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位調節壩記

劉中和 王楚華

三峽水利,經天緯地。然吾縣恰置非常地帶,種種利弊,盡現端倪:萬眾生靈大遷徙,千年古城化為魚。消漲之弊,最是難題。潮來澤國百里,水去遍地淤積。市井密佈,生態隱疾。是時也,地方陳情,情牽上下一體。引來國家行動,專家開縣雲集。幾大方案爭相列舉,大小防護各執一詞。水利泰斗潘家錚引領眾議。論證數年,方成定局。以至於兩千零六年國家正式頒發文書:決定興建開縣水位調節壩工程。

方略既定,實施接力。當即取“長江委”之方案設計,承建方則選定“中水八局”。同年四月廿八日,在開縣豐樂烏楊村破土奠基。兩千壹零年,開縣人民政府又首開庫區人文錦繡之創舉,因時因地而制宜,新增藝術廊橋,風景樞紐,化鋼混大壩為神奇。

歷時十載兮,上下戮力。曲折難訴兮,艱辛難敘。投資數億兮,可歌可泣。幸甚工程圓滿,始有今日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也!偉哉水位調節壩,壯哉漢豐湖,美哉藝術廊橋!

世紀工程,掌控消漲。庫中前置,遠吞長江。關連三峽水利,調節落差數丈。壩高二十五米,庫容八千萬方。壩長華里之遠,佐以亭閣畫廊。洩洪十孔分流,永保暢通無殃。魚道、溢流有序,平衡水系安良。噫籲嚱,漢豐平湖出何易,三十萬眾得安康。而更有甚者,從此改善庫區生態系統,翻開最佳人居環境新章。

佇立壩上,一碧萬頃,如臨仙境,如離凡塵。令人神清氣爽。筆者不禁歌曰:一壩挽狂瀾,雙峰鎖大江。上接江東浦,下納吳楚湘。萬匯憑吞吐,百川任噏張。醒來風景異,故里盡滄桑……嗟乎,四處園林,滿目春光。十里長堤,十里詩情,煙柳如畫,花放鳥鳴;文峰塔指星畫鬥,文脈聳秀,雲路高騫,路人蓬瀛;南山麗景,清風養人,雍綠吐翠,覆蓋新城。更兼有國家級溼地公園。真可謂四海晏清,玉燭調辰。旅遊佳境,造福烝民。功在當代,蔭及後人。是為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