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

hhjg777


人是自然的產物,眾生都是自然的產物,萬事萬物也是。背後的源動力,在道家學說裡是‘道’,在佛家學說裡是‘如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活著不是由有思想的人決定的,是自然法則衍生出來的。因此,人活著不是一定要為了什麼。生命不是一定要做些什麼才有意義,因為生命本身就是意義。當然人是有思想的,想要為什麼而活就可以為什麼而活,一切隨心就好了。不過,要提醒一下,如果人的思想行為不與自然法則對立,不與生命對立,不偏離道,不偏離如來,就可以生生不息,否則就是病老死的下場,這也是道家和佛家思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土凝


活著是為什麼,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頓住了。我迅速拿出紙,在上面寫下了題目。因為,我困悟了,我也不知道我的活著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我開始靜下心來,梳理我自己的人生。我所理解的題目是,我沒有那麼大的資格去概括其它人活著的目的,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活明白。

我不知道在這個發展那麼快的社會,三十多歲算不算老了,是不是已經被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拍打在沙灘上了。這個年紀,再說理想,是不是已經相當遙遠。但是我還是想聊聊理想。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同所以的男孩子一樣,夢想著做一個戰士,保家衛國,當然這是穿開襠褲的夢想,可以說每個小男孩都說過。再後來,大一點兒了,慢慢的對周圍的生活有了一點認知。清楚地認識到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不會以自己為中心轉的。

這是一個而立的年齡,社會責任在一點一點的壓在我們身上,我開始完成了一個從年少輕狂的小夥子到一個家庭頂梁角色的轉變。這個年齡有老人,有孩子,哪個都是必須要好好善待的。曾經的父母為了自己白了頭髮,這時候我們要反哺,我們的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需要提供最好的教育去撫養。其實現在的我,很害怕。三十多歲,家裡老人還算硬朗,小孩子還不大,按常人理解,我們現在的生活還算愜意,但是就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情況來說,物價都在上漲,唯獨不見工資上漲。今天這個年紀沒有存下錢,10年後,父母身體出現狀況,孩子上學需要錢的時候,你要取捨誰。說實話,很焦慮,我時常讓自己裝傻,不去想這些問題,但是能躲得了嗎。

人生處處是危機!哪容得下我們去想其它呢,看到題目,即使寫下一百遍為什麼,為什麼,還是要去面對剩下的生活。


小偉的農村天地


人類作為自然界生物群頂級的存在,通過智慧和雙手已經解決溫飽的問題。所以我們更加的尋求精神方面的滿足。但是我們這一點似乎並不比其他物種高明很多。正如人與自然裡面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可以概括……奔跑與追逐都將只是短暫的,繁衍與生息才是永恆!

日本的一位作家說人活著是為了進化,當時我還沒有結婚。但是當我被兩個孩子的生活費而苦苦掙扎的時候我心說是那麼回事。戀情和青春期很短暫就過來,幸福來的很快也很乾淨了無痕跡。對於我可遇見的將來就是扮演好父親這一沉重而廣受好評的職位。我會刷乾淨盤子打掃乾淨房間,盡力拿到高薪水。我還要一步一步的做事用以教育孩子做事不能投機取巧生活沒有捷徑可言。

我們無不相信明天會比今天美好😊。除了這些現實的生活必需作業要做,我們還需要玫瑰色🌹的金色大廳。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偉大就是我們會思考,愛自由。我們一代人比一代人手伸的更遠,抓得更牢,正是因為我們都沒有滿足都沒有到達心目中的綠燈。



