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2019年,是我最近几年最为繁忙的一年,也是出差最多的一年。


但还是写了那么多文字:《2019: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看了不少于100本以上的书籍,现推荐以下20本精选书单,2020继续加油!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1、《周期》


霍华德·马克斯(HowardMarks),橡树资本联席董事长及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畅销书《投资最重要的事》作者,《周期》是他2019最新畅销书。


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人们渴望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追加投资,继续留在市场,还是应该果断卖出,离开市场。


这就是《周期》这本书试图告诉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比如霍华德举了这样一个经典例子:


房子只有转到第三手才赚钱


第一手是开发商,设想并启动项目开发,后来房地产周期转入下跌阶段,干不下去了,只好放弃,成了烂尾楼,结果当初设计很好的项目,却没有赚到钱;


第二手是银行,银行发放贷款给开发商来盖楼,后来房地产进入下行阶段,因为开发商贷款违约,被迫收回资产,也没有赚到钱;


第三手是投资人,任务是作为接盘侠,在房地产一片萧条时低价接手那些烂尾楼,继续建设完工,推出销售,此时正好赶上房地产市场复苏,房价开始大涨了,结果他们赚到了大钱。



2、《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内容概括如下:


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中国人分析战争时总会提到“天时、地利、人和”,谈到军事力量对比等要素,但是郭建龙不走寻常路,将地理因素作为讨论战争逻辑的基础,揭示其决定战争发生和战争走向的重大影响力,并试图总结其中的普遍规律。


地理对军事的重要性其实是毋庸多疑的,为什么德国法西斯可以横扫欧洲战场,而日本人在中国却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这里就因为中国有北方和西南等战略纵深,而欧洲的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并不具备。


这样的战略纵深地区存在比如太行山,比如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存在,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抗日战争都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回到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在开篇第一章郭建龙就以秦统一中国为例,给我们呈现了当时的秦国如何娴熟地利用地理从而一统江山的艰辛历程。


这个战略抉择是先征服中原地带,还是先占领四川。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决定天下命运的是中原腹地,秦国既然处于西面,就应该时时刻刻要去占领函谷以东的中原领地;而当时的司马错认为进攻四川才是最明智的做法,这个观点当时看来是惊世骇俗的,但最终得到秦最高统治者的采纳。


这其实是一种间接占领,就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并不是直接向目标前进,而是适应环境,随时做好改变路线的准备,积攒必要的“势能”,当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向最终目标发动总攻。


大家可以想想若干年后的抗日战争毛主席的“打持久战”、“农村包围城市”是不是类似的间接战略。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3、《大国大城》


陆铭的《大国大城》,内容概括如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陆铭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


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对比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以及我们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现状,3年前陆铭就认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这几年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高速发展,验证了他的观点前瞻性。


即使发展了今天,官方统计也就60%不到的城市化率,距离发达国家70%、80%城市化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按照陆铭的观点,从这本书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大国大城”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在集聚中实现平衡,而不是每个省市平均分。集聚是经济规律,政府要做的是让人口自由流动,拆掉户籍和福利政策的藩篱。事实上,这几年大家已经看到了这种不平衡性不是在减弱,而是加强,比如投资不过山海关,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韧性。


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最新城市规划,也部分验证了他的观点。对此,我在以前文章写过,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在这份13页的文件中,开头就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300 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500 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


这份规划也表明:


  • 在城市落户将越来越容易。尤其是在非北京、上海等超级大城市。实际上,前几年西安等大城市已经上演抢人大戏,抢人后接着就是房价的飙升。
  • 人口意味往往意味着潜在需求或者现在需求。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是趋势。未来将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城市带(圈),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的核心地位将得到巩固。
  •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超一线城市规模的限制下,这些超一线城市周边的二线城市(有些已经是新一线)将有巨大机会,比如上海附近的苏州、无锡、南京、杭州等地。


  • 大部分县,尤其县下面的乡镇,房子以后的交易都将成为问题,这在东北某些地方已经成为现实。房地产价格将会越来越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


这些结论和陆铭《大国大城》书中的观点都是基本一致的。


根据美国的卫星数据制作而成的世界灯光地图,从世界范围来看,灯光度高的地方,总是集中在全球陆地的一小部分……灯光度基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果看一个国家内部,比如看美国,夜晚灯光主要取决于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人口高度集中的东海岸连成片的都市带和西海岸狭长的地带都比较亮。同样,欧洲比较亮的地方是西欧的一些大城市附近。


中国也是如此,不会例外!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是否购房,如何购房会产生重要的参考意义,这就是研究和懂数据的力量!


