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段好的紫檀成材,得等五百年!——五百年!烽煙散盡,人間又更換了幾多新顏?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小年不及大年。人世的短暫,我們深有體會,而良木的難尋,則令人驚愕!


良木難尋,良工也難遇!年輕的雕刻家俞萬奇先生常感嘆,他只願做一位“時光的雕刻者”,因為他等不起五百年!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俞萬奇,出生於福建莆田,十幾歲就開始學木雕,先後師從木雕大師閔國霖和廈門工藝美院教授佘國富。不到二十歲,就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雕刻家。 俞萬奇內斂寡言,少應酬,不擅交際。但談起木雕,卻像個瘋子,從工藝、器型、用材到傳統、誇張、變形,他可以滔滔不絕跟你侃上一整天。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他不到四十歲就有許多頭銜:《俞氏傳統木刻雕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花木然”藝術總監;“奇藝紫檀”執行董事;“萬奇匠村”村長。既承傳統,又師現代,俞萬奇在木雕藝術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不過,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更喜歡傳統的薰陶。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在他看來,傳統的木製器物集材美、型雅、結構巧妙、工藝精湛為一體。特別是造型與木質紋理的配合和諧委婉、雋永典雅;榫卯鬥合巧妙自然、經久耐用;連技藝也充滿人情味兒,每件器物都是製作者技法、人品、素養甚至脾氣、性格的真實反映。這種木器雕件與人“共氣同生”的神奇韻味,才值得傳承、也值得玩味!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良材遇匠心,器美花木然


紫檀五百年成材,良工五十年一遇。良材遇良工,成就一段美器因緣。在我們這個多浮誇、少踏實;慕奢華、遠質樸;缺良材,更缺良匠的年代,“花木然” 品牌木器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典雅之美,它還展示了執著可貴的“工匠精神”,一種現代人漸漸忘卻的價值觀念、一種久遠生活方式的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