艾德伍德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很好回答,人為什麼來?來了以後留下了什麼?死後又去哪裡了?曾經有位師傅這樣問過年輕時的我(當時24還是25)“你死後十年有可能有人記住你,百年之後也有可能記住你,千年後呢?萬年後呢?你已經沒有了任何一點東西!”當時我頓時毛骨悚然,甚至於流下了冷汗。但是這些年的經歷自己告訴自己活著或者為什麼活著的!首先是傳宗接代。“人”字很簡單,一撇一捺上承父母祖輩下接兒孫萬代。人自己都不去繼承順延,自己不就滅亡了嗎?其次做有意義的事。什麼是有意義?孝順父母撫養子女,鄰里和睦,工作順利,朋友合群,益於國家。說大了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蚍蜉之命尚不言輕棄,更何況一世為人!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人活著其實最大的目的就是實現我們的自我價值。而人的自我價值每個人又是有一些不同的,大體有以下兩種:


一、追求物質上的幸福

就是通俗上我們所說的吃好、穿好、住好等方面的享受。很多人一輩子就是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足。但是,這種享受只是低層次的享受,而內心是無處安放的,心靈是得不到滿足的。


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旅遊,體育活動,文藝活動,上網等等這些都屬於精神上的享受,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來提升我們生活的幸福感。但是這些都還只是比較低層次的精神幸福,更高層次的幸福來自於我們內心的知足。

  1. 事業有成 如果我們能夠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我們的一份貢獻,那我們這個人生就是幸福的。具體來說就是:做教師的桃李滿天下;做公務員的口碑傳千里;做醫生的,救死扶傷,救人於危難;做商人的,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等等。

  2. 父慈子孝,夫妻和睦 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是我們精神享受的一個方面,會讓我們更有信心的投入工作和學習中。

  3. 子女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孩子們能夠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將是我們更大的幸福。

當然,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暫時談不上享受,暫時談不上幸福。但是我們要始終有一顆追求幸福、努力向上的心。


不要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畢竟別人不會在意我們的喜怒哀樂。但是,我們卻會因此而真真正正的生活在別人評價的陰影裡,痛苦的生活,不能真正的追求自己的快樂。

我們要滿懷自信,情緒穩定,意志堅強的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努力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虛度自己的一生。


知行並存我思我進


人活著就為吃口飯,掙個金山同樣也是吃飯,只是吃的好點,你有一百套房子,也只是睡一張床,人活著活的是個坦然,不坑人,不害人,不算計人,每天睡個安穩覺。

人活著,沒有不累的,人活著,沒有不難的,人活著,沒有一帆風順的,總的來講,人沒有這方面的苦惱,就有那方面的難處,活著就經歷,活著就是奔波。

活著,就是有動態,有行為的,活著,為的是臨死的時候沒有落得一聲,哎……。很多人活著為的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給自己看,很多人活著只是自私的活著,大多數人活著都在為身邊的人而活。

活著,但始終活不明白,活得稀裡糊塗,別跟命較真兒,別跟生活較真兒,有希望,也有失望,跌倒了,爬起來繼續生活,活著不易,想要混出個人樣兒來,也不是簡單的事兒,所以耐心的活著,耐心的過每一天。



風向之初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

古時候,有的女子為了和喜歡的男人一起在花前月下散個步,死了都覺得是值得的!因為,她們喜歡而不得!這就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原來意思;孔子一生,為了宣揚儒家思想,帶著顏回子貢等學生,各國奔波不受待見,依然沒有放棄,直到生命終止其思想也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玄奘法師面對戈壁荒漠,妖魔鬼怪,為了真經,寧一路向西而死,也不願因生而向東一步;還有無數革命先輩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面對洋槍炮火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為了理想信念而活!理想有兩種,一種是我通過努力實現了理想,另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能實現第一種就很了不起了,而第二種卻也是有血有肉的現實,不是憑空捏造的!

你可以認為我上面所說的,都是些偉大的人才做得出來,普通人哪裡做得到!是的,人生而為人,卻是千姿百態,歷史的長河,有的人出眾,大多數人就是普普通通,還有一些次品呢,這就是現實,我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了!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又為什麼活著呢!

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只是宇宙中渺小得連顯微鏡都觀察不到物質而已,你說,人類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其次,就人類本身而言,沒有比傳承和發展更重要了吧!一是要有後代,保證人類的延續!二是要發展,不然,大自然優勝劣汰!第三,要保證不被毀滅掉!