4、《天幕红尘》


豆豆的小说《天幕红尘》,这里面主角叶子农反复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见路不走”四个字。这个和巴菲特的“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小说的商战之精彩即使放到今天也丝毫没有过时,比如如何利用政策,如何和竞争对手进行博弈都有精彩的描述。


节选精彩片段如下:


创新并不是执着于新旧,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更符合实际的方法。市场条件在变,必然要求决策和管理相适应,而不断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们就习惯了用“创新”这个词来表达。这是一个方便的表达,其本质是“更适应条件”和“更符合要求”的意思。


5、《悉达多》


作者赫尔曼.黑塞,他是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哲学家。


在黑塞版《悉达多》里,悉达多变成了婆罗门的儿子。这个版本的“悉达多”故事性更强一些,里面有亲情、友情……还有和名妓卡马拉的性爱。


他还告诉我们一个修行有智慧的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学识取得财富及成功。


卡马拉问悉达多一个问题,问他如何获得金钱、衣装及鞋子?


悉达多说他会思考,会等待,会斋戒。


当你把石头丢入水中,石头会很快沉到水底。就是这样,悉达多有目标,有企图。悉达多什么都不做,只等待、只思考、只斋戒,但参透了人间,如同石头入水,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涉。


石头被引导,落下。


这目标就是,不会让不要的东西进入我的心灵中。


因为以上的理念(思考、等待、斋戒),悉达多取得了商人卡马斯瓦米的信任,赢得了一份工作。


岁月流转,悉达多变得很富有,早就有自己的宅邸及仆从。人们喜欢找上门向他寻求金钱或建议,但没人能接近他,除了卡马拉以外。


他富有多金,享受肉欲,权势熏天,但心中还是一个沙门,聪明的卡马拉发现了这点。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悉达多心中那修行之轮、思想之轮、明辨之轮还在旋转,持续转着,但转得缓慢、踌躇,而接近停止。


慢慢地,如同水汽进入枯萎的树干,树干慢慢填满而腐烂,世俗与习气侵占了悉达多的心智,慢慢填满了他的灵魂,使其沉重,使其疲惫,使其昏昏欲睡。


另一方面,他的感官却因此活跃,学到更多,感受更多。一句话,他染上了富人的恶习。他的财产、物业、金钱困住了他。这些对他来说不是游戏或者玩物,而是锁链及负担。


一个狂欢后的夜里,悉达多梦见了很多……从梦里醒来后,他觉得很忧郁。


他觉得人生没有价值了,没有想法了;没有什么活的理由,没什么可以保存。


他孤独地站着,空虚。


他领悟了,游戏结束了,他不能继续玩下去了。


悉达多于是离开了自己的豪宅,在树林里游荡,远离了城市,除了知道自己不会再回去,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


后来的故事,当然也能猜得到,悉达多被“摆渡”了,觉悟了。


最终他也成为了“摆渡人”,意识到没有人可以免于轮回之苦,包括他的儿子。


我们人生很多不论“欲望”还是“苦”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如何对待它,会造就不同的选择和结果。


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所有的烦恼从长期来看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切都要自己去体会和觉悟。他人无法也不能替代。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6、《孙子兵法》


这本兵书最近几年都是反复阅读,也是收获最大的几本书之一。这是一本被误解颇多的兵法,我认为误解最深的就是在战争中是靠技巧取胜的,和36计混淆在一起。


《孙子兵法》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投资马云阿里巴巴的孙正义,将孙子兵法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去。


甚至他说过,“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 。其做企业的核心就是25个字:“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

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时,会发现一部分内容也是来自《孙子兵法》。实际上,《孙子兵法》是阳法,而不是阴谋。

