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小巷(散文)

老城小巷

张晓峰

开车宜走大路,步行宜钻小巷。“钻”似乎不太雅,却极形象,走到狭窄处,须侧身才能过去;小巷多弯曲,别说一眼,三两眼也望不到尽头,有时甚至还是死胡同。故用“钻”。

老城多小巷。从家去单位,不远不近,适合步行。大路热闹得让人有些心烦和胆怯,而且路线只有固定的一条。而那些通往单位的小巷,却有好几条,早上和晚上,晴天和雨天,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大路两边林立的店铺招牌设计得很美,但在我眼里不是风景。哪怕小巷两边只是水泥墙壁,我也觉得美不胜收。

老城小巷(散文)


小巷两边多旧宅。有的宅子久无人住,院子里长满了草,屋顶上也是。大街上是没有草的,有人工种的花,好看但不亲切。草从旧宅里溜出来,从墙缝儿里钻出来。看到这些亲切的草,竟然有了回老家的感觉。小巷里也有花,墙角有不知名的野花,是那不知名的野草的“作品”。夏秋时,墙上也有花,紫的架豆角花,黄的丝瓜花,红的牵牛花。这些任性的花,像一群任情的孩子,在斑驳的墙壁上随意涂抹着的画,虽无章法却有一种拙趣。冬天的小巷,两边的墙上尽是枯藤,在我眼里,却是自创一体的草书。笔势瘦硬,笔法奇崛,有的似大篆,有的似狂草。

老城小巷(散文)

小巷里遇见的多是老人。或拄着拐杖慢慢地走,或坐在门口打盹,或在老树下对弈。走过小巷,会觉得一切都是慢的,都是静的。我也把脚步放得很慢,很轻,怕惊了老人,也怕惊了老树上的那些鸟。鸟喜欢住在小巷里,安全而且安静。他们不像人,喜欢住楼房;他们不攀比,随遇而安。我想,他们要比人过得快乐吧。

城中心的小巷,两边的旧宅上多盖了新房。寸土寸金,“三尺巷”的故事只是故事,所以小巷还是小巷,而且更加幽深。水泥的墙壁上长不出草,但也不单调,上面爬满了或横或竖的电线和网线。小鸟有时也来驻足,卖弄着走钢丝的绝技。走累了,冷眼看着小巷外过往的熙熙攘攘的车辆和人群,还有抱着膀子踽踽独行的我。

夜晚的小巷,静得有些害怕。但我还是喜欢走小巷。我燃上一支烟,借着明明灭灭的烟头的光亮和头顶稀疏的星光,穿过一个又一个小巷,回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