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要是沒有官渡之戰,能夠統一北方嗎?

大馬哈魚12


首先題主提這個問題,可能是覺得官渡之戰中,曹操獨立難支,火燒烏巢,是險中取勝,是歷史的偶然性,但這些偶然性中也隱藏著必然性。

在官渡之戰進行的前後,袁紹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很多的機會。

首先曹操在攻擊劉備的時候,袁紹之前已經準備了半年多,是有機會乘機快速南下直攻許昌的;即使不能成功攻入許昌,至少可以牽制曹操的兵力,儘可能解除劉備的危險,是的曹操本來不多的兵力,進一步的分散,然而袁紹以生兒子為由放棄了這個機會。

後來在白馬解圍時,袁紹派文丑劉備防護延津渡口,在曹操攜帶輜重,不能快速返回官渡主戰場的的情況下,沒有大膽的從延津直接對曹操進行遠距離包圍,或直接從延津衝擊官渡主戰場,攪亂曹軍佈置,卻選擇直接攻擊曹操部隊,當然這是常規的佈置方法,無可厚非。卻使得曹操的後方可以較從容的準備。

再後來官渡之戰後期中,袁紹一心想和曹操會戰,沒有聽從許攸的建議大膽的使用足夠的兵力,做迂迴性的進攻,使得戰場的形式始終處於焦灼,後來許攸出逃,曹操得知袁軍虛實,得以火燒烏巢,取得最終勝利。

由此可以看出袁紹大約是那種用兵謹慎,不敢冒大風險,隨機運兵的人;另外袁紹也缺少發現並使用可以獨擋一面的將領,如孫權集團的周瑜,陸遜等,導致沒有辦法在大軍分進合擊時合理的使用兵力。

綜上,縱然沒有官渡之戰,袁紹也無法在中原逐鹿中戰勝軍政皆優的曹操。


進退聊歷史


我覺得袁紹還是有能力統一北方的。

在傳統觀點看來,袁紹是個剛愎自用、有勇無謀的傢伙,最出名的案例,就是他在官渡之戰中的爛指揮導致全盤皆輸。,其實歷史上的袁紹戰略膽識過人,並且冷靜從容,以德服人。袁紹家族五世仁義,品德優越,在治理河北期間,袁紹也以政寬仁和聞名。

袁紹兵敗官渡的原因有四點

一是最主要原因是曹操善於用人,曹操能接納能人之言,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全在於用人之道。荀攸、許攸皆是人才,獻上計謀,有化險為夷之功;荀彧則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能夠鼓勵和幫助曹操在關鍵時期堅持戰鬥。

二是曹操偷襲白馬,斬顏良,四月,曹操用荀攸之計,聲東擊西,佯裝欲於延津渡河,誘使袁紹分兵西向,實則輕兵突襲白馬,顏良於陣間措手不及,為關羽所殺。袁軍受大挫。

三是曹操的堅持,曹操曾經在交戰之時想過放棄,寫信給許都的荀彧。而荀彧卻提醒了曹操:“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最後幫助曹操尋回信心,繼續堅持。

四是袁紹糧草被燒,建安五年八月始,兩軍再次相持於官渡,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軍中缺糧,適逢袁紹謀士許攸與營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許攸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與曹操相比,袁紹也有很多缺點,缺乏戰略眼光、戰術素養不足、聽不進謀士意見,但是能力還是有的。


唐明國亮


我認為不能 ,下面我分析一下我的看法,1,袁紹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志大才疏,根本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能力。

2,因為首先他的才華遠在曹操之下。他的用人眼光,長期的眼光,也都是不是很高。所以他很難一統天下的。曹操之所以成為了魏,蜀,吳三國中最強烈的一方,是因為他懂得用人之道。還能駕馭那種權臣,官渡之戰可以說是歷史上曹操以少勝多的一次案例,也是這一戰打響了他的名號然後才可以在中原立足!