敌我双方要综合计算实力,然后做出决策。可以说《孙子兵法》是最早的SWOT分析,计算双方的实力。打仗靠的是实力,而不是骗术。我认为孙子兵法可以算是博弈论的一部分,偏术的层面。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比如说《三国》里的诸葛亮完全没有胜算的6出祁山。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情节,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当然,老百姓喜欢,因为他已经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老百姓也喜欢诸葛亮用计,新奇。相比而言,司马懿要务实得多。

《孙子兵法》的核心的框架就是——五事七计。

五事杜牧注解为道、天、地、将、法。“七计”即: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敦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是指从七个方面即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

这本书的信息量特别大,如果需要相信解读的版本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fyfyfx66,我的社群有语音解读版本。


7、《债务危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公开了他独到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2018下半年刚刚在国内流行的时候尚未有中文版。一些专业人士自发了翻译了部分精彩片段,我2018年底最早看的是打印好的英文版,在2019中文版一出来后,马上就购买了。


这本书的意义是在于给决策者和投资者完整地从周期角度分析债券危机的来龙去脉,同时还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事实上,从2019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大都遵循了达利欧的原则,比如相对的货币宽松政策。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


8、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轻松,也是一本非常村上春树风格的书。这样的风格我认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所以,我大胆预测一下,中国以后也会出现这样类似风格的作家。

村上春树可能是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作家,所以他的主业就是写作,但是他在业余之外,选择跑步作为他的另外爱好,他的爱好还有爵士乐,也喜欢喝酒。

你可以从书中能感受到村上春树那种孤独感,当然他在书中也常常提到自己是一个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

前几年,当时中国的马拉松最热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推荐这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不跑马拉松,现在长跑也很少,但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欢。

村上春树开始跑步一个很重要的的目标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跑步不需要伙伴或者对手,也不需要器具和装备,更不需要特别的场所,只要一双适合跑步的鞋子,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爱跑多久就多久。

在这本书他还谈到了有关“成功”的几点建议,这几点建议不仅仅对写作,对我们几乎任何事情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为小说家,最重要的资质是什么?村上认为是才华。倘若毫无才华,无论如何努力与热心,恐怕也成不了小说家,这是前提条件。

然而,才华最大的问题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它的质量与数量都是主人难以掌控的。与我们的一厢情愿无关,它想喷发的时候便喷涌而出,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一旦枯竭万事皆休。

除了才华,村上春树认为“集中精力”是小说家的第二个特质,将自己有限的才能汇集起来,倾注最为需要的地方,就能弥补才华的不足和偏颇。

成为小说家的第三个特质是“必须的耐力”。即使一天集中三四个小时执笔写作,坚持一个星期,却说我累死了,依然写不出长篇来。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年,乃至二年,小说家必须具备这个耐力。

值得庆幸的是,小说家的后两个特质可以通过训练后天获得,也可以不断提升。而后面的两点需要能量,更为长久的工作需要巨大的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春树跑步的重要原因。


9、《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作者是一个日本人平井孝志,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BA,曾在罗兰贝格等多家咨询公司工作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讲什么,就是副标题——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实际上,就是用麻省理工的系统动力学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平井孝志在这本书提出一个公式:本质=模型*动力机制。

比如给孩子买了参考书后,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不能简单认为:

买参考书——(导致)孩子成绩提高

而是加个中间环节,孩子用参考书学习,加上的就是动力机制

只有这样,这个模型才是恰当的。

所谓动力机制,是以长远的眼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以及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及动向。

假设有个模型,每天的学习时间延长一个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一分,那么顺着这个模型,延长2个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2分。

那么,学习10小时呢?是不是偏差值就能提高10分。

其实,必然到达增长的极限。

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通过直觉或者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我们就不能通过常识来得出结论,必须通系统的方法才可以得出。

这个时候需要找到新的动力机制来解决问题。


10、马丁·诺瓦克、罗杰·海菲尔德《超级合作者》


《超级合作者》从博弈论之囚徒困境入手,生动展现了自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和进化动力学最重要、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作者以达尔文进化论开篇,但却不同于达尔文,他认为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组织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收获更强劲的团队凝聚力,人类社会可以达成更大化的长期利益,比如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消除饥荒、突破癌症治疗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共存于这个伟大的地球上,让基因得以延续。


