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我國是世界上植桑養蠶最早的國家。遠在黃帝時期就有了馴野蠶為家蠶,取蠶絲織成錦帛的故事。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河南、山西、河北一帶從事養蠶業。《穆天子傳》中就有周穆王“休於獲澤(今山西陽城),以觀桑者,乃飲於桑林”的記載。

殷周時代,養蠶與絲綢生產已發展到漢水、淮河及長江流域。當時已能生產華美的暗花綢和著名的羅紗、織錦等。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代,養蠶及絲綢生產已遍及全國並輸出國外。

《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有烏氏倮販賣絲貨,運銷外國,竟成鉅富,位同封君的記載。中國絲綢在當時國際市場之身價可見一斑。從唐、宋直到20世紀初期,我國的養蠶業和絲綢數量、質量一直獨佔世界市場鰲頭。


嘉興傳統技藝 | 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陽光下,農家小院裡晾曬著的絲綿兜熠熠生輝

浙江是我國蠶桑業最發達的省,全省共有62個縣出產蠶絲,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3。國人形容杭嘉湖平原是:“金(水稻)滿田,銀(魚)滿塘,珍珠(繭蠶)掛在桑樹上。”這裡所產的蠶繭,具有繭層厚、絲質好、拉力強等特點。

而嘉興又是全省蠶桑業最發達的地區,蠶繭總產量和收購量均佔全國前四位的縣(市)中嘉興佔有兩席:桐鄉和海寧。

嘉興傳統技藝 | 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作為一個產業,蠶絲被的生產在桐鄉很紅火。

桐鄉市地處杭州灣北岸,這裡陽光充足,雨水充沛,氣候溫和,適合桑樹生長,這裡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著名的文學巨匠——茅盾就以春蠶為題寫出著名的文學作品《春蠶》,讚美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

桐鄉種桑養蠶最多的地方是洲泉鎮。洲泉被譽為蠶絲被的故鄉,這裡的農家幾乎都掌握手工製作桑蠶絲綿(俗稱剝綿兜)的手藝。

嘉興傳統技藝 | 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燒水煮繭是蠶絲被製作的第一道工序。

虎年春天,我走進了一個叫松標的蠶絲作坊。只見有人在選擇蠶繭,有人在燒水煮繭,有人在拉絲綿塊,有人在去蛹,有人在晾曬絲綿兜,有人在拉制絲被,作坊內一片忙碌。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告訴我,她從十幾歲就開始跟母親學做這一行當,至今已經做了70年的翻蠶絲被的活兒。老人說,一條蠶一輩子只有28天可活,一條蠶所吐的絲有1000米長。可是要做成一床蠶絲被卻需要用7000只蠶蛹。難怪上好的手工製作的蠶絲被價格很高。

洲泉一位從業人員告訴我,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素有“人體第二皮膚”的美譽,被業界稱為“纖維皇后”。而以蠶絲作為內質的蠶絲被更具有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等得天獨厚的品質和優點。

嘉興傳統技藝 | 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手工製作蠶絲被的技藝

但是,從事製作蠶絲被這一古老傳統手藝的人現在越來越少了。現在洲泉從事蠶絲被製作的幾乎都是六七十歲的人,甚至是八十多歲的耄耋老人。“剝綿兜”要每天兩隻手泡在熱水中,做著繁重的手工勞動,他們所承受的這份勞累,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能承受得起?所以年輕人不願意傳承這門手藝也在情理之中。

嘉興傳統技藝 | 蠶絲被走俏市場,“剝綿兜”傳人難覓

用竹弓在熱水中把繭絲撐開拉成絲綿塊。

上世紀80年代,是桐鄉人首先將蠶絲被賣到了日本,從而打開了蠶絲被的商業之門。經過近三十年時間,蠶絲被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桐鄉也快速成長起許多蠶絲被企業。

然而,如何培養出一支年輕的蠶絲被手工製作隊伍,這是蠶絲被製造業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傳統手工業面臨的問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