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不給帶孩子,大家都是怎麼樣辦的?

陳武濤


我個人認為父母不給帶孩子也是他們的權利,沒有哪條規定說父母一定要給你帶孩子,而且他們的義務是把你帶大,至於你的孩子他可以選擇帶或不帶,現在很多人說:你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會管你以後,我覺得這是一種道德綁架,好像他們是自己的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反過來想父母是不是很卑微,只有自己在能動的時候幫你帶了孩子才能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可是你真的會因為他們幫你帶了孩子在他們動彈不了的時候還能一如既往的關愛他們嗎?請問你做得到嗎?所以請別再綁架父母了,他們把你拉扯大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在未來的生活裡,他們能儘量的搭把手幫你那也是他們的情份,請記得感恩,而且他們勞累了大半輩子,就放過他們,讓他們好好的去真正享受一下生活[玫瑰][玫瑰]



懶懶的一條鹹魚


我婆婆不給我帶孩子,我只能自己帶,自己帶也好,因為沒人幫忙,什麼家務活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沒有更多的時間抱孩子,孩子反而獨立性及自理能力更強,一閒下來就帶孩子唱歌,玩遊戲,孩子智力方面、語言方面、動手能力也相當不錯,衛生方面也注意得很好,孩子很少生病,孩子少遭很多罪。

我家孩子是3歲半送的幼兒園,那時已經認識很多字了,倒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在電腦裡玩悟空識字遊戲時認識的,孩子的習慣也養成得不錯,也不嬌慣,所以我慶幸是自己帶的孩子。

條件許可的話建議自己帶孩子。



恆媽微生活


雖然我一直很感激我的婆婆和公公幫我帶兩個孩子,但是如果他們真的不給我看,我心裡也不會抱怨,畢竟他們有義務帶大我的老公,卻沒有義務幫我帶兒女。也就是說幫兒子兒媳帶孩子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幫我們心存感激,不幫我們也不必記恨……

我們的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終於能有自己的時間過自己的生活了,真的沒有義務再去幫著兒子帶孫子,如果他們真的不幫忙帶,我們也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

既然父母不給帶孩子,年輕的父母又面臨著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重任,我們只要兩個選擇:

一個是辛苦三年自己帶著孩子。錢永遠是掙不完的,什麼時候都可以掙,孩子的童年就那麼幾年,上學了以後你想天天在家裡看著他都沒有機會。 如果擔心不接觸外界導致自己落後,在家裡一樣可以提高自己,可以做做瑜伽,可以考證,也可以做烘焙打分的時間。這樣既不會讓自己脫離社會,又有了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到上幼兒園。

另一個選擇是花錢請保姆。現在家政市場很大,請一個的保姆照顧孩子也是很多年輕人的選擇。至於大家擔心的照顧不周等情況,我覺得可以找一些熟人推薦的。

孩子是自己的,主要靠自己帶,別人再怎麼幫忙也只能是輔助。有了孩子就是要面臨這些問題——平衡家庭與事業。不管哪樣的選擇,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既然選擇了做爸爸媽媽,就努力去克服這些問題吧。





羅羅羅羅羅


我們家兩個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六歲了,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帶。最開始的時候計劃是讓孩子奶奶爺爺來帶的,他們都退休了,鄉下家裡的農務家禽等都處理完了,在孩子半歲時候我媽上來帶了快一年,由於身體不太好,加上也不太適應城市裡的生活,還有相處也諸多矛盾,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回鄉下了。孩子的外婆不間斷有時來一兩個月,由於家裡有來人家要照顧,也無法來幫忙帶孩子。我們家是雙胞胎,同時兩個孩子啊,所以我們斷斷續續有請過幾個保姆,但是老是換人,做不久,也煩人。所以從孩子快兩歲起,都是由我們自己帶,到上了幼兒園也是我們自己接送。當然能做到這樣的家庭不多,主要是“由於我們是做設計的,多數也是自己的活,所以時間可以靈活安排。一般在孩子睡的時候多加班趕方案圖紙。有時活比較多時,就熬熬夜。這些年來,除了工作時間,其他一切空間時間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即便有時出去玩一下或者釣個魚都是帶著孩子去。雖然有時很累,睡得也少,但總覺得有用不完的勁。既然選擇了為人父母,就註定要為孩子打一輩子的工了,孩子的健康、快樂了、成長和未來就是我的一切。無怨無悔!


