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你無法想象一部劇陪伴一個人從青年進入中年,同時劇中的人物也因為年齡的增長體現出明顯的生理變化——男人到中年會變胖、肚子凸起、面部略有浮腫;女人則同時肢體誇張,下巴、胸背不再削瘦,妝容趨向於誇張。人們有理由相信趙本山最初並不想把一部劇延伸到這麼久的時間(或者到第二季、第三季結束是被觀眾接受的),因為故事所構建的基本背景——1個村莊、4個家庭和10餘個男女,顯然無法支撐這部劇走到第三季或者第四季。然而趙本山似乎有一種能力,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一點已經無數次被證實,比如讓在許多年前已經結束的電視劇《劉老根》重新上演,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莫過於把原劇中的一些演員重新召集起來——儘管這些演員早就被證實與趙本山分道揚鑣或者不再和睦如初。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我們如果拋掉當初趙本山的同伴們為何離他而去的原因,你會更多地發現這部劇是在向趙本山舊年的輝煌做一個總結和致敬。
  總結在於他雖然已經退出江湖,但仍可偶爾像深海中的鯨魚一樣顯露一下力量。這就像在《劉老根3》中的劇情一樣,當劇中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矛盾時,虛構的子女們和舊日的夥伴仍傾向於找趙本山做最後的裁決,而趙本山似乎很享受這樣的時刻,以證明自己的影響力之巨大;趙本山生活的平房(平房中設有大炕、菜園以顯示他的退隱和田園生活)其實離他最初的事業起源地距離非常近——一輛車在十餘分鐘甚至更少的時間內可以抵達。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至於致敬,則是趙本山弟子們和往日夥伴的任務。他的弟子們努力呈現最好的演技,以證實趙本山的眼光非常獨到,發現了他們。弟子們的演技越來越誇張,但似乎趙本山不以為意,他樂於享受弟子們通過表演表達對他的忠誠和尊重。哪怕是排名最靠後或者出境最少的弟子,也試圖在和趙本山對戲時袒露最徹底的熱忱。這種熱忱甚至沖淡了劇情所需要的平等或者憤怒的對話形式。我們還要看到,趙本山往日的合作伙伴,類如扮演藥匣子、山杏、大辣椒這樣角色的演員,在表演中似乎有一點點不自然,他們的出現似乎是為了圓趙本山一個人的夢——讓往日的齟齬在大團圓結局中煙消雲散,因而整體來說,他們的表演中體現了幫忙的痕跡,至於表演記憶是否完善並不在他們的考慮中。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劉老根3》是一個插曲,讓我們重新回到《鄉村愛情》上來。我用東北劇情帝國這樣的詞語來形容趙本山和他的《鄉村愛情》,並沒有絲毫的貶義。“帝國”會讓喜歡趙本山和這部劇的人感到不適,但是適合這部劇構建的環境和趙本山在這部劇中塑造的“帝王”“裁決者”“方向指引人”的形象。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這部劇除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中令人感到幽默和哀愁的鄉村生活和愛情,越來越受到趙本山商業倫理和師徒倫理的束縛——要想賺更多的錢(我毫不懷疑趙本山是這麼做的)就要有各種各樣的廣告參與,從外部的嫁接廣告,到後來趙氏集團自有產品的廣告(這彷彿是劇組著力推薦的,如象牙山的山莊和礦泉水),使這部劇成為商業廣告最混亂、呈現方式最明顯的劇集,除了放大的小品式的表演模式和口水外,你找不到前期劇集(我們還是要讚揚第一、第二季或者第三季的表揚)中體現的對鄉村情感和現實的探索;劇中的人物因為已經逐漸與鄉村疏離,舊有的質樸和幽默被消磨,取而代之的是尖刻、膨脹和投機——這一點倒是符合他們這一群體的實際發展,可惜這是劇集無意中體現的。


  趙本山還有一個重要的驅動做這部劇,就是儘快地讓弟子們都來到這一劇情帝國內獲得訓練和加持。於是鄉村的10餘個青年,變化到20個甚至更多。不如此操作,新的人物和角色就沒有位置,而作為這一帝國的締造者和維護者,趙本山必須讓弟子們隨班列隊,從中找到恰當的次序和分寸。趙本山需要弟子們的環繞,儘管事實上已經如此,但他還是隨時會體現出焦慮和不安——萬一這一固定的倫理被打破,萬一這些弟子缺乏引領,這一帝國將走向何方。這就是為什麼趙本山會在劇中每次亮相時都體現出濃厚的說教氣味的原因。他所化身的“王大拿”這一角色,解釋自己在象牙山投資的原因是回饋鄉親,並捐資建幼兒園,包括生活在離象牙山不遠的地方,不厭其煩地開導自己的兒子如何生活、如何待人處事。劇中的人物也定時尋找理由來拜訪王大拿,從那裡取得資金或者人生方面的建議。

《鄉村愛情》和趙本山的東北劇情“帝國”

  趙本山總是在劇中考慮一旦自己消失後整個劇情會如何發展,我相信這也是他對自己所締造的這個商業帝國和表演集團前途的思索。比如在鄉村愛情中他會忽然落魄而消失(暫時的),包括在《劉老根3》中因受到強烈的刺激而變得痴呆並出走(也是暫時的)。這一般是各劇集中矛盾得以化解、形勢趨向變好的契機——眾人因為他的消失而意識到他的重要性,通過再三尋找、反省將他請回來(必須要請回來),如此一來,失序的生活形態得以重建,自私、猜疑、嫉妒被暫時掩蔽,劇中的人們體現了溫情和眼淚,趙本山和他的帝國則得以繼續延續。然而不知道趙本山有沒有考慮過,劇中情節的演繹是否獲得過現實生活的映照或者即將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我們必須要肯定趙本山(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劇情中的)身上體現的對人生、對當下社會獨有的思考和闡述,這在他經歷了幾年前最大的危機後,是一種老年人特有的對善的迴歸。他有自己的生存智慧,這一切都可以在劇中找到原話,更善於現場發揮的他沒有多少是限定的臺詞。他關於二人轉文化的思考,關於東北劇情電視劇如何呈現的思考,對龐大的商業帝國的思考,包括對弟子們何去何從的擔憂,至今沒有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