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获得了红利?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吗?

疫情之下,商场门可罗雀,门店无人问津。

第一批扛不住现金流压力的企业已经开始倒闭,许多行业遭到了重创,大部分企业的处境可谓如临深渊,本文基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分析各行各业的自救措施,探究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当人们闭门不出的时候,线下行业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然而对于有的企业来说,却把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转换运营思路,从而为企业的存活找到了一条生路,甚至获得了不菲利润。

教育行业

线下课程无法开展,学员、家长纷纷要求退学费怎么办?

转战线上教育

利用课程直播软件,发展线上教育,以直播等形式上课,视频沟通布置作业,每天定时打卡,阶段性的作业检查,保证每个阶段的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增设线上优惠

设立专属线上优惠,弥补用户的心里落差,同时凭借优惠吸引更多客户,也加强了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北京某培训机构做出声明,调整寒假课程,将以线上互动直播课的模式进行授课。上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均与原课程保持一致。


疫情之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获得了红利?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吗?


餐饮行业

无法开业,食材堆积,成本损失太高怎么办?

多渠道运营

扩宽与客户接触的渠道:开展外卖业务,外送囤积食材,使现金回流,减少损失。

例如:西贝筱面村已将大部分精力转到外卖上面,全聚德开始卖食材,大龙燚”紧急上线外卖小程序,将火锅套餐搬到了线上……

餐饮零售化

餐饮零售化,能够突破服务人数上限和消费场景限制,明显提升店内坪效和人效。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凡是零售化和连锁化特征比较明显的餐饮品牌,总市值都较高,比如麦肯。

有业内人士指出,比较成熟的“餐饮+零售”模式,是在品牌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 线下,企业依靠门店展示商品、提供更便利的售卖、为线上反补流量;
  • 线上,企业通过自营电商渠道,尽可能地降低边际成本,并利用销售数据指导生产。


疫情之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获得了红利?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吗?


服装行业

服装店人流量锐减,甚至低于工作日人流量;库存堆积,没有好的销售渠道怎么办?

朋友圈销售

引导门店一线店员做朋友圈分享,将店员发展成代理,线上进行销售,同时形成相应考核制度,激发员工销售激情。虽然疫情期间,受快递影响,很多线上商家都无法按时发货,但这段时间积累的订单、以及部分客户闲来无事浏览店铺带来的流量,也比平时高很多。

线上布局

加快非实体渠道布局 (电商多渠道、会员营销小程序、微商城、社群团购和直播卖货等 ),为顾客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便购物体验。

大品牌除了线下门店多之外,还拥有多渠道的线上购物商城。

调整开发节奏

如果2020春夏产品销售已经注定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那么可以提前针对 2020 秋冬系列进行设计开发。

零售行业

无人上街,百货店、大卖场、购物中心等线下实体零售业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他们是这样自救的:

门店线上化

门店业务场景升级,在线化售卖,开展无接触式销售,发挥门店本地即时配送优势。

导购社交零售

引导门店一线导购做朋友圈分享,导购基于个人私域流量,在家也能销售门店的产品。

产品宣传

场景需求定义“产品”,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外卖行业

以盒马生鲜为例,疫情期间,订单暴增,由于送货人员不够,还招了一批兼职人员。

有网友调侃道:好不容易抢到盒马商品了,接下来还要抢外卖小哥,不然都很难收到商品。


疫情之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获得了红利?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吗?


健身行业

疫情之下,短期内,健身行业线下营收将受到影响,同时还要面临用户留存、促活等问题。

虽然宏观来看,疫情对行业的冲击是短期的,但不少健身企业还是保持着和用户的深度联系。

与会员联系

向会员表示慰问与关心。会员的联系并不是节假日送上祝福或者问问今天需不需要锻炼,在疫情凶猛的情况下送上对会员的关心,并保持联络,相信疫情过后你的会员还会是你的会员。

开展线上教学

  1. 成立健身打卡群,督促会员锻炼
  2. 视频健身,采用视频的方式给会员上课。
  3. 拍摄在家锻炼视频分享给会员,指导会员如何巧用家中的一切进行锻炼。
疫情之下,哪些行业逆风翻盘、获得了红利?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吗?

快递行业

这里表现最突出的应该就是顺丰了。

春节期间没有放假,正好赶上疫情爆发,大量急救医疗物资需要快递运输,虽然订单激增,顺丰的速度较往日有所延缓,但也在情理之中,好在都能送达。

鉴于疫情期间无法出门,人们只好网上采购生活用品、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快递全面恢复后,各个快递企业都迎来了自己的小高峰。

社会的发展,会催生一批行业,也会淘汰一批行业。只有顺势而为、有大局观,灵活调整运营思路,才能绝处逢生。疫情之下,你所在的行业受到哪些影响呢?欢迎留言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