孖女成長記


回顧自己一年多帶娃的歷程,那就是累並快樂著。

寶寶在出生四天後,公公就生病住院了,婆婆不得不回家照顧他。還好我提前請好了月嫂,這樣整個月子都是月嫂在照顧。

從娃滿月到現在一歲多,都是我一個人在帶娃,這一年多我是這麼過來的:

第一階段:寶寶在六個月前,這個階段寶寶睡覺的時間比較多,白天基本上吃了奶就睡,天氣好的時候抱出去玩一小會。一日三餐都是老公在做,孩子的衣服我的衣服也都是他洗,還負責打掃衛生。

第二階段:寶寶六個月到八個月,由於孩子爸爸工作忙,之前因為照顧我們娘倆也沒大好好上班,擔心我一個人連飯都撈不著吃,就請了一個鐘點工,每天兩個小時負責在家裡打掃衛生做飯洗衣服,我吃飯的時候還能幫我看著孩子。

第三階段:寶寶八個月到一歲,隨著寶寶越來越大,也會自己玩了,我覺得自己有能力顧得更多了,我就沒再繼續請鐘點工,而是自己做飯,帶娃。早餐是孩子爸爸做好再去上班。上午我帶寶寶在小區玩一個小時左右,回來先給寶寶做輔食,孩子吃完後我再做自己的,然後就是寶寶的午休時間。等晚上孩子爸爸回來後給我們做晚飯,洗衣服。

一直到現在,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基本上主要負責看護寶寶,帶孩子玩,給寶寶l做輔食,在家務這方面孩子爸爸做的比較多。

因為傾向於家庭比較多,孩子爸爸工作很受影響,沒辦法,家裡老人沒法過來照顧,只能是靠自己。自己帶娃,很累,但能見證孩子的成長,又很幸福。


米媽陪娃


從提問者的表述上,我能感覺到滿滿的委屈與不理解,一個人賺錢養家很不容易,爸媽退休在家為什麼就不能幫忙帶孩子呢?我的觀點是:父母不給帶孩子,何錯之有?

做“父母”的覺悟

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準備把你的愛延續下去?

我跟太太之前是同事,一線城市的生活節奏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懷孕後,為了給寶寶更多的陪伴,我們倆回到太太的老家,一個四線城市。Daisy出生後,太太全職帶孩子,我也辭工半年在家陪伴她們。寶寶出生後的一切事宜都是我們夫妻兩個去做的。丈母孃的觀念很清晰,孩子必須我們自己帶,做父母不單單是把孩子生出來那麼簡單,還要把孩子撫養成人。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都很大,但不能因為壓力推卸做父母的責任。

Daisy今年4歲半,我們也從未對自己的選擇後悔過,陪伴她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孩子對我們絕對的信任,重拾童年中的歡樂和興奮。當她第一次對我們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這種情感上的巔峰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孩子是我們愛的延續,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成為出色的父母,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些東西,爺爺奶奶、公公婆婆是無法替代的!

做“兒女”的覺悟

“養兒才知父母恩”,當自己真正變成父母的時候,才知道養孩子的苦,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父母已經辛勤一輩子,把我們養大成人。終於到了退休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不應該再為教育下下一代的事操勞。人都是自私的,但是父母給我們的都是無條件的愛,我們也會把愛無條件的給到孩子,那為什麼不能返還給我們的父母。

父輩們在20多歲就已經是家裡的頂樑柱了,肩上扛著父母,手裡捧著兒女,再苦再難也把我們養育成人,那種妄言“父母不幫帶孩子,晚年沒人照顧,家庭不和睦”等等的人是何居心?

無論我們在充當“父母”還是“兒女”的角色,父母不幫帶孩子是本分,我們沒理由抱怨。照顧好自己的父母,也是給孩子的榜樣!


小鬍子式吾空


大家好,我是高小胖,首先我的孩子是我自己帶到上幼兒園的,後來我公公婆婆給老二家帶孩子也就都過來了,現在是放學幫我接一下孩子,雖然那幾年沒有存下錢,一個人掙錢,但是我也不後悔,因為我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

首先:我認為孩子是夫妻雙方生的,我們就應該有責任把她帶大成人,當時我老公的弟弟還沒有結婚,老人需要置辦老二結婚所需要的彩禮,所以沒有上來為我們看孩子,生過孩子產假結束,我就選擇了辭職在家帶孩子,我老公也是比較忙,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帶,其實帶孩子是件辛苦但是很幸福的事情,每天陪她入睡,看她醒來,從咿呀學語到步履蹣跚,每一個階段我都沒有錯過,我認為為孩子準備輔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相信每一個新手媽媽第一個孩子基本都是照書養的[呲牙],什麼階段孩子應該吃什麼輔食,什麼階段應該跟孩子交流溝通,什麼階段孩子到了叛逆期等等,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既然她選擇了我們作為她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也應該報以責任,孩子帶給你的快樂遠是其他東西都代替不了的,錢固然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高小胖的快樂


很榮幸參與到這個問題中來

這個問題其實說到我心坎兒裡去了,我家兩個孩子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帶大,老大那會兒奶奶還幫帶了兩年,輪到老二半天都沒帶過。這說起來心裡也是滿是心酸,本來要二胎之前想著奶奶多多少少還可以幫忙照顧一下,結果因為各種原因半天也沒帶過,所以掙錢只有老公一個人來掙養活一家四口,說起來其實壓力還是蠻大的。

現在這個社會工資低,物價高,所以難免因為平時花銷上面兩口子拌兩句嘴,但無論怎樣,日子還是得一天天過下去的。父母不給帶孩子,那只有自己想辦法了,慢慢熬到上學就好多了,自己多多少少也會有些空閒時間來做些什麼,就是那句話,有了多花些,沒有了少花些。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河南小玉兒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小時候我母親幫襯著帶大老二是我們自己帶大,說說我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我認為父母是第一責任人,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在養育孩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祖父母是家庭教育的輔助力量,只能作為有力補充。

