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這些“利好”與你有關

6月6日上午,上海市司法局召開司法行政戒毒相關工作新聞通氣會。市戒毒管理局黨委書記王東晟、市監獄管理局副局長宋烈、市社區矯正管理局副局長梅義徵分別介紹情況並共同答記者提問。通氣會由市司法局新聞發言人助理、法宣處處長姜岸主持。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盤點

今年是《禁毒法》實施10週年,6月是全民禁毒宣傳月。此次新聞通氣會,分別從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監獄涉毒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涉毒類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工作三個方面作了詳細介紹。小編就此進行了盤點,這些“利好”與你有關。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強戒十年無安全事故

數據顯示,十年來市戒毒局累計收治3萬餘人,2017年新收戒毒人員同比增長16%。目前,收治人數佔全市登記在冊人數的7.5%左右,自2008年正式收治以來,連續十年實現場所安全無事故,戒毒人員出所後三年戒斷率超27%。

“吸毒者、違法者、受害者”是戒毒人員的三重屬性,上海強制隔離戒毒有針對性地作出相關部署。總結起來為四點:

一是在戒毒場所內率先植入“同伴教育”理念,目前已全面推開;

二是充分發揮心理矯治在戒毒康復中的作用,將每年5月定為心理健康月,加強“心癮”矯治,同時還實現心理測試全覆蓋,建立“一人一冊”的心理矯治檔案;

三是探索教育矯治個別化模式,根據戒毒人員吸食毒品種類、毒癮程度、危險係數、個性特徵等具體情況,開展個別化矯治,持續完善案例庫、數據庫建設,堅持對成功戒毒人員跟蹤調查;

四是大力開展職能技能培訓,採用學分積分制教學模式,聯接社會教育資源,接軌終身教育。

據統計,近幾年戒毒場所共開設了茶藝師、汽車維修、麵點師等90期培訓,參加培訓的3298名戒毒人員中3194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獲證率達96.8%。

針對近年吸食合成毒品的人數持續上升的新情況,市戒毒管理局探索研究了非藥物戒毒康復方法。推廣太極康復操、健心康復操、廣播體操3個必訓項目,突出有中華傳統特色和有利於認知神經功能恢復的2項運動技能,保障每天1小時訓練時間,形成了“3+2+1”身體康復訓練模式。

目前,在非藥物戒毒治療方面,上海強制隔離戒毒取得了五項較為成熟的技術成果,包括虛擬現實戒毒矯正、重複經顱磁治療、智能心理矯治、腦波認知干預、運動抑癮訓練。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王東晟表示,“未來上海戒毒將立足上海超大城市功能定位,將強制戒毒工作每一項任務落實到各個層面、貫徹到各個領域,用精細化的管理和人文化關懷去繪就上海戒毒改革發展藍圖。”

涉毒類罪犯加強針對性教育改造

目前,上海監獄新收、在押罪犯中,毒品犯罪總人數約為3000餘人。自2016年9月起,對一萬餘名罪犯進行了再犯風險評估,結果顯示:存在毒品成癮問題的罪犯比例達到30%。在重新犯罪危險等級為中度以上的罪犯中,存在毒品成癮問題的也達到30%。

上海監獄堅持了30多年的做法就是每年對刑釋人員進行五年內重新犯罪調查。今年我們是針對2013年刑釋人員的重新犯罪情況調查,初步結果顯示,涉毒類犯罪佔比位居第一,超過了45%。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涉毒罪犯存在著再犯罪率高、教育矯治難度大等特點。

禁毒教育貫穿新收—常押—臨釋“三段”改造全程

上海監獄堅持將禁毒教育貫穿於監獄“新收入監—中期常押—臨釋出監”三個階段,將禁毒宣傳教育融入日常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禁毒主題教育活動。

積極開展協作,將各類社會優質資源引入大牆,增強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實效。例如在6.26國際禁毒日,邀請部分涉毒犯罪受害人,包括罪犯近親屬走進監獄,參加控訴毒品危害的現身說法活動。