最後,就我們普通個體來說。第一,也是最低層次的,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畢竟,沒得吃會餓死,沒得喝了也會渴死;第二呢,是要有個後代,為人類延續做點貢獻;第三,尋找有意義的事做,找點存在感,總不能等死吧!

儘管人類對於宇宙來說是渺小的,但對於我們人來說卻是全部,個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渺小的,但是對於本身來說也是全部,你就是你的主宰。

有的人就是為了某個男人或者女人而活;有的為了一種愛好而活;有的為了某種事業職業而活,也有的為了全人類而活等等,都把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奉獻到了這些領域裡面!只是所為有大有小,期間有苦有甜,就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了!只要你在這樣的路上,我相信都是幸福的!

以上,就是我對“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的理解!





希了個望望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對人的認識上。現代人認為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並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我並不認同這樣認識人類。人活著不是為了勞動。

我比較認同中華古人對人的認識。《說文解字》上說:“人,天地之性最為貴者也。”

“人”是由“丿”、“乁”組合。“丿”是勃起男根的象形,凡以“丿”為偏旁的字都有陽性意味。“丿”為陽。“乁”是月經流出的示意表示女人可以生育了。《說文解字》認為“也”是女陰。而“乁”是“也”的主要構件,那麼“乁”是陰。“丿”、“乁”即陰陽。陰陽相親相愛為“人”。

《禮記·中庸》上說:“人者仁也,親親為大。”

“仁”是種子的中心。“人”是天地的中心。做人得有種。有種就得胸懷仁愛努力出頭,不出頭就得爛在土裡。沒有人能幫你。天地仁愛有了人,父母仁愛有了我,我與我的外在仁愛我將擁有一個世界。人從仁愛中來,追隨仁愛而去。我們的仁愛是什麼?我們的世界將是什麼。

《論語·泰伯第八》上說:“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 不亦遠乎?”

所以人就是為自己的仁愛而活著,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那是你未來的世界。只是別忘了那些愛你的人。你愛的與愛你的合起來才是仁。




吳山野士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人活著最原始的動力就是活著,在滿足生理需求後,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就是精神需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就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層次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我非常贊同,覺得人活著就是為了滿足這五大需求。五大需求都滿足後就是自我超越,能到這一層次就都是非常偉大的人了。附一張五大需求圖解


清秋優雅儀態


站在四十的年紀,回首從前,才知道什麼是時光“匆匆太匆匆”;站在四十的年紀,放眼量,又似乎能把未來幾十年的光陰看穿……難免不感慨感嘆——呀,人生。

禁足在家裡,偶爾覺得了無趣味,經常思考人生的意義。

吃飯有意義嗎?睡覺有意義嗎?讀書有什麼意義?看電影電視有什麼意義?運動有什麼意義?攢錢理財有什麼意義?蓋那麼多房子有什麼意義?瞭解時事新聞有什麼意義?工作有什麼意義?升職有什麼意義?……活著有什麼意義?

一個多月以前,誰會預料這場疫情會給我們的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那麼多直接間接的衝擊?很多人的人生也許就此改變,很多人對人生的態度也許就此改變……而這,就是當下,我們這些實實在在經歷的人生啊。

可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嚴肅的哲學問題,古今中外,古聖先賢和近代當代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幾乎都給過答案。我喜歡胡適先生在《人生有何意義》裡寫的——

“人生的意義全是各人自己尋出來,造出來的:高尚,卑劣,清貴,汙濁,有用,無用……全靠自己的作為。生命本身不過是一件生物學的事實,有什麼意義可說?生一個人與一隻貓,一隻狗,有什麼分別?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先生給的答案是: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他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吃飯睡覺讀書看電影電視運動健身攢錢理財蓋房子買房子關心時事新聞努力工作升職加薪與世界保持鏈接……努力活著,不論平凡還是偉大,都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