我們都知道,最小的家庭單位是由夫妻雙方和共同的孩子組成的,當一個家庭建立後,夫妻雙方是以成年人的身份而存在的。孩子降生後,父母身份的疊加意味著責任的增加,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非祖父母、外祖父母。

明確這一點後,承擔父母應有的職責,如果工作忙,可以在公婆岳父母承受的範圍內請其幫忙,如果工作不忙,選擇自己撫育孩子是最好的方式。



我生第一個孩子時,我母親身體尚好,主動幫忙替我分擔。我的職業是高中教師,在學校家屬區居住,除上課教研時間,我可以在家進行備課和作業批改,所以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母親的幫忙減輕了很多負擔。

生老二時工作發生變動,我們單位領導很體諒,每天不用坐班,只需完成每日工作任務即可。所以每天工作時間我都高效利用,能空出小半天的時間在家陪伴孩子。孩子爸爸的工作也多在電腦前完成,我們做了協調,一人半天在家工作,生活上也處理的很好。

也有遇到忙不過來的時候,工作收入是家庭經濟的全部來源,絕不能懈怠。忙不過來時,如果父母無法幫忙就請保姆,價格雖然貴一些,但時間不長,家裡也有一些儲蓄,可以應付得來。

我有一個善於規劃的特徵,所以家庭生活規劃的井井有條,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擺放,做家務省時也省力,教育孩子有方式方法,孩子也養成了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祖父母帶孩子常常比較溺愛,行為習慣不太好養成,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看似省了力氣,長遠的講反而更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秩序,所以我建議由父母自己撫養孩子成長。


心香瓣蓮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覺得給自己設置的,今年就面臨著。希望我的經歷能對你有點幫助或啟發。

先簡單介紹一下,18線城市,縣城,性別女,90年,育有兩個女兒,老大三週歲三個月;老二剛過兩週歲生日。

去年情況:公公婆婆都在這邊看孩子,老公創業第二年,自己一個月三千多,小日子還可以,但是說實話,生活質量不高,一家六口擠在出租屋裡,心情很壓抑,自己又是遠嫁,很多生活習慣的不同。去年買了房子,首付把我們掏空了。從相識到現在,經濟全靠自己。包括定親、買房、買車、生娃。看到同齡人很多不用自己打拼首付,確實羨慕。也別說自己拜金,但是現實就是如此。路是自己選擇的,跟自己說日子終究要靠自己,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老公不錯,資質平平,還算體貼。好,有點扯遠了。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上半年沒法工作,公公婆婆也不願意來這邊看娃了,想在家種地,要麼娃得回老家。所以現在自己帶著兩個。我們今年的剛需消費不少於10萬,包括房租、房貸、還有交鑰匙時得兩萬,車保險,人保險,加上生活費。自己還屬於 鐵公雞類型,消費絕對是理性,從來不會過度消費。可能跟從小家境有關。今年是目前為止最累的一年。

說說我是怎麼辦的,在這種情況下,首先一句話,夫妻同心。我雖然是女人,但是家庭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努力,男人壓力真的很大。夫妻兩個一定同心,有句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但也不是針對所有。我相信困難都是暫時的,如果每個人都是在努力,都在進步,日子不好都難,不是嗎?我老公今年壓力也很大,雖然嘴上 不說,但是也能感覺到,在家的時候經常思考工作,學習專業知識。

再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過好當下,充實自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在家的這段時間剛開始有點心慌,可能壓力大又沒有經濟收入。同時自己看著兩個孩子,相差一歲,一會爭搶東西,一會要抱抱。自己的脾氣很容易就被點燃。孩子經常捱揍。三十歲的人,早上睡不著懶覺了,想著改變,又有莫名的無力感。於是我早上起來看書,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始聽書,首先從育兒開始,漸漸地和孩子之間相處的很和諧,目前已經四五天沒動手了。吃飯也不用我餵了,午休都各自入睡。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心態慢慢就調整好了,看書聽書就像是打開了例外一個世界。我想目前做不了什麼,就把當下過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現在我在碼字,老公在另外一個屋學習老大拿著書給老二講故事。我們也找到了最好的相處方式。回答這個問題後,帶著孩子講故事入睡,過好當下。



最後實在不行可以藉助外援,就像我們家春天進貨需要資金,我們貸款了10萬。我們的行業國家有扶持政策,一年的利息五千多,比存款的利率稍高點。感恩。兩方的父親身體都不好,若是有點事也不至於很被動。

下半年自己準備把兩個孩子送幼兒園,工作去。加油,春天已經來到,春暖花開。

現在帶娃期間,午休晚上會運作一下頭條,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關鍵自己也能學東西,萬一賺錢呢。哈哈,一舉多得。


我是兩個招商銀行的媽媽,熱愛生活,喜歡分享。關注我,一起成長哦。@奔跑的寶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