作者详细分析了“合作”的5个进化机制及多条博弈策略(如以牙还牙、赢定输移),进而转入探讨基因群落、细胞社会以及蚂蚁社会,并最终揭示出合作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我们人类是超级合作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书的理论模型告诉我们,人们常常会为现实生活的随机性而担忧,因为随机性给人的感觉是不公平,但从长期来看,在与短期的目光短浅私利竞争中,公平永远会取得完胜,就像那句名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就被讨论特别多的囚徒困境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分析的是,仅仅一轮的囚徒困境,人们在选择时会选择背叛,但是重复进行的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只有偏于宽容的策略,才能最终胜出。而在职场中显然大部分情况是属于后者,而不是景区的一次性宰客情况。


11、塔勒布《非对称风险》


以前已经多次推荐过塔勒布的书,他的书基本都是精品。这本《非对称风险》也不例外。


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直存在一条古老的原则,即对称性,这个在几千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可以看出。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塔勒布所提出的非对称风险却无处不在。


我们如何应对?


塔勒布在新书中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风险共担。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言论承担后果,那么你等于什么也没说。以1.29刷屏朋友圈的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的视频为例,他的一些做法就充分体现这本书的精神——风险共担,比如他自己会去病房亲自查房,而不只是发号施令。


12、理查德·福斯特《创新:进攻者的优势》


这本书是理查德·福斯特1986年出版《创新:进攻者的优势》后的最新修订版,现在读来一点并没有过时的感觉。


为什么一流企业突然间将它们的市场拱手让与新的竞争者?


是规模不够大吗?


曾经很多经理人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美国的经理人,还是中国的经理人。


这几年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因为盲目夸张这2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么究竟如何避免这样的命运?


需要无情地抛弃那些过去使它们成功的技能和产品,比如不能忽视技术的巨大影响,作者称之为“S曲线”。


就像作者开篇引用的马多克爵士在《新科学家》的一段话:珍惜传统、古建筑、古典文化和典雅的生活方式是有价值的,不过在科技的世界里,固守过时的生产方法、旧的生产线、旧市场,以及管理者或工人的陈腐观念,则是一剂自杀良方。


比如作者举的第一个案例是轮船代替帆船的故事,这基本是不可逆的过程,但当时的很多人还在做无谓的挣扎。


当然,也只有技术变革正在发生的时候,S曲线才有重要的事件意义,就是说一家企业正在接近它的极限,而别的也许经验不太丰富的企业,正在寻求超越极限的替代技术。这就会创造一种新的范式,也就是进攻者的优势。


比如现在的5G取代4G,正在扮演这样的角色。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13、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


《引爆点》这三个字来自一本畅销书,作者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也就是大名鼎鼎《异类》的作者。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


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


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附着力因素首先告诉我们要在诸多卖点中提炼出高质量的信息,并寻找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


环境威力法则针对的是客户感知与项目期望表达的信息是否高度一致的问题。


以2019刚在上海开业的Costco超市为例,它的很多手段都是完全符合“引爆点”3项法则。比如costco非常亲民及受欢迎的烧鸡。这只烧鸡在国外只卖4.99美元,而在上海只要37.9人民币。


这只烧鸡虽然实际上是亏本的,但通过这只烧鸡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每年销量接近6000万只,为Costco的口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制造了一个不可阻挡的“引爆点”。


当然发现Costco不仅仅通过这只“烧鸡”等单品在大众中流行,而且他还善于通过名人效应进行传播,从而将其口碑推向高潮,比如小米的雷军等人,这些在了解或者学习到Costco模式后,主动去充当Costco的信息传播员。


其他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Costco非常大的包装,这种显著差异其他超市的包装,凸显其独特和差异,显然也是有助于信息的流行的。


14、华生《行为心理学:一个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华》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牛约翰•华生。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就是本书作者华生。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能够直接反应人意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特征,即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因而影响深刻。


