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陈超是全县抗击疫情第三医疗梯队成员,也是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首批赴县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医务人员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陈超对很多熟悉的工作又有了全新的感受。


我是2月17日下午进入病区开始工作的。发热门诊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关,必须要严格把控,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鉴别出需要留观的患者。一时间,我感觉有些紧张,感觉肩上的责任重了很多。我暗暗地为自己打气,一定要认真细致,做到万无一失!

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万事开头难,这头一件事就是做防护。

N95口罩两个系带比一般口罩要紧2倍,起初戴上没啥感觉,时间一长,这耳朵根儿就开始刺痛,就算采用了不挂在双耳后的戴法,但时间长了系带还是会滑到耳根上,对耳朵仍然有杀伤力。

虽然根据同事经验对护目镜采取除雾措施,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更无奈的是,我还带着一副近视镜。雾气模糊了双眼,想看清电脑屏幕也奢望。经常需要歪着头,侧着身,从各种角度找合适的位置才能看清楚。不知道有人看到我这么个大男人扭来扭去,冲着电脑摆“poss”,会不会以为我有毛病。

一次性的防护服包裹的很严实,保护也很好,不但抵挡了外界的有害物质,同样也阻碍了空气的流通。开始时感觉闷热,等到温度降下来,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后背有水流划过。

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几个小时下来,护目镜的雾气竟然能汇集成水流出来,后背上水珠滑下来的麻痒感也不时地刺激着我。耳朵渐渐从疼到麻木,被遮住的鼻子和嘴轮番“上阵”,还是抵不住隐隐约约的缺氧感。

不过,最难受的还是人有三急,我和同事们只能是尽量少喝水,下班就直奔WC。

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尽管诸多不适,但工作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发热几天了?嗓子疼吗?去没去过武汉或者外地,家里有没有发热的……”我跟复读机似的,对每一个人进行问诊,人少没感觉,病人量大了就成了挑战了。

同时,还要将患者及家属的身份信息拍照推送给警医联动微信群,民警通过专业途径查询患者及家属的外出路径,进一步验证患者有没有隐瞒接触史。

说话多,还不能喝水,一上午下来口干舌燥,嗓子冒火,忙完之后瘫在椅子上一点儿都不想动弹。下班脱掉防护的瞬间,我感觉自己简直拥有了全世界。

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始,我们的工作负荷突增。为了能让工作的人们尽快拿到健康证明,从取病毒核酸咽拭子,到完成纸质版的、电子版的门诊病历,再到肺CT检查申请、开检验单。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加快速度,确保健康的申请人按时复工。

陈超:待到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共赏春光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对医生的责任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为自己是抗疫战线上的一员感到骄傲,为能参与这场战“疫”而自豪。

我相信,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疫”;可以摘掉口罩,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家人至亲,一起共赏春光。


通讯员:孙峰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