3,袁紹身為三軍主將,卻優柔寡斷,昏庸無道,一將無能,連累三軍。這才導致袁紹一副大好的牌,卻在官渡之戰中被兵少將寡的曹操所敗。

4,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袁紹佔據河北四郡,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河北又是多慷慨智謀之士,象其手下郭圖,審配,田豐,許攸本都是厲害角色,但袁紹不能知人善任,人盡其才。致使這些人各懷鬼胎,相互猜忌內耗不斷,好端端一個冀州就這樣讓袁紹給葬送了。在看三國的時候 ,最讓我氣憤的是 ,許攸多好的一個某士硬生生的給他逼的投敵。綜合以上幾點袁紹要想統一天下難如登天。





軒軒魚魚


即使沒有官渡之戰還會有別的什麼之戰,袁紹和曹操的戰爭必須得有一個人勝利。

曹操佔領了兗州,袁紹佔領了冀州。這兩個地方本身就搭界挨著。同樣都在淮河以北。

兩個人都想先統一北邊,讓後繼而統一南方。

袁紹想統一南方必須得經過兗州曹操的地盤。曹操想攻打南方又怕袁紹從後方偷襲他。

對曹操來說必須得先走一個穩定的後方,也必須得先滅了袁紹徹底統一北方,才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袁紹和曹操之間必然得只能有一個生存下來,大戰在所難免。

即使沒有官渡之戰,也會有別的之戰,具體在什麼地方決戰那就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反正都必須得打。


御史大夫001


你好,袁紹還是會滅亡。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重要的,袁紹剛愎自用的性格便會使他失敗。沒有官渡,或許會有其他戰役來了結袁紹。曹操還是會統一北方。至於之後的事,就說不定了。也許戰亂會提前,劉備會滅亡,後來的事誰也說不定。不過袁紹滅亡是



肯定的。


黑帽小波


如果官渡之戰袁紹贏了,我覺得最後統一的就非常有可能是袁紹了。因為袁紹相對於他們來說得到了當時很多士族的支持。按你假設最後到了三國鼎立(官渡之戰誰輸了很可能最後就會被打敗),袁紹這邊其實主要防守,團結好後方,等待時機出兵就好了。曹操後來赤壁之戰失利很大原因是太急於統一,後方不穩固(沒有本地士族支持,朝廷裡支持他的人他也不是很清楚有多少以及身後的馬騰),戰略目標不統一(如果當時先進攻夏口,掃除劉備,在去打孫權勝算會大一些吧),天災人禍(疾病,包括後來掛的東南風不過這算不算天災還不知道,人禍,曹操輕敵),上面的失敗原因直接導致了三國鼎立。說那麼多並不是跑題,只是想說如果是袁紹他也許就不會犯那麼多錯誤,當然只是也許。


冰是沉睡的水33


認為還是曹操青梅煮酒識英雄,那翻話比較深刻,袁紹,華而不實,幹大事而惜身,個人理解,袁紹有沒有管渡之戰,他也統一不了北方。





遠方西沙


又整了一個要是……,如果……哈哈😄。

要是多了去了。要是袁紹有曹操的腦子呂布的伸手,郭嘉的謀略,要是袁紹有火箭軍,就官渡之戰能咋滴。

袁紹錯在格局小,不善於用人,不善於處理各種矛盾,沒有大格局大謀略,歷史沒有官渡之戰,在以後必然會有一戰,遲早會的。鹿死誰手,不知道。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沒有官渡之戰,袁紹不一定能統一北方!

因為曹操活著就必然有決勝之戰,只是地點不一樣而已!

曹操和袁紹性格不做過多對比,三國志說得很清楚,團隊也各有優劣!

核心是階層利益的衝突,曹操代表的士族任用方式是任人唯賢!袁紹是代表的士族任用方式是門第親疏!就像秦為什麼統一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制度決定利益歸宿,利益歸屬的群體越大,實力越強!


歲月虛無


或許有這個可能,但是很小。成大業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已經是最大最強最有實力的諸侯,也就是牌面最好的一個,但為什麼經過官渡之時以後就不行了麼?其中的原因恐怕他自己也清楚了幾分。內部矛盾大爆發,內耗嚴重。二是剛愎自用,這個最致命,也是他高度受限的主要原因。三是團隊沒有凝聚力。哪怕沒有官渡之戰,袁紹想要再後期統一天下也是難上加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