2015年,南匯監獄一名65歲的涉毒類罪犯和其子女共同以“一個家庭的慘痛經歷”為主題進行現身說法,揭露了毒品對家庭的嚴重傷害,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道,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今年,我們還將在全局範圍內進行毒品危害控訴大會。

通過長期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在押罪犯對於毒品危害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已形成較為廣泛的共識,不少涉毒罪犯迴歸社會後成為守法公民。

涉毒罪犯改造實行“評估、管理、矯正”一體化

為了提高矯正的科學性和精確度,在運用傳統的教育改造手段的基礎上,上海監獄積極探索“評估、管理、矯正”一體化工作,研製運用《再犯風險評估量表》,對罪犯的犯罪原因及再犯可能進行調查評估,採取干預措施,消解罪犯犯罪原因、影響,並幫助罪犯適應社會。

針對有吸毒史罪犯的毒品成癮問題,以四岔河監獄、吳家窪監獄為試點單位,借鑑國內外同行的工作經驗,設計針對性矯正項目,積累獄內毒癮戒斷工作積累經驗。

在實踐探索方面,監獄總醫院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潘澄工作室”承擔了戒毒康復治療規範化實踐研究。近五年來身心兼治的涉毒人員達到700餘人。

同時,著力推進禁毒實證研究,《上海監獄系統在押涉毒罪犯的構成特點與治理對策》等一批成果為全市禁毒理論研究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宋烈表示,“市監獄管理局在四岔河監獄、吳家窪監獄進行試點,以‘毒癮再認知、增強戒毒意願、修復個性缺陷、情感召喚與懺悔補償、應對高危情境、預防復吸的技巧、康復習慣的養成和迴歸社會適應’為主要內容對有吸毒史的罪犯嘗試開展項目矯正,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師助一”提升涉毒類社區矯正質量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本市在冊社區服刑人員7200餘人,涉及毒品犯罪的有近200人。市社區矯正機關將涉毒類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和教育矯正,以“監管為基、執法為魂、教育為本、幫扶為輔”為理念,在嚴格執法、安全監管的基礎上,注重以人為本、以理服人,採取內緊外鬆、寬嚴相濟的監管措施。

一是集中優勢力量,密織安全管控網。

將涉毒類人員列為重點教育監管對象,對涉毒類人員進行嚴格的日常監管,加強週報到、實地走訪、電子監控等監管手段的運用,做到“思想清、動向清、去向清”。

二是藉助社會力量,提升專業化水平。

通過與民盟等社會專業力量開展“三師助一”簽約共建活動,積極動員社會禁毒專業人士參與涉毒類人員矯正小組,做好此類人員的分類教育和個別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戒除毒癮,遠離毒品。

三是加強適應性幫扶,實現真情關懷。一是集中優勢力量,密織安全管控網。

市社區矯正部門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和相關社會組織,在制度政策規定的範圍內,根據涉毒類人員的需求,提供心理矯正、技能培訓、就業以及適當的物質幫助等,幫助其更好的接受社區矯正、適應社會。

四是全面覆蓋涉毒類人員禁毒教育。

市社區矯正機關面向涉毒類人員開展了《禁毒法》集中教育、社區宣傳、展館參觀等禁毒宣傳類集中教育,參加各類禁毒教育的社區服刑人員覆蓋面達100%。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梅義徵表示,“近年來,上海社區矯正禁毒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社區服刑人員的禁毒意識得到了顯著增強,市社區矯正機關將持續關注涉毒類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矯正工作,幫助其迴歸社會,努力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通氣會現場,兩位成功戒毒人士葉雄、顧瑛接受了媒體採訪,講述了自己在強戒所幫助下開啟新生活的經歷。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这十年,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的这些“利好”与你有关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2018上海高考作文題,四岔河監獄幹警已交卷,你給多少分?

2、【紅燭傳承】捨不得!致敬那些即將退休的監獄工作“老兵”

3、“監獄長,我想配副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