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民間故事)

清嘉慶年間,賒店東裕街有個叫楊奎的人,力氣奇大,武功高強,自詡在整個賒店沒有哪個人能比得過他,連戴二閭都沒放在他眼裡。

楊奎每天都到鎮東潘河邊的一塊空地上練功打拳。據目擊者說,楊奎的拳打得呼呼生風,令人眼花繚亂。他的力氣大得驚人,兩三百斤重的石磙,摳著兩頭的凹窩輕易就能搬離地面,像玩雜耍一樣。為練力氣,他專門從鄉下弄來了這個石磙。

為顯示自己的力氣大,楊奎時常和人打賭立石磙。還真有人不服,和他打賭,但這些人根本不行,石磙像紮了根似的,紋絲不動。楊奎乜斜著眼,用譏諷的口氣說:“小小的石磙都立不起來,看我的!”說著,朝手心吐口唾沫,深吸一口氣,還沒怎麼用力,石磙就直挺挺地站了起來。於是,看熱鬧的人就使勁鼓掌。楊奎受到鼓舞,再一用力,將石磙推倒;再立起,再推倒……一氣能讓石磙翻一二十個跟頭,把圍觀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也著實把打賭的人震住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楊奎的名氣就傳開了。

正月十五山陝會館起廟會。晚上,三臺戲班子唱“對戲”,戲場裡黑壓壓的都是人。演員們都拿出看家本領,場面高潮迭起。正當觀眾為演員的精湛演技高聲喝彩時,幾個流裡流氣的後生這個場串串,那個場擠擠,見到有姿色的女子,不是摸摸這個的屁股,就是捏捏那個的臉蛋,嘴裡還說著極其下流的話。被摸被捏的女子,膽子小的,一臉懼色,慌忙躲避;膽子大的,高聲大罵:“流氓!”但也只是罵罵而已,沒人能把他們怎麼樣。那幾個後生見狀,更加有恃無恐。這時,楊奎剛好也來看戲,看到那幾個後生為非作歹,心說讓你們嚐嚐老子的拳腳,幾步躥過去,一雙鐵鉗似的大手瞬間鉗住了一個圖謀不軌的後生,稍一用力,那後生便跌倒在地,疼得哇哇亂叫。後生們不認得楊奎,便蜂擁而上,將楊奎團團圍住,準備教訓他。楊奎哪裡把他們放在眼裡,嘴裡喊著“看拳”,聲到拳至,一眨眼工夫就把那幾個後生放倒在地,揮著拳頭說:“就你們幾個這兩下子,還想在賒店街耍流氓,也不問問我楊奎的拳頭答應不?滾!”幾個後生一聽眼前這位好漢是楊奎,嚇得屁滾尿流,爬起來溜了。

人們都很感激楊奎。楊奎更加自鳴得意,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可除了這次打抱不平外,楊奎空有一身好功夫、蠻力氣。他不是憑本事和力氣幹活兒掙錢,養家餬口,而是靠小偷小摸解決生計。之所以說他是小偷小摸,是因為他從不大偷多偷。他給自己立了個規矩:兩天偷一次,無論偷什麼,偷的東西剛好夠一家五口兩天的飯錢和他自己的酒錢。誰也不知道他從哪一年、哪一天開始偷的,總之人們見他遊手好閒卻有飯吃,有酒喝,不由懷疑起來。最先懷疑他的人是戴二閭。

戴二閭,山西祁縣人,賒店廣盛鏢局的首任鏢頭,“心意拳”一代宗師戴龍邦的兒子。他自幼跟父親學拳,功夫十分了得,曾在“武術之鄉”河北滄州攻擂打敗過不可一世的武師尹玉文。他對楊奎和人打賭比力氣的事早有耳聞,但自己身為鏢頭,經常外出押鏢,沒時間也沒興趣理會這樣的事。忽一日,他聽人說楊奎不務正業,卻吃香喝辣,心裡不禁生出一股疑團,好奇心使他暗中跟蹤楊奎,這一看不打緊,竟發現楊奎是個小偷。正當楊奎再次行竊時,被戴二閭抓了個正著。

戴二閭將楊奎拉到一旁,低聲說:“楊大俠有一身好拳腳,為何不走正道而走邪路?”

楊奎見戴二閭不想當眾揭穿自己,頓生好感,馬上施禮道:“我知道戴鏢頭在勸我改邪歸正。俗話說,人各有志。不過咱倆可以比試比試武功和力氣,你若勝我,一切任你發落。”

戴二閭說:“一言為定!”

楊奎說:“決不反悔!”

戴二閭和楊奎便來到潘河邊的那塊空地上。二人雙手抱拳,施過禮後便交起手來。經過四五個回合較量,戴二閭技高一籌,將楊奎打趴在地。

楊奎不服氣,要比力氣,看誰能將石磙舉起來。戴二閭說:“好!”便讓楊奎先來。楊奎也不謙讓,運氣弓腰,雙手摳住石磙兩頭的凹窩,“嘿”的一聲吼,順勢將石磙舉過頭頂,原地轉了三圈,將石磙重重地扔到戴二閭腳下。

戴二閭嘿嘿一笑,右腳踩住石磙的一頭,將石磙就地轉了兩圈,猛一抬腳,已將石磙送到半空,不等石磙落地,一個“蟄龍登天”,將石磙送出一丈開外……

楊奎驚得嘴巴像間小屋,好一會兒才緩過神兒來,抱拳施禮道:“戴鏢頭,我服了!”

見楊奎似有悔悟,戴二閭趁機說:“一個人具有了別人達不到的能力後,能力不應成為其炫耀的資本,而應該用能力創造財富,扶危濟困。人長力氣,是用來幹活兒的呀!”

楊奎一臉慚愧,撲通跪在戴二閭面前:“謝謝戴鏢頭的教誨,後生再也不幹偷雞摸狗的蠢事了,明天就找活兒幹!”

戴二閭說:“我給你找個活兒,幹不幹?”

“只要後生能幹的,縱然吃苦受累,在所不辭!”

“明天到廣盛鏢局來,跟我一起押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