作者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一个现象提醒大家注意,国内越来越多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关注到这一领域,研究行为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5、劳伦斯·弗里德曼《战略:一部历史》


这几年,看了不少有关战略的书。劳伦斯•弗里德曼在《战略:一部历史》是对战略的概述最全面的一本,分为上下两册,他在本书中通过描述浩瀚的战略思想史,讲述了战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


弗里德曼以战略的起源为开端,从圣经、古代希腊神话、孙子和马基雅维利身上寻求深刻见解。在接下来对军事战略的权威描述中,他引领读者浏览了从克劳塞维茨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核战略家,直至反叛乱和新军事革命时期的诸多作品。


如果对战略和管理的发展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一套作为参考书,这本书的全面性也从侧面告诉我们一个真知灼见,就是所谓的战略是源自情景、形势等现实情况的平衡的艺术,就像毛主席说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招鲜。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16、托马斯·索维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托马斯·索维尔这本经济学著作分为上下两册,没有让人望而生畏公式图表,也没有难懂的术语,比较通俗易懂。


正如托马斯·索维尔说的经济学不仅仅是表达意见或发泄情绪的话题。它是对因果关系的系统研究,揭示以特定方式做特定事情时会造成何种结果。


作者用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案例,为我们讲解经济学运行的这些规律,既包罗万象,又通俗易懂,不少可直接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17、黄晓阳《二号首长》


旧书重读。


《二号首长》是一套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书,所以封面上明晃晃的写着“当官是一门技术活”,这套书受到很多官场人士的欢迎,因为题材敏感,这套书处于无疾而终的状态。


二号首长,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单位二把手的意思,这里特指政府部门主要领导的秘书,虽然明面职级不高,但因为身处权力中心,因而常常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说中的主人公唐小舟在人生中艰难时刻当上了省委书记的秘书,于是屌丝逆袭了……


二号首长的责任不可不重,要求不可谓不高。从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我发现:二号首长不仅仅是一号首长的传声筒那么简单,这个职位需要非常高的情商、协调沟通能力、文字能力、利益权衡能力、决断力以及大局观……尤其是一秘要求的能力还要更高一些,至于这几年大热的“情商”只是浅层次的需求罢了。


二号首长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离一号首长近,耳濡目染,只要愿意用心,大领导所具备的能力,作为服务者的秘书们也差不到哪里去。


另外,这套书的故事性很强,读来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仅仅圈内人士可以借鉴,对于其他人士一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8、丹尼尔·列维汀《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要义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不是避开众多信息,而是重新组织我们的大脑!


要知道在这个各种各样信息泛滥的时代,比如我们经常忘记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误了约会、筋疲力尽却混乱低效。


过量的信息输入,造成我们庞大的精神损耗和负担,不断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认知功能障碍,频频做出错误决策。


这本书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注意力、记忆分类等神经理论,为我们解决以上困局提出尝试性的方式方法。


19、李昌镐《不得贪胜》


本书介绍了李昌镐的围棋人生。李昌镐有石佛的外号,他虽然看起来外貌柔弱,常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


“不得贪胜”原为中国古人总结《围棋十诀》的第一条,是围棋行棋艺术的总纲领,即:越是对胜利存有贪念,就越得不到胜利。这也是李昌镐的围棋哲学。当然,“不得贪胜”所体现出来的含义,并不仅仅只适用于围棋,更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生哲学。在中国,不得贪胜受到了很多金融专业人士的喜爱,很多人将“不得贪胜”作为自己的人生原则。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不得贪胜也可以理解对人对事得有敬畏之心。


2020年了,万字长文告诉你应该读的20本书


20、提摩西·赖贝克《希特勒的私人藏书》


作者为提摩西·赖贝克,美国学者,哈佛大学博士,纳粹史专家。


《希特勒的私人藏书》通过潜心研究希特勒在藏书中留下的各类痕迹,批判分析其言行与读书间的内在逻辑,生动描绘了他从年轻下士到疯狂刽子手的思想轨迹,题材新颖。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希特勒一生收藏了什么书籍,书籍又对他产生了何种影响,甚至怎样改变命运。


说实话,真没想到希特勒的阅读量这么大。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