例:用戶通過58同城找房子,結果遇到坑人錢財的黑中介;在58同城找工作,結果遇到詐騙團伙,被要求繳納大量培訓費和押金;通過58同城買二手手機,結果被賣方用釣魚鏈接騙走錢財。


很長一段時間,在網上隨便一搜,58同城上被騙的受害者比比皆是,“虛假信息”已經成為58同城的一個標籤。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最近,侃侃哥以“58同城”和“騙子”為關鍵詞,在百度上得到的搜索結果是742萬個。


甚至有自媒體直指58同城是“互聯網毒瘤”,稱這個“神奇”的網站倍受詬病卻屹立不倒,幾乎從未受到過全民輿論和社會指責,這才是其“神奇”之處。


更可怕的是,58同城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通過優化身份識別、行為監控、信息審核等技術策略來打擊網絡詐騙,也沒有增加相應投入,更沒有維護用戶權益,如今“虛假信息”已經成為58同城揭不掉的標籤。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說到“被騙”,姚勁波最有發言權,他創立58的靈感就是來源於一次自己的被騙經歷:2000年,姚勁波來到北京,成為北漂大軍中的一員。


當時的他,對社會陰暗面還所知不多。為了解決住宿問題,姚勁波將1200元交給一名房屋中介。結果他遇人不淑,碰到了一名套路滿滿的黑中介。


這名中介只帶著姚勁波看了一次房,就再也不願意搭理他。後來更是騙走了姚勁波的中介費收據,並當著他的面撕掉。沒有了證據的姚勁波欲哭無淚,卻也只能自認倒黴。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從那時起,姚勁波便生出了創建58的念頭:應該有一個網站,能夠把房東和租客直接聯繫起來。2005年,姚勁波離開萬網,創建了58同城。


58同城的成立,讓姚勁波實現了五年前的夢想,也讓他走上了名利雙收的人生巔峰:2008年,姚勁波榮獲中國最具成長性CEO ,兩年後,姚勁波榮獲互聯網創新風雲人物稱號。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成功。


然而,隨著58同城一步一步壯大,姚勁波也變得越來越膨脹,膨脹到失去了“打假”的初心。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由於58同城信息審查不嚴,打擊網絡詐騙的投入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導致58同城上虛假信息到處都是,詐騙事件接連發生。而對於那些被騙的受害者,58同城也沒有很好地維護他們的權益。


當初,姚勁波還是一個因為自己受騙而想整頓市場環境的逐夢者;現在,姚勁波學會了推諉責任和視而不見,變成了一個“資本思維”至上的商人。最終,出發點很好的58同城,聚集了大量的騙子和投機者。


對於在58同城上踩過坑的受害者來說,它的口碑可以說已經爛到了極致。已經變成了一個滿分公關也拯救不了的、大眾口中的“騙子”網站。


成立15年,58同城上的行騙手段並沒有改變,在微博上、知乎問答上,類似的被騙經歷仍舊有大量網友在講述。


全年獲15次“不建議下單”評級,58同城還是那個坑人的網站


58同城上經常出現的騙局,大概可以分為三種:求職類、生活類和房產類。與此同時,在這些騙局中還存在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


這麼多年過去了,儘管58同城在宣示著自己的改革和承諾,但各種虛假信息和騙局依然充斥著整個58同城,用戶依然經常被坑。


希望58同城能夠懸崖勒馬,摒棄資本思維,重新打造自己的形象,真心實意為用戶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