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在我國南海和東海上航行的人們,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深藍色的海面上,突然躍出了成群長著翅膀的魚兒,它們猶如群鳥一般掠過海空,高一陣,低一陣,翱翔競飛,十分壯觀。有時候,它們在飛行時還會落到汽艇或輪船的甲板上面,使船員"坐收漁利"。這種像鳥兒一樣會飛的魚,就是海洋上聞名遐邇的飛魚。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中國古代的官服裡就有飛魚服這一說,但是我們今天談的飛魚,不是飛魚服上蟒形加魚鰭魚尾的飛魚類蟒,而是一種真實且十分美麗的魚類——飛魚。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銀漢魚目(Atheriniformes)是飛魚科約40種海洋魚類的統稱。以能飛而著名。它們在生活在全世界的溫暖水域。中國及臨近海域記錄有6屬38種,以南海種類為最多。飛魚其實不能真正的飛翔,它們由於發達的肩帶和胸鰭,以及尾鰭和腹鰭的輔助,能夠躍出水面,滑翔可達100米以上,它們經常在海水錶面活動,靠自身的魚鰭可以划向前。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山海經·中山經》中就已經提到了飛魚的名目:“勞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潏水,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又提到一種與其極為相似的文鰩魚:“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長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

其實,帶翅膀的魚,《山海經》中還有䱻魚、鰼鰼魚、蠃魚等名目,模樣大同小異,都是魚身鳥翼,飛在空中,頗有魔幻色彩。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如今,根據已有的研究記載,我們能發現飛魚的背部近乎海水的顏色,還布有青色的紋理,形態與鯉魚相似,鳥翼魚身,頭部為白色,嘴巴為紅色,也確實多在夜間飛行。和山海經中文鰩魚的記載基本一致,是難得的我們可以在現實裡觀察到的動物。也許正因如此,“文鰩”也在後世的海洋博物學中屢屢被用作飛魚的指代。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據考證,鯉魚跳龍門的民間故事,也與飛魚有關。因飛魚的外形和鯉魚相似,其喜高飛的習性,在古人看來是魚的自身產生了神性的突變,因此演化為“魚龍變化”的神話。

帶你看看《山海經》中魚身鳥翅的異獸,真實存在的海洋精靈

如果大家想親眼見證飛魚飛翔的神奇景色,不妨考慮 一下位於加勒比海東端的巴巴多斯,那裡以盛產飛魚而聞名於世,用飛魚做成的菜餚也是巴巴多斯的名菜之一。小的飛魚不過手掌大,大的有2米多長,站在海灘上放眼眺望,一條條梭子形的飛魚破浪而出,在海面上穿梭交織,迎著雪白的浪花騰空飛翔,那一定是令人難忘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