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知道小孩的真實想法嗎?

DearJaneTiM


比較關注自己的孩子的家長,其實都是可以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的,這是自己陪伴觀察瞭解長大的孩子,從嬰兒期就觀察瞭解到現在,如果不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那是因為自己平時就忽略了關注觀察瞭解孩子,自己太忙了,或者自己的情緒一直都是焦慮抑鬱的,無法關注觀察孩子,也很少溝通和交流,才會出現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的情況。

有的家長說自己真不瞭解自己的孩子,那麼一定需要反思到自己本身的陪伴觀察瞭解是肯定做得不夠的,一方面是觀察溝通來了解孩子;另一種能力是共情的能力,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對方的感受和想法,通過仔細的觀察,感同身受也可以瞭解到對方很多內心的情緒和想法,更何況是相對單純的孩子了,有的很瞭解自己孩子的父母會說:你撅一下屁股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了,就是這個能力的體現,孩子沒說話,但是你根據平時對孩子的瞭解,共情能力加上自己的思考,基本孩子不說話,你也可以知道大概孩子的想法的。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總是不說話,不願意跟我交流,我就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了,這也是另一種表明自己很缺少觀察瞭解的表達,一般來說,是因為自己比較多的焦慮,煩躁,或者抑鬱,自己的負面情緒佔據了自己的內心,無法耐心去觀察和共情孩子,所以看不出來孩子的想法,如果換一個耐心安靜的人,很可能就可以共情到不說話的孩子的想法是什麼,如果從小就生活在一起的話,孩子不是天生就會沉默的,都是從願意表達溝通,因為一些教育方式和父母性格的影響,才會壓抑了孩子的表達,才慢慢不說話,不願意溝通的,但家長沒有觀察留意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也就無法理解孩子的不說話的意義了。


李建中心理諮詢


家長當然應該知道小孩的真實想法。

有句話,叫知子莫如父,是有道理的。一切的瞭解,都敵不過天長日久的相處。這樣的相處,也許只是有一起吃飯、偶爾交談、偶爾遊戲、偶爾互動構成,但日復一日,依然是一種水滴石穿的深深瞭解。

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脾氣,口味習慣,作息起居,家長都是應該瞭解的,遇到事情的行為模式,反應應對,也是基本有數的。

我們都認為,在正常的情況下,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不瞭解的。

比如,那些留守兒童。中國約有6100萬留守兒童,他們中間很多人也許就是一年見自己父母幾次,甚至幾年見不到父母一次,中間和父母的關係也就是打打電話,視頻一下,家長就很難知道孩子們的真實想法了。

孩子在每個階段,想法,溝通方式,需求都會有變化,家長需要學習一些兒童教育的知識,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狀態,以及有些孩子不願意說出來的想法是什麼。

從本質來說,孩子的需求和成人需求在心理學上也沒啥區別,正常的溫飽,安全感,愛,還有自我實現。家長在猜測孩子的想法時,無非就是圍繞這些基本點去猜測。到青春期,孩子會有一些叛逆,要急於證明自己,或挑戰權威。當家長理解到孩子正常生長規律,就會對這些事比較洞察,不會瞎猜瞎著急了。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的信任關係是要花時間精力建立的,如果孩子足夠信任你,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陳嵐的女拳


我的寶寶快兩歲啦,感覺人小小的,卻有自己的思想,大人說的話都聽得懂,也能看出來我的的表情要表達的意思,可是,我對寶寶卻不是那麼的瞭解,才到咿呀咿呀學語的時候,很多東西只能靠寶寶自己的發音和動作來表達,有時候我就根本不知道寶寶要什麼,瞬間被自己弄跪了!寶寶最親的人就是媽媽,我也相信只要你去和他做朋友,想去交心,你會知道寶寶的真實想法的,我也在慢慢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希望以後我能和我家寶寶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